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调剂差错中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唐慧芝;高颖

关键词:药品调剂, 差错分析, 心理因素
摘要:药品调剂是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调剂差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减少药品调剂差错发生概率是医院管理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近1年来发生药品调剂差错为例,从个体药学人员的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导致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并从心理分析角度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对策,从而达到降低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目标。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多肽注射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程度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愈合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IFF手术患者1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6,术后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和观察组(n=57,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血清PDGF、IGF-1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rris评分和血清PDGF、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血清PDGF、IGF-1水平显著改善IFF愈合程度,降低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作者:何伟;刘宁;曾文丛;饶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药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增多,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对我国中药注射剂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拟从中药注射剂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各环节提出对其加强质量管理的决策建议。

    作者:吴露露;陆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或坐位转变为站立位时血压明显降低,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一种现象,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危害性较大,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独立相关的危险因子。本文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发生机制、危害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占成;姬文慧(综述);方宁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15年8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2015年8月,FDA批出1个新分子实体药品和1个新生物制品,分别为治疗女性性欲障碍药物Addyi(氟班色林)和降血脂药物Repatha(evolocumab)。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药品调剂差错中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药品调剂是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调剂差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减少药品调剂差错发生概率是医院管理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近1年来发生药品调剂差错为例,从个体药学人员的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导致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并从心理分析角度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对策,从而达到降低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目标。

    作者:唐慧芝;高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儿童用药临床试验中的知情同意获得

    儿童用药临床试验的开展是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知情同意则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关键环节。与成年人相比,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因此,对儿童参与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获得有特殊要求。

    作者:唐燕;奚益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口服馥感啉口服液)和对照组(n=40,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用药3 d后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且其退热时间、腮腺肿大消退时间等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馥感啉口服液相较于常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明显,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良好。

    作者:王长娟;李海军;吴剑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克林霉素的临床价值

    本文从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性质、临床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论述克林霉素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永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布地奈德联合参麦注射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参麦注射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AECCP)合并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ECCP合并心衰患者8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剂40 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泵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2次/d,共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T2、T3和T4的血浆BNP水平均降低, LVEF、FEV1、FVC和6MWT升高,但观察组T2、T3和T4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肺功能指标及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参麦注射剂治疗AECCP合并心衰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祚涛;朱宏泉;许庆林;尹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重带袢纽扣钢板固定联合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三重带袢纽扣钢板固定联合喙锁韧带重建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骨外科住院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三重带袢纽扣钢板固定联合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Constant各维度(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外展90°肌力和主动活动范围)评分、喙锁间隙和肩锁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全部患者Constant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喙锁间隙和肩锁间隙均明显小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重带袢纽扣钢板固定联合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占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替莫唑胺胶囊的溶出曲线和稳定性比较

    比较替莫唑胺国产胶囊与原研胶囊的溶出曲线和稳定性。在4种溶出介质中考察溶出曲线相似性,装置采用转篮法,转速100 r/min。替莫唑胺国产胶囊与原研胶囊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相似。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国产胶囊在高温(60℃)和高湿(相对湿度92.5%)条件下不稳定,有关物质量增加,而原研胶囊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李勇;陈勇;杜斌;郑双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哮喘患儿血清LPC和Apo 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血清LPC和Apo 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同期42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C和Apo B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期Apo B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期Apo 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PC 18∶2和LPC 20∶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期LPC 20∶5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LPC及Apo B是哮喘患儿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发病机制中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照金;詹长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巯嘌呤类药物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期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目前,对ALL患儿维持治疗阶段的化疗多以持续口服巯嘌呤为主。使用巯嘌呤类药物前检测患儿硫嘌呤S-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型或活性,据此调整药物剂量、实现个体化治疗可提高ALL的治愈率。本文就巯嘌呤类药物用于ALL患儿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志玲;王鹤尧;孙华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医学继续教育”答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抗肿瘤候选药物SPH0396对CYP1A2和CYP3A4的诱导研究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和冻存人肝细胞诱导实验模型,研究SPH0396对CYP1A2和CYP 3A4的诱导。方法:利用探针底物代谢物生成量对CYP3A4和CYP1A2的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SPH0396在0.1 mmol/L和1mmol/L对CYP酶(1A2和3A4)无诱导作用,3mmol/L时对CYP 3A4无诱导,而对CYP1A2的诱导倍数均大于2,初步认为其诱导CYP1A2,且诱导作用在原代大鼠与冻存人肝细胞中无种属差异。结论:SPH0396能诱导CYP1A2,需关注SPH0396因诱导CYP1A2而导致临床上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作者:徐佳;向志雄;万惠新;夏广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两性霉素B致肝损伤1例分析

    1例41岁男性患者,因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热被诊断为真菌感染,使用常规抗真菌药物疗效不佳,换用两性霉素B治疗过程中出现少见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淤胆型肝功能损害。临床药师协助医师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并酌情给予保肝治疗后,患者感染控制,肝功能完全恢复,顺利出院。

    作者:普燕芳;曹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新模式下手术药房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确保手术室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提高术中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制定药品目录和基数,使用指纹锁药柜,加强特殊药品和高危药品的管理。结果与结论:在新模式管理下,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证,提高了麻醉医师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药师的价值。

    作者:任金妹;张纯洁;王达妹;李曼;薛晓红;唐扣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栓抽吸术对STEMI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TEMI介入治疗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8,PCI介入联合血栓抽吸术)和对照组(n=64,PCI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1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TIMI血流3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n-I峰值、cTn-I达峰时间和术后1 d 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LVEDV、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通过改善STEMI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和心肌酶指标水平从而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

    作者:张永庚;易祥武;孙恕;杨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氟伐他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AP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均有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及T-AOC)均明显有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氟伐他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少患者尿白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本文对国内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现况进行了分析,国内几项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青霉素、头孢菌素仍是治疗的首选,而口服克林霉素新剂型——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凯莱克林),虽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稍弱,但有毒性低,过敏反应少,口服吸收率高,胃肠道反应小,以及对厌氧菌作用好等优势,使其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拥有一席之地,对肾功能的影响小,也使得此药在老年人中使用的安全性提高。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