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圣君;刘华;杨淼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经常规两种人路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全过程中12导联心电图监测记录,记录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注射造影剂前后心率、R波、ST段及T波的变化.结果:注射造影剂后均出现心率减慢,R波幅降低(或S波加深),ST段降低或压低,T波幅度下降或倒置加深.结论:冠状动脉有严重病变者,造影剂的量要少于常规量,并且要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作者:李方江;赵九安;田建辉;王亚玲;徐涛;梁海峰;王建琴;李跃;李清;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面对面与可视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结果:19例SARS患者职业以学生、流动人员为主;年龄20~40岁为发病高峰;始发病例为输入型病例;传播范围日趋缩小.结论:我院SAR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其它省市报道基本一致.
作者:冯中贤;商月娥;支秀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与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本文收集我科2001.3~2003.11月住院病人,且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30例,2002年12月以前为对照组15例,以后为治疗组1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β-七叶皂甙钠,两周后采用同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无效率6.7%,死亡率13.3%.对照组总有效率30%,无效率30%,死亡率为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和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近期死亡率明显下降.提示这两种药具有脑保护和脱水降颅压作用.
作者:李春永;潘妍婷;薛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膀胱癌组织中的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1%(33/73)和34.25%(25/73).HSP27的表达随分级和分期呈降低趋势,但组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HSP70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27和HSP70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并为肿瘤化学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江兰;陈秀玲;薄爱华;张晓丽;邢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医学问题.急性铅中毒可引起人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出现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铅中毒脑病,出现四肢麻木或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慢性铅中毒可引起身体、智力发育障碍或滞后,降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早在80年代国外就对儿童铅中毒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降低儿童血铅值.近年来我国政府、儿童教育专家及社会各界对降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作者:鲍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鸡枞菌中多糖的含量.方法:本文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云南产鸡枞菌中多糖的含量.结果:鸡枞菌中含有多糖且多糖含量较高.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
作者:谭晓虹;方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高频超声对86例临床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2例,肠套叠1例,急性阑尾炎4例,超声无异常19例.62例均经抗菌药物后治愈.1例肠套叠及4例急性阑尾炎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无异常的19例患儿中2例脑电图证实为癫痫,余17例临床考虑功能性腹痛,多由单存胃肠痉挛引起,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结论:本研究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准确性高,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直观,且安全方便,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孙柏林;蒋瑶;刘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过敏性肺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肺部疾病.关于此病的普通X线表现已有大量报道,目前尚未见CT的研究报告.由于CT能够横断面成像,且分辨率较高,与普通X线相比,可准确显示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更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作者对我院23例儿童过敏性肺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
作者:张德元;花淑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分娩领域里,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中,有半数的产妇需要会阴侧切术,以缩短产程,营救胎儿为目的.那么,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愈合情况就尤为重要,日趋引起产科医生的重视.我院从2002.6~2003.7月,对住院分娩的100名产妇的会阴侧切口行皮内缝合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海燕;刘丽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种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根据71例的异位妊娠病人的病情选择,分成药物保守治疗组、腹腔镜治疗组、剖腹手术治疗组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长、疗效不确切,但成功者可避免手术.两组手术病人比较,将手术损伤、术后恢复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是异位妊娠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焦桂青;李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7例乳腺癌中MT表达的情况.结果: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59.6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髓样癌中MT的阳性率分别是69.05%、80.00%、10.00%,髓样癌和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T的表达与淋巴是否转移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检测MT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苏华;冯丽娜;王素伟;薄爱华;张晓丽;邢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如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及头晕失眠等,临床多见,好发于20~40岁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本文对6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圣君;刘华;杨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观察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稳心颗粒1袋,一日3次,两组均是14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1例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3例出现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室性早搏明显优于单一应用心律平.
作者:王亚玲;徐涛;李方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作者:陈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及/或实验室检测证实的SARS的影像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影像表现:多在发热3d内出现肺部阴影(10例),以片状为主(16例),可为单侧(9例),也可为双侧(8例),两肺中下野多发,常为多叶段同时发病.病变多在发病1~7d明显进展加重,此起彼伏;多在两周内开始吸收.临床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7例),体温>38.℃,以咳嗽(15例)、咳痰(12例)、乏力(10例)和肺部音(11例)为主要症状体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或偏低.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和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流行病学史便可明确诊断.
作者:赵启利;王海枝;李乐天;凌惠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两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方法:用国产Richard钉和髁钢板治疗不同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和15例.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动力髋螺钉组8周,髁钢板组9.9周.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动力髋螺钉较髁钢板内固定更利于病人早期活动.
作者:周骏武;韩维德;胡召云;吴丙虎;胡磊;周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同一患者再次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早孕妇女60例,均为第一次药物完全流产后半年至一年,两次服药前情况、服药方法及药物流产后观察内容基本相同.结果:再次药物流产后,52例胎囊在服药后6~8h排出,6例胎囊在3d后排出,2例3d后B超提示胎囊滞留宫腔内,行清宫术.完全流产率96.7%(58/60).结论:药物流产对同一患者可再次使用,但完全流产率随孕次增加有下降趋势.
作者:林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膀胱肿瘤术后并发症分类总结,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结论:膀胱开放手术与电切术术后护理应有不同的侧重.
作者:孔雁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胃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对66例病人的癌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MT的表达状况.结果:MT在胃癌中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4.5%(36/66),MT在胃癌中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与侵犯深度呈正相关.结论:MT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检测MT对制定化疗方案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秀玲;白丽娜;薄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采用改良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重塑子宫宫颈的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我院2001.7~2002.12月子宫良性病变妇女采用改良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34例,与同期传统子宫全切术40例进行对照.结果:该术式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成型为一个实体小子宫,对术后卵巢功能及妇女心理影响小.结论:采用改良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重塑子宫宫颈优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葛军;孙静;崔淑君;张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