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创新之路,分享改革成果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市10周年回顾

符学俊

关键词:创新之路, 改革成果, 上海市, 医药, 股份, 公司成立, 改革开放, 上市企业, 受惠者, 实践者, 中国, 沐浴, 成就
摘要: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30个年头,作为一家大型的中国医药上市企业,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壮大,都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她不仅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实践者,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见证者、受惠者.
上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05-2007年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2005-2007年上海市83家医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应用的情况.方法:调研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2005-2007年主要品种金额、用量、用药频度和增长率以及临床用药评价.结果:金额和用量排序前3位的仍是非那雄胺、坦洛新和普适泰,占市场主导地位.结论: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潜力很大.

    作者:归成;徐红冰;黄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探索创新之路,分享改革成果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市10周年回顾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30个年头,作为一家大型的中国医药上市企业,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壮大,都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她不仅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实践者,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见证者、受惠者.

    作者:符学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双歧三联菌(培菲康)联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和加用培菲康组(标准三联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或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标准三联组和加用培菲康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4.2%和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标准三联组为27.2%;加用培菲康组为7.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菲康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作者:黄继英;曹海滨;时宝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社区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代谢综合征患者313例分为综合干预组(164例)与对照组(149例),综合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督促就诊、督导服药等措施,对照组接受社会自然干预.1.5年后两组进行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甘油三酯、血高密度脂蛋白)及新发心血管病的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综合干预组干预后,代谢综合征各组血压、血糖明显下降,体重指数、腰围逐步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前后比较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甘油三酯下降不明显.新发心血管病综合干预组有4例,对照组有6例,无统计学意义;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3种以上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者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干预组78例,对照组106例,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尚不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作者:江继强;周志强;鲁铭新;朱晓艳;高育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上海医药》杂志召开新一届社长、顾问、总编会议

    2008年11月20日,<上海医药>杂志社在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四楼会议室召开了新一届社长、顾问、总编会议.黄彦正社长,孙秋华、陈保华副社长,顾问陈统辉、朱宝泉、杨苏鸣,张永信总编,肖希立、胡宝佳副总编等出席会议,余金琦、吴建文副社长均派员参加会议.

    作者:晓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型抗肿瘤药伊沙匹隆的临床地位和市场趋势

    伊沙匹隆(ixabepilone/Ixempra)是Bristol-Myerssquibb公司开发的一个细胞毒类微管稳定剂,2007年10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联用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治疗已经一种蒽环类药物和一种紫杉烷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或局部进行性乳腺癌及单药治疗已经一种蒽环类药物、一种紫杉烷类药物和卡培他滨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或局部进行性乳腺癌患者.伊沙匹隆化学结构新,是迄今在全球范围内获准上市的第一个埃坡霉素(epothilone)类抗肿瘤药物.

    作者:马培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研发进展

    1 抗精神病药物发展现状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精神疾患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性躁狂症治疗的常规方法,2007年全球总销售额达160亿余美元.不过,一项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发起的代号为CATIE的大型试验发现,近74%的患者因耐受性或疗效问题而在治疗18个月内中止了用药,由此提示临床需有新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马培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辅酶Q10在肌肉疾病中的应用

    辅酶Q10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又称泛醌,它在心脏、肝脏、肾脏和胰腺中的含量很高.在细胞内,辅酶Q10在线粒体中的含量高(40%~50%),在电子传递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细胞呼吸和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是生成ATP的重要辅酶.辅酶Q10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稳定生物膜等作用.辅酶Q10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保护心肌,尤其是抗阿齐霉素的心脏毒性;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治疗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和偏头痛等.本文主要介绍其在肌肉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陆珺;林洁;卢家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诊断,评价特异性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学诊断和诱导痰检查方法,对136例病程持续8 wk以上,胸片阴性,年龄大于14岁,不吸烟或戒烟4 wk以上的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采用针对性治疗证实.结果:13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30例,确诊率达95.5%.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31例,占23.8%;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占23%;感染后咳嗽21例,占16.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0例,占15.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8例,占13.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诱导的药源性咳嗽10例,占7.6%.130例确诊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121例(93.1%)得到临床控制,9例(6.9%)症状部分缓解.结论: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流程及诱导痰细胞分类学检查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手段.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诱导的药源性咳嗽等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宋越红;唐宇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