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莉;张林
目的 考察苯甲酸利扎曲普坦(RIZA)鼻腔给药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并与其静脉给药制剂和灌胃给药制剂相比较,评价制剂间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15只SD大鼠分成3组,分别鼻腔给药、静脉注射和灌胃给予RIZA制剂,给药剂量为2.5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RIZA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pmax为(608±67) μg·L-1,tmax为(0.65±0.14)h,AUC0-t为(1380±87) μg·L-1·h;大鼠静脉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ρmax为(1 135±110)μg·L-1,AUC0-t为(2 167士261)μg·L-1·h;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ρmax为(144±28)μg·L-1,tmax为(0.85±0.14)h,AUC0-t为(442±110) μg·L-1·h.鼻腔给药制剂相对于静脉给药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为63.68%,比灌胃给药制剂高2.12倍.结论 鼻腔给药制剂相对于灌胃给药制剂有着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且比灌胃给药制剂起效迅速,预示该制剂有望提高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测定方法适用于RIZA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张敏;孙克明;刘宪勇;陈钧;刘世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出院后予利伐沙班抗凝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完善抗凝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手术的2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中2014年有101例,为对照组;2015年有113例,为干预组.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并通过既往史和术前凝血等相关检查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从住院当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sc,qd(手术前12h停1次,术后12h继续),持续至出院.干预组患者出院后予利伐沙班10 mg,po,qd,持续4周;对照组患者不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在出院及术后3、6周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D-二聚体水平,评价预防抗凝期间的出凝血情况,并观察严重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期间,2组间出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2组间DVT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随访6周时,干预组DVT发生率为6.2%(7/1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8%(25/101),P<0.05.另外,对照组有1例在出院后疑发肺栓塞并终死亡,而治疗组未发生肺栓塞.此外,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情况等不良事件.结论 对住院期间接受药物抗凝预防VTE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使用口服利伐沙班可有效降低出院后VTE的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风险,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出院后抗凝的常规措施.
作者:倪伟峰;赵勇;肖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人体内奥氮平与帕罗西汀血清浓度的LC-MS/MS法.方法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奥氮平-D3和帕罗西汀-D4为内标,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样,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系(85:15,含5 mmol·L-1甲酸铵),流速为0.5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性正离子监测(MRM)分析,对方法进行验证,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 奥氮平、帕罗西汀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50 μg-L-1(R2=0.999 0),0.5 ~ 250μg·L-1(R2 =0.998 1),4个不同质控浓度水平(定量下限,低、中、高浓度)的批内(n=6)和批间(n=3)精密度RSD值均≤12.68%,提取回收率均>67.63%.结论 本方法血清用量少,灵敏度高,符合临床生物样本分析要求,可高效测定人体内奥氮平与帕罗西汀的血清浓度.
作者:宋娥美;黄文灿;陈雨晴;谢苗星;倪晓佳;卢浩扬;尚德为;温预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治疗大鼠上肢Ⅰ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时颈上交感神经节(SCG)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变化.方法 采用单侧前肢缺血再灌注法制备SD大鼠前肢CRPS-Ⅰ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帕罗西汀(P)组、溶媒(S)组、对照(C)组.模型建立后第3天,P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帕罗西汀10 mg-kg-1;S组大鼠注射3%乙醇生理盐水溶液1 mL· kg-1,均连续注射7 d;C组不予处理.于术前及术后1、2、7、14、21 d采用Von Fery纤毛测痛法与丙酮滴定法分别测量各组的机械痛阈值与冷刺激痛.采用免疫组化法定量颈上交感神经节内GRK2含量.结果 C组和S组大鼠实验侧缺血再灌注后的前趾机械痛阈值和冷痛觉阈值在术后2d内均有下降,并持续至术后21 d.颈上交感神经节内GRK2含量在缺血再灌注后下降.对侧相应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组静脉给予帕罗西汀后,实验侧机械痛阈值和冷痛觉阈值的下降小于C组和S组,颈上交感神经节GRK2含量下降也较C组和S组弱.结论 大鼠上肢CRPS-Ⅰ模型在机械刺激与冷刺激痛觉敏感增强的同时,SCG神经元内的GRK2明显下降,而帕罗西汀治疗后,机械刺激与冷刺激痛敏感减轻,颈上交感神经节内GRK2含量上升.
作者:张弩;方浩;唐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视黄酸是维生素A的重要活性代谢产物之一,它与核受体结合后在能量平衡和糖脂代谢方面的调节作用正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视黄酸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某些脂肪因子(视黄醇结合蛋白、抵抗素和瘦素等)的分泌来实现的.通过阐述视黄酸、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复杂的联系,有助于发掘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减少甚至阻止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石佳丽;和申;张蕾;李华芳;乔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造模,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和糖尿病组.黄芪多糖组每日注射黄芪多糖,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2个月后检测血脂、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病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日均饮水量、体质量及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62.42 ±2.14)mL vs (44.42 ±2.12)mL、(368.24±5.23)gvs (281.42 ±3.21)g、(19.24±1.12)mmol-L-1vs (4.76±0.42)mmo1·L-1](P<0.05).黄芪多糖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显著低于糖尿病组[(5.87±0.64)mmol· L-1 vs (15.32±0.76) mmol· L-1、(4.54±0.43)mmol· L-1 vs (11.42±1.21)mmol· L-1](P<0.05),2组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组内膜(17.02±1.34) μm厚于对照组(6.01±0.43) μm,但薄于糖尿病组(51.54±4.24)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组的MDA、8-iso-PGF2α、PECAM-1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组[(8.11±0.75)mmol· L-1 vs (9.03-±0.79)mmo1· L-1、(73.56±6.43)vs (99.24±10.34)、(0.16±0.02)mmol·L-1 vs (0.19±0.05)mmol·L-1] (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糖尿病组[(213.34±8.98)kU·L-1 vs (172.45±6.44)kU·L-1] (P <0.05).结论 黄芪多糖治疗能减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与抑制主动脉PECAM-1表达、抗氧化应激相关.
作者:潘晓琼;胡臻;刘云霄;林士毅;林素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阿片类镇痛药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成立前后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示范病房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以限定日剂量、用药频率等指标对我院2014-2015年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阿片类镇痛药换算成口服吗啡的等效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示范病房成立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总量和DDDs排序分别为第一、二位.相比于示范病房成立前,哌替啶用量减少,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用量上升.结论 成立示范病房后,我院阿片类镇痛药基本合理,符合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癌痛规范化治疗有所成效.
作者:谢宁;任金妹;叶晓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在连续性静脉-静脉治疗血液滤过(CVVH)模式下应用亚胺培南治疗时其血药浓度的达标情况.方法 采用已建立的HPLC法测定17例接受CRRT的重症感染患者在CVVH模式下应用亚胺培南治疗时谷浓度,考察药动学/药效学靶标100%T>MIC和100%T >4MIC的达标情况.结果 17例接受亚胺培南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其APACHEⅡ评分均值为27分.当MIC值为1 mg· L-1时,以100%T>MIC为靶值,日总剂量1、1.5、2 g组的达标率分别为86%、67%和100%.以100%T >4MIC为靶值,日总剂量1、1.5、2 g组的达标率分别为0、33%和57%.结论 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其亚胺培南给药剂量不能按推荐剂量给药,应按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盈盈;张春红;胡卢丰;张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1例肺癌病例化疗期间并发严重低钠血症反应的诊疗不合理因素,总结防治肿瘤治疗并发症的药学监护要点,培养临床药师诊断和监护常见副肿瘤综合征的能力.方法 参照临床诊治指南,结合患者病史、辅助检查及治疗经过等情况,从诊断、病因、治疗计划及药物选择方面,逐一分析低血钠并发症的诊治不利因素和不当措施,阐述临床药师在各环节中应采取的合理监护措施,归纳有效防治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药学监护要点.结果 经过后期的密切监护,患者并发症反应缓解并顺利完成化疗;临床药师掌握了肿瘤患者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治知识和监护方法.结论 临床药师应注重积累和总结临床监护经验,尽早介入诊疗,全程跟进病程,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自身价值.
作者:丁华敏;焦晓栋;黄立峰;陈万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浓度.方法 以艾司唑仑为内标物,血样经氯仿-乙酸乙酯提取后,氮气吹干,用甲醇复溶10 μL进样,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水(51:4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 min-1.结果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线性范围分别为2 ~80 mg·L-1(r =0.999 2)、1.006~40.24 mg·L-1(r =0.999 9)和0.5 ~20 mg·L-1(r=0.999 2);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1.10%、102.16%和100.84%,提取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RSD均<6%.结论 本次建立的HPLC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适于临床快速检测血清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浓度.
作者:姚韵茜;苗彩云;毛瑛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去甲斑蝥素温敏型原位凝胶并探讨其药剂学性质.方法 以胶凝温度和体外溶蚀时间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确定佳工艺,利用平衡透析法对去甲斑蝥素温敏型原位凝胶进行体外释放的评价.结果 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优处方为泊洛沙姆407比例28%,泊洛沙姆188比例1.6%,羟丙甲基纤维素比例0.1%.制得的去甲斑蝥素温敏型原位凝胶的胶凝温度为34℃,体外溶蚀时间为210 min.去甲斑蝥素温敏型原位凝胶体外释药曲线为ln ln[100/(l00-Q)]=0.694 0 lnt-0.761 7,r=0.997 1,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 去甲斑蝥素温敏型原位凝胶,其性质稳定,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
作者:周峰;谢明华;周红琴;蔡鑫君;倪坚军;王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思路.方法 对1例典型病例实施药学监护,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通过药学监护,在药物治疗上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并被医师采纳,改善了患者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药学服务,能帮助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袁媛;赵永红;王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愈肝片中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当药醇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 min-1,柱温30℃,进样量为10 μL.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和当药醇苷检测波长为254 nm,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 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当药醇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8种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55 ~211.0 mg· L-1(r=0.999 8),14.76-295.2 mg·L-1(r=0.999 9),6.790~135.8 mg· L-1(r=0.9993),9.080~181.6 mg· L-1(r=0.9997),4.360~87.20 mg· L-1(r=0.9999),2.320~46.40 mg· L-1(r=0.9999),13.69 ~273.8 mg· L-1(r=0.999 5),2.350~47.00 mg· L-1(r =0.999 4)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7%、99.88%、98.79%、97.12%、98.21%、100.02%、98.96%和99.35%,RSD分别为1.49%、0.81%、1.10%、0.84%、1.61%、0.78%、1.79%和1.52%.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愈肝片中8种成分,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专属性好,为愈肝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沈健;张诚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病例] 患者,女,31岁,因“月经失调,闭经”于2016年5月10日在妇保院测定血睾酮为2.26nmol·L-,高于正常值(0.38 ~1.97 nmol· L-1),故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商品名:达英-35,其组分为2 mg醋酸环丙孕酮和0.035 mg炔雌醇)1片,qd.于6月12日在无明显其他诱因下出现上中腹疼痛,阵发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4次,色量不详,有发热畏寒,无寒战,未排粪便,乏力明显,测体温37.9℃,遂来我院门诊.
作者:陈梅莉;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肠泰浸膏的HPLC指纹图谱,以对该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水(含0.05%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建立复方肠泰浸膏HPLC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16批在研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比对化学分离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对主要特征峰进行明确化学指认并初步确定组方中药来源.结果 建立的复方肠泰浸膏HPLC指纹图谱的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16批制剂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品图谱的相似度值为0.948 ~0.999;覆盖该复方四味组方中药的6个主要特征峰均得到明确的化学指认,指认峰面积约占总峰面积的70%.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表达了上述中药复方制剂中多组分的整体特征,可以用于该复方肠泰浸膏的质量评价.
作者:徐琛;凌莉;龙佳坤;段更利;张军东;郁颖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保障手术室吸入用七氟烷账物相符的管理方法.方法 分析引起该药盘点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PDCA循环管理措施,对管理前后的账存差异和盘点误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提高管理级别、冰箱加锁、双人加药、空瓶统一回收销毁、细化蒸发罐刻度、将蒸发罐内残余药液纳入盘点总数、每日盘点及时纠正的方式进行持续质量管理改进,使得吸入用七氟烷账存差异的平均值从PDCA干预前的1 000 mL降至54.71 mL,盘点误差率的平均值从干预前的16.06%降至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吸入用七氟烷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显著减小了该药盘点时账存差异数的大幅波动,降低了盘点误差率,还能防止药品以任何形式的外流.
作者:傅峰;金兰;周海峰;黄荣飞;沈杰;宋钟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坝地区结核病患者对抗结核治疗药物依从性,并探讨与服药依从性差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采访204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估药物治疗依从性.患者服用抗结核治疗药物的剂量占医师处方剂量的百分比低于90%为依从性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判定服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所有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占21.1%.抗结核治疗服药依从性差的预测因素为复治患者和结核病知识缺乏的患者,如不知道结核病是如何传播、不知道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不知道符合结核病治疗的日常饮食.结论 本研究显示阿坝地区相对较低的抗结核治疗服药依从性,这需要更详尽的随访计划并努力促进患者健康教育,以提高阿坝地区抗结核治疗药物依从性.
作者:李永富;幸晓琼;邱东鹰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