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固醇在壳聚糖珠上的吸附

刘筱虹;刘满英;蔡广铭

关键词:壳聚糖/吸附剂, 氨基酸, 胆固醇/吸附作用, 脂蛋白类
摘要:本文采用壳聚糖和修饰壳聚糖作为吸附剂,考察其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以期寻找脂蛋白胆固醇血液灌流选择性吸附剂.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机率及感染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妊娠后胎儿宫内感染的机率及造成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筛选产前检查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孕妇作为观察对象,用孕妇外周血与其婴儿的脐带血配对送检,检查ALT、TBIL、A/G、HBVM及HBVDNA;同时调查与宫内感染的有关因素.结果 112例HBVM阳性产妇与其配对婴儿脐带血HBVM阳性48例,占42.9 %(48/112);宫内感染与孕妇的肝功能异常,HBeAg、HBVDNA阳性与否,产程的长短及婴儿父亲的HBV携带情况有关;而与分娩方式、胎盘大小、脐带长短、产妇的年龄、婴儿的性别及体质量等无关.结论 HBV宫内感染的机率较高,是造成婴儿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妇的肝功能损害,提倡孕前检查,如夫妇或单方HBeAg和HBVDNA阳性应转阴后再妊娠.一旦妊娠,分娩时应尽量缩短产程,减少HBV携带的机率.

    作者:吴淑兰;吴艳玲;孙宝佳;杜兆海;马万林;尹小燕;白力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41例

    我院急诊科1997年3月~1998年2月应用压宁定注射剂对4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青;范萍;杨晓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足月妊娠合并卵巢输卵管扭转1例

    患者,女性,27岁.主因宫内孕第1胎,孕39周伴左下腹及腰骶部疼痛1 h急症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孕期平顺,无高血压、阴道出血及外伤史.查体:T 36℃,P 78,R 19,Bp 14/8 kPa.急性痛苦病容,左侧卧被动体位,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如孕足月,肝脾触诊不大,左中腹部压痛伴肌紧张,无反跳痛.胎位左枕前,胎心148次/min,无宫缩.

    作者:张云湘;马红燕;张英姿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牛磺酸含量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血、房水、晶状体中牛磺酸含量的价值.方法采用2种流动相,流动相A为0.05 mol/L醋酸钠缓冲液(pH=6.5)-甲醇-四氢呋喃(80∶20∶0.8),流动相B为0.05 mol/L柠檬酸缓冲液(pH=6.5)-甲醇(20∶80);色谱柱为necleos ODSΦ4.6 nm×150 nm.Wistar大鼠的血浆、房水、晶状体经处理和衍生后进样分析.结果该方法低检出限为10 μg/ml,氨基酸浓度与相对响应值之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998±0.002,回收率为91.07 %~96.79 %,牛磺酸峰面积变异系数在进样量3μl时为10.75 %,进样量5 μl时为3.12 %.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可使血、房水、晶状体中的牛磺酸与其它氨基酸很好地分离,是测定牛磺酸含量的好方法.

    作者:颜京霞;宋秀君;卞小芸;勾凌燕;王仁杰;张亚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080例妊娠期臀位矫治的临床分析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先露,其围产儿死亡率较头位高2~10倍[1].妊娠晚期易发生早产、胎膜早破、脐带脱垂等并发症;孕足月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常因出头困难而发生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终生致残.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致残率,应积极降低臀位发生率,于妊娠期纠正臀位.

    作者:张艳华;范爱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解热抗炎冲剂的药理实验研究

    解热抗炎冲剂由生大黄、穿心莲、柴胡、板蓝根、羚羊角等多味中药[1,2]经现代科学方法研制而成.其中生大黄为君药,性苦寒,有清热解毒、泻下、抗菌消炎等作用;穿心莲、柴胡、板蓝根为臣药,有明显的解热、镇静、抗惊厥作用.经临床试用,对外感发热、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有显著的解热、抗炎、利咽消肿之功效.本文就其以上作用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霞;李春花;许春香;王茹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阿芙唑嗪对猫血压和尿道压作用的选择性

    1975年,Caine首次证实前列腺平滑肌中存在有α受体; 之后相继证实,人体前列腺、前列腺囊、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平滑肌,均受交感神经支配,激动这些部位的α1受体,可致前列腺、尿道收缩,尿液流出道狭窄,增加尿道压力和阻力; 这些变化与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患者尿道梗阻有关,是导致患者排尿困难的动力学原因.

    作者:杨智慧;杨燕;李国义;李占华;任雷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其中以气道炎症为主要的病理变化,并决定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对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哮喘的发病和诸多免疫细胞、众多细胞因子、多种生物介质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现将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气化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22例

    子宫异常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近年来,利用宫腔镜施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已成为妇科常用技术,但常有子宫穿孔、灌流综合症、大出血等并发症.我科自1997年10月以来应用子宫内膜气化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22例,总结如下.

    作者:崔占荣;黄向华;信秀霞;李胜水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加味小承气汤治疗手术后胃肠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性排空障碍虽较少见,但其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1997年1月~1998年2月应用加味小承气汤治疗4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忠林;李海平;齐义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脑性偏瘫伴癫痫5例

    自1996年1月~1997年3月,我院采用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1,2]治疗儿童脑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5例.术后近期随访结果表明,这种改良的手术对婴儿脑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确有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海;李东升;范振增;杨炯达;陈炳桓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附97例报告)

    心血通注射液是从健康家兔心肌中提取的一种药物,主要成份为心房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腺苷及多种氨基酸,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文应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9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瑜;陈丽娟;崔燕;胡洪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各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迄今为止,其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1972年McNeal将前列腺的功能、病理变化与形态学联系起来,将前列腺分为周边区(peripheral zone,PZ),移行区(transitional zone,TZ)和中央区(central zone,CZ).并提出周边区为前列腺癌常发生的区域,而移行区则是前列腺增生症发生的唯一部位.经多年研究,这一结论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本研究通过对3个区的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进行检测,探讨各区细胞凋亡和增殖与BPH发病的关系.

    作者:蔡文清;凌亦凌;左连富;黎玮;张勇;王东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一种观察家兔胰液分泌的实验方法

    观察胰液分泌的实验目前多采用难度较大的肠外胰主导管插管法[1,2],本文采用了简便易行的肠内胰主导管插管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CAD和ICAD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在哺乳类动物发育生长过程中,为了维持个体正常生理必需的细胞数量,其通过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来清除衰老的和过剩的细胞[1],就象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死各种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一样,这些效应细胞(effector cell)可导致靶细胞发生凋亡[2].

    作者:冷双英;阎会敏;刘殿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股骨头无菌坏死的CT表现(附102例报告)

    股骨头无菌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软骨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CT是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102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20例同时拍摄X线平片的病例对照比较.

    作者:孙英彩;李石玲;张敏;张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胸腔镜肺大泡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胸(附21例报告)

    目的研究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中如何改进手术方式,降低手术费用,且安全可靠.方法胸腔镜下,应用普通手术器械和缝针缝线结扎缝合肺大泡治疗21例自发性气胸.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胸,无输血,平均住院6 d;随访5个月~2年肺大泡无复发.结论应用普通手术器械和缝针缝线在胸腔镜手术中使用是可行的,能取得与应用商品器械一样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费用.

    作者:柳立军;王增林;姚计芳;韩建京;陈宇;王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243例痰液结核杆菌检查结果分析

    为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我科1997年9月~1998年8月对243例临床患者进行针对性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肉瘤18例

    原发性腹膜后肉瘤临床少见,组织来源众多,早期诊断不易,术前难以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和性质,手术切除较困难,预后不满意.我科自1982~1996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肉瘤1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伟强;高庆军;刘宁清;许家鹏;刘志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SF内固定器治疗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7例

    治疗腰椎滑脱症(sponclyolisthesis,S)和胸腰椎骨折(fracture,F)的内固定器,简称为SF内固定器,是一种操作简便、复位固定效果良好的新型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我院自1994年2月~1997年12月,应用该固定器治疗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继春;邓建;程国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