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维黄杨星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和乳头肌的作用

蒋仕丽;龚晓远;章蕴毅

关键词:环维黄杨星D, 心耳, 乳头肌
摘要: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的作用.方法:制作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CVB-D对其收缩作用以及对乳头肌兴奋阈值的影响.结果:CVB-D在(0.01~0.D×10.mol·L一的浓度下对右心耳的收缩性有降低作用,(0.3~D×10-5mol·L-1浓度下对右心耳收缩性有增强作用,该作用在1×10.mol·L一时为明显,而对其自律性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CVB-D对豚鼠乳头肌的收缩性总体有增强趋势,对其兴奋性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3~1)×10-5 mol·L-1浓度范围内表现为波宽-阈值曲线右上移动.结论:CVB-D对豚鼠右心耳增强收缩性,降低自律性以及增强乳头肌收缩性和降低兴奋性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法莫替丁致精神症状1例

    [病例]男,68 a.因突发性头晕伴行走不稳3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精神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查体:t36.5℃,P 72 beats·min-1,R20beats·min-1,BP 15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自主体位,吐词清晰,对答切题,双眼注视时可见水平性震颤,鼻唇沟两侧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左侧指鼻试验(+),误指试验(+),左侧反击征(+),左侧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病理征(一),肌张力正常,腱反射两侧对称,浅深感觉正常,心、肺、腹部体检未见异常.人院后查血常规:WBC5.4×109·L-1,N 0.83,L 0.07,RBC 4.89×1012·L-1,Hb 148 g·L-1,K+4.1 mmol·L-1,Na+142 mmol·L-1,CI-105 mmol·L-1,Ca2+2.3 mmol·L-1.空腹血糖4.5 mmol·L-1,肝、肾功能均正常,ECG:窦性心律,心电轴中度左偏.

    作者:罗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剂、注射剂的人体药动学比较

    目的:比较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片剂和注射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给药的方式,单剂量ISMN20mg,po或ISMN20mg+NS 500mL,恒速静滴(持续4 h),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18名受试者ISMN口服或静滴后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0.71±0.56),(4.11±0.68)h;cmax(388.71±86.28),(282.56±59.26)μg·L-1;MRT(5.87±0.27),(6.87±0.17)h;T1/2(6.30±0.85),(5.93±0.62)h;AUC0→24h(2978±493),(2838±570)μg·L-1·h;AUC0→∞(3275±624),(3 192±754)μg·L-1·h.将2种制剂的AUC和cmax进行对数转换,并作双单侧t检验和置信区间法的检验,ISMN片剂与注射剂的AUC相比,P>0.05;但cmax的90%置信区间落在119.0%~151.8%的范围内.结论:考虑到静滴持续4 h的特殊情况,认为2种制剂仍属生物等效,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3±18)%.

    作者:陈钧;江文明;李忠;高小玲;陆伟;蒋新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普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在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32例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再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随访期间(24mo)再出血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普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能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环维黄杨星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和乳头肌的作用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的作用.方法:制作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CVB-D对其收缩作用以及对乳头肌兴奋阈值的影响.结果:CVB-D在(0.01~0.D×10.mol·L一的浓度下对右心耳的收缩性有降低作用,(0.3~D×10-5mol·L-1浓度下对右心耳收缩性有增强作用,该作用在1×10.mol·L一时为明显,而对其自律性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CVB-D对豚鼠乳头肌的收缩性总体有增强趋势,对其兴奋性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3~1)×10-5 mol·L-1浓度范围内表现为波宽-阈值曲线右上移动.结论:CVB-D对豚鼠右心耳增强收缩性,降低自律性以及增强乳头肌收缩性和降低兴奋性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

    作者:蒋仕丽;龚晓远;章蕴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因多态性与消化性疾病的关系

    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消化性疾病均是多因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是除幽门螺杆菌(Hp)等环境因素外影响消化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基因多态性还会影响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 1消化性疾病的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

    作者:周斌;刘宏;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党参栓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制备复方党参栓剂(程氏妇康宁栓剂)及建立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新型半合成脂肪酸酯为基质制备阴道栓.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多糖显色反应条件后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的含量.结果: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12.0~96.0mg·L-1(r=0.999 1),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加样回收率98.55%(RSD=2.94%).结论:建立的苯酚-硫酸法可用于测定该制剂的总多糖含量.

    作者:毛丹卓;裴元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qm+铝碳酸镁1.0 g,tid;对照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qm+铝碳酸镁1.0 g,tid;均治疗6mo.于治疗的d 1,7,30,90,180随访,每次均进行症状评分,在后3次随访时行内镜复查.结果:服药后d1症状积分治疗组为(2.54±0.51),对照组为(2.93±0.53),2组比较P<0.05;从d 7起,2组的症状积分均维持在2左右,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同期比较,2组的内镜表现无显著差异.在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表现均轻微.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叶亚菊;林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HPLC法.方法:血浆经碱化后,用OASIS固相萃取小柱提取血浆中氯氮平,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保护柱为WatersNova-Pack C18柱,流动相为0.5%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3.0)-乙腈(72:28,V/V),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λ)215 nm.结果:本方法在0.10~2.00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8,n=6).高、中、低浓度加样回收率均在92.1%~105.8%之间,日内、日间RSD在4.1%~8.6%之间,低检测浓度为5μg·L-1.结论:本测定方法适用于临床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马武翔;范明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人全血中西罗莫司的浓度

    目的:建立全血中西罗莫司(SRL)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32-去甲氧基雷帕霉素为内标,全血样品先破坏BBC,取离心后的上清液用固相萃取处理.采用KromasilC18(150mn×4.6mm,5 μm)柱,柱温55℃,紫外检测波长278n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45:28:27,V/V/V),测定SRL浓度.结果:全血中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SRL在2.5~6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日内和日间RSD均<9.2%,全血样品多次冻融及提取后在24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治疗药物监测及临床药学研究.

    作者:时颖华;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喹诺酮类药物对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目的:评价4种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帕珠沙星)对幼龄大鼠软骨细胞的相对毒性,以及大鼠周龄、细胞培养时间对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和蛋白多糖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将4,8,12周龄大鼠的软骨细胞在各含不同药物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以MTT法和DNB法进行测定.结果:4种喹诺酮类药物对4周龄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和蛋白多糖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其顺序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帕珠沙星.环丙沙星对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随大鼠周龄的增大而减弱,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对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和蛋白多糖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大鼠周龄、细胞培养时间相关.

    作者:李萍;王永铭;程能能;陈斌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Qi盐对大鼠血脂、血黏度及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

    目的:本文观察了Qi盐对大鼠实验性高血脂、血黏度及人tRBC变形能力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将Qi盐灌胃给予上述大鼠,剂量分别为0.05,0.1,0.3,1 g·kg-1,连续20d后,检查大鼠血脂的变化.体外将人RBC与不同浓度Qi盐混合,使RBC溶液中含0.1,0.2,0.4,0.8,1.6 g·L-1Qi盐,37℃孵育1h后,用微孔滤膜法测RbC变形能力;正常大鼠连续灌胃Qi盐20d,剂量分别为0.1,0.3,1 g·kg-1,采血测血黏度.结果:Qi盐降低大鼠血胆固醇和LDL胆固醇,而1 g·kg-1Qi盐还增加大鼠血HDL-胆固醇;Qi盐能增加人RBC变形能力,0.8 g·L-1浓度时作用强,浓度增高或降低,对RBC变形能力的影响减弱;0.3 g·kg-1或1 g·kg-1的Qi盐可提高全血血黏度,但提高幅度不及普通盐.结论:Qi盐能增加RBC变形能力,且有一定的降低血脂趋势.

    作者:章蕴毅;赖顺果;李佩芬;李端;黄维蓉;佐藤埝;上田秀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沙立度胺临床应用进展

    沙立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于1953年由西德Grunenthal公司合成,1956年上市,作为镇静药被广泛应用.1961年发现该药具有致畸胎的不良反应,遭到禁用.近年发现该药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形成,调节T辅助细胞亚群的细胞因子分泌,抑制WBC的滚动黏附和趋化作用,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另外,还可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这对抗肿瘤增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1].现就该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李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氯雷他定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研究氯雷他定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mg,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血药浓度,NDSr程序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血浆中的cmax分别为(51.05±23.16),(47.55±20.22)μg·L-1;tmax分别为(1.35±0.35),(1.44±0.53)h;T1/2分别为(13.16±5.20),(13.25±4.08)h;AUC0→36h分别为(135.27±62.82),(130.59±55.58)μg·h·L-1.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36h,tmax,cmax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以AUC0→36h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5±24.7)%.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刘建芳;赵春丽;潘峰云;张亮;刘会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急救中阿托品用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用量的阿托品对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阿托品用量A组每次30~40mg,B组每次10~15 mg,iv,间隔10 min给药1次,直至出现阿托品化后,将阿托品用量改为原剂量的2/3,并维持阿托品化48h,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结果:阿托品化率A组为58.9%,B组为94.6%,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已出现阿托品化的病例中中毒反跳发生率:A组为15.8%,B组为1.6%(P<0.01);抢救成功率A组为49.6%,B组为92.2%(P<0.01).结论: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阿托品(每次10~15 mg,iv,间隔10 min给药1次)抢救效果好.

    作者:陈立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布曲明胶囊在中国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目的:研究西布曲明(SBT)胶囊在中国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SBT胶囊与参比制剂SBT片各20mg后,在规定时间取血,用HP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梯形法计算AUC.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244.03±113.10),(233.77±91.74)μg·h·L-1;AUC0→72(223.46±105.12),(220.56±87.98)μg·h·L-1;tmax(3.08±1.57),(3.00±1.19)h;cmax(14.80±6.64),(14.98±5.32)μg·L-1;MRT/F(18.14±;.39),(18.49±1.68)h;T1/2(20.49±3.14),(20.23±3.43)h;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相对生物利用度(F)=(100.11±12.06)%.结论:西布曲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李中东;施孝金;胡敏;钟明康;黄文辉;刘罡一;余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致过敏性皮疹1例

    [病例]男,74 a.因右腿髋关节、膝关节疼痛不适,活动受限,X线摄片未见骨性坏死.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山西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20802)480 mg,po,tid,服后8 d双前臂及双手掌背部出现皮疹、瘙痒,坚持再服1 d,皮疹范围扩大至胸、腹部,奇痒,遂来本院就诊.查体:BP 128/84mmHg(1 mmHg=0.133 kPa),p 80 beats·min-1.

    作者:陈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喹诺酮类药物软骨毒性评价

    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药物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已逐渐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结构简单、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细胞内渗透性好、给药方便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但QNs的广泛使用仅限于成人,在儿科的使用却受到限制.因为动物实验证实QNs对幼龄动物关节软骨具有毒性.

    作者:李萍;王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静滴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例]男,24a.因鼻骨骨折于2003年7月7日来本院治疗.予红花注射液(吉林威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30502,每支20mL)20mL+NS250 mL,iv gtt,qd.7月10日9:30,当滴人约100 mL时,患者头痛,四肢酸痛不适,停用红花注射液后症状渐渐缓解.重新输人上组液体,此时患者发生寒战,发热(t39.4℃),头痛加重,皮肤潮红,考虑为红花注射液过敏所致.

    作者:于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快速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选择2-溴-对硝基苯乙酮为衍生试剂,环己烷羧酸为内标,Nova-pak C18柱(150 mm×3.9 mm,4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V/V),检测波长为262nm,流速1 mL·min-1,柱温25℃.结果:内标环己烷羧酸和VP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 min和4.5 min,线性范围为20~180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日内、日间RSD均<3.5%;230例服用VPA的癫癎患者应用本法监测,有77.8%的患者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还有22.2%的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有效浓度.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作者:孙增先;张骞峰;周金玉;陶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置服务.定义为: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护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

    作者:何梦乔;沈炜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