学术投稿

新艾滋病治疗专家共识在沪讨论通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关键词:艾滋病, 病治疗, 上海市, 专业委员会, 长江三角洲, 中心承办, 医院管理, 临床试验, 公共卫生, 复旦大学, 协作网, 大酒店, 传染病, 协会, 年会, 联盟, 附属
摘要:2016年10月22—23日,由上海市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办的“长江三角洲艾滋病协作网暨全国艾滋病临床试验联盟年会”在上海锦荣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宣教和指导,对癌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化分析等方法协助临床医生进行癌痛管理。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癌痛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纠正了镇痛药物的常见误区,提高了用药合理性。

    作者:任金妹;谢宁;沈毅;薛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估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单磷酸阿糖胞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CD4+、CD8+、CD4+/CD8+、白介素-10(IL-10)、g-干扰素(IFN-g)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1);观察组患儿的咽痛、疱疹、溃疡和发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IFN-g、CD8+水平均明显短或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CD4+、CD4+/CD8+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能有效提高患儿的IL-10、CD4+、CD4+/CD8+水平,降低患儿的IFN-g、CD8+水平,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作者:龚梨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对56例肝胆结石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肝胆结石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胆管结石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开腹组各56例,开腹组患者给予开腹碎石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住院时间、T管拔出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结石取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T0)、插管时(T1)、开切口或穿刺时(T2)、取石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住院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及在T2、T3、T4时刻心率变化明显少于或低于开腹组、T管拔出时间和结石取净率则明显长于或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可有效减少取石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和刺激,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作者:江金如;陈明初;黄文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聚焦超声治疗5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研究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50.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42.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有助于显著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炎患者干扰素药物治疗的疗效,有助于提高宫颈炎治愈率与HPV转阴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雷爱春;丁满秀;邓冬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艾滋病治疗专家共识在沪讨论通过

    2016年10月22—23日,由上海市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办的“长江三角洲艾滋病协作网暨全国艾滋病临床试验联盟年会”在上海锦荣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

    作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患者96例(96颗患牙)随机分为碘仿组和联合组各48例,碘仿组患者给予碘仿糊剂根管填充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填充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近、远期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4、7 d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碘仿组,治疗后1、4、7 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碘仿组,6个月后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碘仿组。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舒娥;刘炳华;欧阳凯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科学家新发现有望实现肝癌“早发现、早治疗”

    近日,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及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可用于肝癌患者的检测,现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CFDA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新复方大青叶片的用药风险

    新复方大青叶片是由复方大青叶提取物(含大青叶、羌活、拳参、金银花、大黄)及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异戊巴比妥、咖啡因、维生素C四种化药成分组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功能主治为:清瘟,消炎,解热。用于伤风感冒,发热头痛,鼻流清涕,骨节酸痛。

    作者:CFDA网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我院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的监测、调查与分析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用药医嘱进行逐一审核,收集药师审核并建议修改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就干预、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对策进行总结。结果:发现不合理医嘱1502组,占全部医嘱的0.12%,包括载体种类不合理、载体量不合理、配伍禁忌、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重复给药这8类。结论:PIVAS药师的医嘱审核促进了静脉输液的合理使用,目前我院PIVAS不合理医嘱比例较低。

    作者:肖莉娜;张建中;王春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北京将为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接种流脑等疫苗

    作为全国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五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10月28日以“关注流动人口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为主题的“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全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作者:杨云珠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治疗61例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治疗难治性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和收治的61例难治性病毒性角膜基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给予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并采用逐渐减量、长期使用的方式治疗,同时给予长期辅助口服抗病毒药治疗。定期随访患者的视力、角膜水肿及浑浊情况、眼压,并进行角膜内皮细胞镜、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眼前节反应等指标检查。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15±0.12),角膜中央直径2 mm范围内的平均角膜厚度为(652±116)μm,平均眼压为(17.8±2.5)mmHg。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平均视力为(0.58±0.35),角膜中央直径2 mm范围内的平均角膜厚度为(557±61)μm,平均眼压为(15.4±3.6)mmHg,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53±559)个/mm2,临床总有效率为90.2%。结论:自制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治疗难治性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吴丝雨;廖桂仪;黄心瑜;陈冉冉;毕燕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补正:2016年第19期“医学继续教育”答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奥地利科学家:首次成功完成卵巢移植

    在全世界,大约1%的女性遭受卵巢功能早衰。用于治疗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化疗可能不可逆地伤害卵巢,而且鉴于现代癌症疗法取得进展,在癌症中存活下来的年轻女性人数在上升。这些女性中的一些人仍然非常年轻,而她们提前进入更年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TH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癌切除手术,术后给予131I治疗,根据剂量不同分为3组,A组为1次应用131I治疗的患者,共27例,累计剂量为2.96~3.70 GBq,B组为2次应用131I治疗的患者,共23例,累计剂量为8.14~10.36 GBq,C组3次应用131I治疗的患者,共20例,累计剂量为12.95~17.02 GBq,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另15例同期未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31I治疗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C组有效率高,A组次之(P<0.05);3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B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C组次之,A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B组的治疗方案效果佳。

    作者:王钇力;许明君;杨静;衷敬华;肖丽霞;钟明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广告索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芍倍注射液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30例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芍倍注射液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芍倍注射液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安全性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腹部坠痛,且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有所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复发率低于A组(4.45%vs 25.13%),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芍倍注射液对Ⅰ~Ⅱ度直肠脱垂远期治疗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赵春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国每万人中6人“染艾”仍有3成感染者未被发现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10月2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国家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异性传播、同性传播、注射毒品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占比从2005年的0.3%升至2015年的27.6%,异性传播占比从11.3%上升为66.5%。针对艾滋病的治疗,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修订了抗病毒治疗指南,推荐“全员治疗”,即检测发现感染后就开始治疗,不再考虑CD4细胞(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对象)水平。目前全国共有2415个县区的4226家医疗机构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60例异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以甲氨蝶呤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宫内妊娠率、治疗总成功率、血HCG值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治疗总成功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HCG值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缩短患者疗程和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钟小燕;黄英;陈君玉;席予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对比上海新亚药业与罗氏制药生产的两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产品(简称为新亚和罗氏芬)在SD大鼠和食蟹猴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差异。方法:实验动物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后,采用UPLC-MS/MS测定血浆中头孢曲松浓度,通过Kinetica 5.1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后,新亚和罗氏芬在SD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83.4±179.5μg·h/ml、542.4±166.0μg·h/ml、在食蟹猴体内分别为1703.6±564.4μg·h/ml、1811.7±601.7μg·h/ml。肌肉注射后,新亚和罗氏芬在SD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12.6±153.4μg·h/ml、451.7±147.1μg·h/ml、在食蟹猴体内分别为1454.9±592.9μg·h/ml、1367.3±772.0μg·h/ml。相对于罗氏芬,新亚在SD大鼠体内静脉和肌肉注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9.1±98.6)%、(91.3±55.4)%、在食蟹猴体内分别为(94.0±9.6)%、(106.4±103.0)%。结论:两种制剂在大鼠和食蟹猴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类似,未见显著差异。

    作者:臧卫军;高颖慧;向志雄;张乐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