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虹;王志宝;李洁
目的:建立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测定方法并比较其在南、北五味子中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酯甲的含量.结果:五味子酯甲在220nm处有大吸收,其在0.15~0.65mg·mL-1(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平均回收率为96.54%,RSD为1.67%(n=5);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2.87%(n=5).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具有简单快捷,重复性好的优点,可用于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酯甲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晓虹;王志宝;李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日立7600-110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模块测定钾钠氯离子的精密度、线性和携带污染率.方法:采用日立公司配套试剂和病人血清,用该仪器测定钾钠氯离子,根据有关公式计算相关数据.结果:批内及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其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 5,携带污染率均小于1%.结论:日立7600-110电解质模块测定样本快速准确,具有测定线性好、携带污染率低的优点,适于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室使用.
作者:刘玮;刘克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口腔医学高职学生就业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近三年首次就业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就业率为93.1%,男女生有显著差异,就业单位以多数分布在市内机构、私有医疗机构、本省区为特征.结论:合理设置专业、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改善就业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莫弼凡;秦明群;李昀珈;彭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方法:用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OH;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O-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1、正丁醇提取物2和乙醚提取物对·OH和·O-2 的清除作用.结果:三种提取物及Vc清除·OH的IC50分别为145.0、141.0、335.0、2.3μg·mL-1;正丁醇提取物1清除·O-2 的作用无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2、乙醚提取物及Vc清除·O-2 的IC50分别为270.0、0.185、0.057 5μg·mL-1.结论:本研究中的三种吴茱萸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吴茱萸脂溶性成分清除·O-2 的作用非常显著,与Vc有相似作用.
作者:甄攀;史国茹;张卫;乔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母、脐血中红细胞参数及红细胞电泳指标的变化.方法:胎儿娩出后迅速进行1 min的Apgar评分和脐血pH值检测,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选择产后出现急性胎儿窘迫孕妇60例,其中出现新生儿窒息的30例为窒息组,娩出后胎儿正常的30例为窘迫组;另外选择正常足月孕妇30例为对照组.留取母血、脐血,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红细胞参数,并进行红细胞电泳等红细胞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窒息组脐血pH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窒息组脐血与窘迫组和对照组相比MCV及RDW值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红细胞电泳长度与迁移率明显降低; 母血MCV、RDW、红细胞电泳能力等红细胞流变学指标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窒息可致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参数、红细胞电泳等流变性指标异常.
作者:毕胜利;吴一梅;龚玲;杨敬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方法: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急性缺氧组;③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分别测定脑和肺组织MDA、LD、LDH含量和活性.结果:急性缺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小鼠脑和肺组织MDA和LD含量显著增高.LDH活性在两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显著降低,而在脑组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MDA 和LD含量在缺氧早期脑和肺组织是易变化性指标, 其改变可能与该组织损伤程度有关.肺较脑对缺氧产生的自由基损伤更敏感.
作者:李海峰;李英;范红斌;李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碎尸、焚尸、爆炸等现场无名尸骨的性别鉴定在法医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跟骨进行性别推断的研究成果.并对利用跟骨X光片进行性别推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慧;任文彦;王志军;张惠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超声去除根管内堵塞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诊断为根管内堵塞物的门诊患者55例,用SUPRASSON 超声技术去除患牙根管内堵塞物.结果:55颗患牙根管内堵塞物成功取除50 颗,成功率为90.91%,失败5 颗牙占9.09%.结论:超声去除根管内堵塞物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比以往临床常用方法更为有效.
作者:杨捷;安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分子医学时代的到来,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ing)已逐渐成为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工作[1].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以咨询、商谈的形式解答患者及亲属或其他相关人员提出的问题,并在权衡对个体、家庭、社会利弊的基础上,给与婚姻、生育、疾病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从而达到降低遗传病发生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李继红;魏会平;刘继云;宋小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发现诊断子宫内膜癌以及准确判定临床分期对选择其处理方式及手术范围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子宫内膜癌各种诊断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及比较.
作者:尹聪;金仙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碘化造影剂首次用于泌尿道造影,此后的几十年,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CT增强检查、CT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推广,造影剂使用人群越来越多.
作者:吴学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DYS413基因座在张家口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其应用于法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50例张家口男性无关个体静脉血,酚-氯仿法抽提DNA,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分型.结果:在150例张家口汉族男性无关个体中共检出26种不同的单倍性,其HD值为0.917 14.结论:DYS413基因座在张家口汉族人群中分布好,对法医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常月锋;刘玉利;程红霞;李建锋;田亚汀;魏会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定性诊断符合率,探讨印片细胞学检查在临床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8-01月采用印片法观察123例新鲜离体乳腺包块,与组织病理切片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总体定性诊断符合率95.93%(118/123),其中恶性肿瘤96.3%,良性肿瘤为95.2%,误诊率为2.44%.结论: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是组织病理学诊断一种有效的补充,也是对术中切除组织筛检定性的一种快捷方法.
作者:沈立红;李宁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脾是腹部外伤时易受损害的脏器,其发生率占腹部损伤的40%~50%,依病因可分为开放性脾破裂与闭合性脾破裂[1],其中又以闭合性脾破裂多见.螺旋CT在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在确定损伤程度、明确损伤范围上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进而能够发现是否合并其它脏器损伤,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选择了46例脾损伤患者,探讨螺旋CT在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长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贯穿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对提高医学院校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中的效果.方法:在实习带教中,将临床病例与执业医师考试题有机结合,利用查房或专题讲座形式分别进行讲解,使学员加深对执业医师考题的理解.结果:学员普遍反映采用此种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好,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能够从临床和基础理论上解读国家执业医师考题.结论:将执业医师考试题与临床病例结合进行学习、讲解,对提高学员的认知水平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很大帮助.
作者:胡亚兰;支国成;王满;邓淑凤;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浆膜腔积液常作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或首发症状出现,临床常通过浆膜腔积液检查鉴别积液的良恶性、明确病因.目前,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仍是鉴别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的一种快速、准确、可靠和经济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树平;李立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临床上运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搭桥术、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和溶栓术等内外科治疗手段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使缺血心肌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血供,以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清除代谢废物,有利于减轻缺血损伤,使AMI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杜会博;温晓竞;李蓟龙;马建伟;陈彦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不同腹膜转运功能下微炎症的发生情况、心脏结构、营养状况及存活率情况.方法: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1年并除外炎症、肿瘤、急性冠脉综合症等伴随疾病的患者入选本研究,通过腹膜平衡试验(PET)判断腹膜通透性,根据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高转运、高平均转运的患者为高通透性组(H/A;D/Pcreat≥0.65,D为透析液肌酐浓度,P为血浆肌酐浓度);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患者为低通透性组(L/A;D/P<0.65).对入选患者随访26个月或腹膜治疗终点(死亡或转为血液透析或行肾移植),观察结束检测患者血CRP,了解患者微炎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KT/Vurea,心脏B超检查记录各心腔的大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并对两组间生存率分析.结果:高通透性组 CRP升高(CRP>5mg/L)的比例大于低通透组(P<0.05);营养状况较低通透组差并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大(P<0.05),但小分子清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透组2年生存率79.24%,低通透性组两年生存率89.39%.结论:腹膜高通透性患者微炎症的发生率高于低通透性患者,且营养情况差,左心室肥大发生增加,存活率降低,提示我们对腹膜高通透性患者应早期给予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预后.
作者:毕学青;魏芳;于海波;王喆;姜埃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老年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6例均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既往有乳头溢液病史,16例术前均行彩超及乳腺钼靶摄片检查,考虑乳腺占位、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头状瘤病,其中9例伴不典型增生.结论: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常见症状为乳腺肿块,术前行乳腺彩超及乳腺钼靶检查确诊率较低,仍需要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作者:王四海;李彦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患者取俯卧位,悬空胸腹部,行C臂下定位病椎,并标记出病椎的椎弓根体表投影,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以标记的椎弓根投影(左侧)10点外3mm处为进针点,针轴与患者矢状面呈30°~45°,侧位上与椎弓根走向保持平行,在透视下向椎弓根穿刺,穿刺达椎体前方3/4时,植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注入骨水泥填充,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每个椎体40min,无穿刺失败和损害神经情况,1例2月后临近椎体出现骨折.患者术后平均1d下床活动,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后凸畸形得到明显纠正,Cobb's角减小,住院时间平均7.8d,远期疼痛无复发.结论: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及医师辐射少、创伤小、止痛效果好、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住院时间短、远期疗效好的优点,且手术并发症少,相对安全可靠,为椎体成形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者:左英;徐兆万;厉峰;庄青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