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评价

杨红坡;师苹;张海红;李哲恒;屈银辉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重症胸外伤,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入的以多发肋骨骨折为主症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对照组64例。手术组患者接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诸如,年龄,性别,肋骨骨折数,入院时、治疗后2h、24h、48 h、72 h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例患者性别、年龄、平均肋骨骨折数、入院时疼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组较对照组治疗后2h疼痛指数(5. ;45±0.94vs.6.81±0.99,P=0.004)、治疗后24h疼痛指数(4.67±1.03vs.5.94±1.15,P=0.000)、治疗后48h疼痛指数(3.93±0.92vs.5.75±1.29,P=0.000)、治疗后72h疼痛指数(2.83±0.96vs.5.45±1.25,P=0.000)均变小,镇痛药用量(P=0.000)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9vs.37,P=0.027)降低,住院天数(11.14±1.84vs.17.41±7.72,P=0.004)缩短。结论:较保守治疗而言,在治疗重症胸外伤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待孕夫妇优生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孕前优生指导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择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检的15930对夫妇中检出的乙肝病毒感染3364例,进行HBV感染性别分析,女、男HBV感染比例、夫妇双方感染与单方感染比例等分析。结果: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乙肝病毒感染人数占总参检人数的10.56%;占筛查出的高风险人数的57.0%。 HBV感染性别分析;女男HBV感染比例为:1:1.42;夫妇双方感染与单方感染比例为1:2.59。结论:该县为HBV感染高发区。了解和掌握了农村待孕夫妇优生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孕前优生健康指导的方法和措施,明显降低了我县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出生的人数。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光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慢性肾衰竭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使用肾衰宁。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和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的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Scr、BUN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 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Scr、BUN水平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肾衰宁片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血Scr、BUN水平,而且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学清;高风;宋晓东;赵健新;王洪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臂丛神经阻滞中右美托咪定的辅助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前臂骨折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9例前臂骨折患者,手术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A组)、咪达唑仑( B组)和安慰剂(生理盐水、C组),比较三组不同时间点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 )、呼吸频率( RR),记录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中随着麻醉和手术进展,心率、平均动脉压逐渐下降,在手术开始时、复位操作和手术结束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C 组。 B组患者于手术切皮时和复位操作时的呼吸频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并且显著低于A组和C组(P 均<0.05)。 A组、B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30min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 P 均<0.05),C组芬太尼使用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达到臂丛神经阻滞下前臂骨折手术的辅助镇痛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高伟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培养血量与血培养阳性率的关系探讨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血培养标本采集数量和培养阳性率的关系,为合理采集血培养标本提供参考。方法:血培养采用BD公司BACTEC9120及相应的需氧树脂和厌氧培养瓶。一个穿刺点采集20mL血培养标本,每瓶10mL为一套。对血培养阳性且与临床相符合的进行统计。同时采集的不论几套只要有一瓶或一瓶以上有有意义细菌生长视为血流感染状态。结果:血流感染状态下采集10mL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74.26%;需氧树脂培养瓶阳性率为77.64%,厌氧培养瓶阳性率为70.89%。采集20mL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91.56%。采集40mL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96.13%。采集60mL血液培养阳性率为96.97%。结论:成人血培养只采集10mL血培养阳性率达不到要求,怀疑有血流感染培养40~60 mL血液合理,采集60 mL以上培养是不合理的。

    作者:张敏;韩树梅;韩静;刘国华;于秀娟;关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研究组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鼻内镜检查( Lund-Kennedy )计分。结果: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Lund-Kennedy计分在治疗前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研究组中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用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又能彻底去除病灶。

    作者:张志鹏;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定向分化神经细胞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特征。方法:制备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分别将BMSCs接种于RADA16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对照组)与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实验组)表面,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用预诱导剂bFGF和EGF及定向诱导剂(SHH+RA)时序诱导,应用Nestin、MAP2、GFAP、ChAT和VAT染色,比较分化后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标志的差异。结果: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共培养及诱导剂的特定组合和时序的诱导下增殖分化呈现神经元细胞样改变,MAP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GFAP 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功能标志ChAT和VAT只在实验组表达。结论: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能定向诱导分化为具有功能的神经细胞。

    作者:李鹏斌;车彪;张振兴;王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衰治疗中选择性精氨酸加压素 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目前,心力衰竭已成为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衰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激活,心输出量降低及肾脏功能的下降共同引起了反复的容量负荷过重[1]。因此,利尿是心衰治疗策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可减轻容量负荷,缓解水肿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氧合状态。常用的循环利尿剂(如速尿)可以显著的增加水钠排泄。精氨酸加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血浆渗透压和血压。托伐普坦( Tolvaptan)是一种新型的非肽类选择性血管加压素( AVP ) V2受体拮抗剂,作用是抑制血管加压素与肾脏集合管V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同时不引起明显的电解质丢失,在许多国家已经被批准作为一种新的利尿手段在心衰患者中使用。托伐普坦已经被许多研究证明可减少容量负荷,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低钠血症,同时不影响肾功能。本文将对托伐普坦在心衰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新的研究进展行相关介绍。

    作者:文博;刘凯;陈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制一楔合成计算软件在二维放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二维放疗中使用一楔合成技术实现楔型野,使照射野剂量学分布更好,但手工计算任意角度的楔型野,计算量大,易出错。自行编制一套软件,解决这一难题。方法:自行设计一套软件,用于二维放疗中使用一楔合成技术实现任意角度楔型野时的计算,分别使用手工计算及TPS对该软件进行验算,并在加速器下实测验证,并在WindowsXP 和Windows8系统测试运行。结果:自行设计的计算软件,经与手工计算及TP S 的结果验算对比,完全一致,便捷可靠。结论:自行设计的计算软件,用于二维放疗中使用一楔合成技术实现任意角度楔型野时的剂量计算,经验算、验证及测试,结果准确,便捷可靠。

    作者:梁鸿鹄;齐曼;王立志;郑艳杰;宋冀;左彦珍;孙大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下颌骨颈胸 CT 连续扫描在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肺膈炎诊治意义

    目的:观察分析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在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膈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采用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意义。结果: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经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可见组织间不规则气体阴影或蜂窝状软组织阴影,手术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胸腔积脓,心包积脓、积气,胸膜增厚,纵膈气肿现象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基本治愈率,其中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可科学判断感染范围,对确定引流部位具有指导意义,降低死亡率,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贾占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水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对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测所有胸腔积液患者胸液ADA、LDH、CEA ,分析52例已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组)及54例癌性胸腔积液(恶性组)患者胸液ADA、LDH、CE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组胸水ADA高于恶性组(P<0.05),CEA低于恶性组(P<0.01),差异非常显著。两组患者胸水LDH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胸水ADA、CEA对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LDH不能单独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

    作者:张倩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72例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佐治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物疗效。方法:将纳入对照研究的72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6例给予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再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BG、PBG、HbA1c血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ηb、ηp、Fg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显著(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Ad、LVEDd、IVSd、LVPWd心脏结构指标水平和 EF、FS、PE、PA、E/A 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佐治糖尿病心肌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肌重构,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提高。

    作者:王丽;袁全才;李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联合五灵肝复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与五灵肝复胶囊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五灵肝复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联合五灵肝复胶囊进行治疗,两组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HA、LN、ⅣC、PⅢNP、ALT 复常率、HBeAg 和HBV-DNA转阴率、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LN、ⅣC、PⅢ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9.8,5.7,5.3,10.2,均P<0.05);对照组ALT复常率、血清HBeAg、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分别为55.0%、42.5%、47.5%及57.5%,与观察组的77.5%、65.0%、72.5%及8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柴胡汤与五灵肝复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降低肝酶、恢复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临床效果,降低VAP发生率。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二者VAP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P 发生率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14.57±6.49)d,对照组患者入住ICU时间(18.39±6.84)d,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及未发生VAP的患者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有效预防重症患者VAP的发生,缩短入住ICU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琳;李明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饮食限制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饮食限制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05例腹泻病住院患儿在口服用药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同时限制经肠道进食。对照组仍为常规补液治疗及照常进食。比较两组有效率、止泻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及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病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限制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显著且可降低腹泻患儿出院后短期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于海芳;纪福利;李晓惠;解金凤;吴永利;苏立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延续护理,比较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QLQ-C30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单项问题各项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6个月,对照组患者QLQ-C30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单项问题评分与入院时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功能领域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症状领域的恶心呕吐和疼痛,单项问题的失眠、食欲减弱、便秘及腹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QLQ-C30总的健康问题评分(47.34±8.13)分、对照组为(48.42±8.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为(63.68±7.10)分,高于对照组的(52.61±8.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伍李明;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上尿路结石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上尿路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4年2月期间25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资料。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均无出现大出血,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平均下降1.82±0.8g/dL,术后8~10d出院,术中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血栓性疾病。结论:只要加强术前术后抗凝药物的调整和监测及谨慎术中操作,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海广;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李震;阮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价值,为冠心病需行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观察组103例,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21±1.33)h、(5.08±0.57)d、(21.20±2.34)d和(997.68±96.35)mL,观察组分别为(7.73±0.74)h、(2.83±0.16)d、(15.67±1.18)d和(901.53±89.3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6.54%,观察组均为0.97%,观察组术后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低心排、二次开胸止血、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围手术期心梗以及死亡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对于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肖连波;张玉辉;杨明;周继梧;凌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病灶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寻求佳的肺部周围病灶的检测,对比和研究B超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取120例肺周围病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通过CT引导下行肺周围病灶穿刺活检术进行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通过B超引导下行肺周围病灶穿刺活检取术进行检查,对比在不同的影像设备的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穿刺活检术均达到100%的穿刺成功率,而且两种不同的引导方法终活检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6(10.00%)和观察组相比明显升高2(3.33%),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肺周围病灶无论是B超引导还是CT引导进行穿刺活检取病理,都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但是应该准确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B超引导和CT引导相比更加方便、简单,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静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中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采用保温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保温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复苏情况及凝血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6.67%、寒战发生率6.67%,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33.33%、寒战发生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指标检测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PT、TT、APTT和FIB指标检测结果与手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与手术前比较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促进麻醉复苏,提高苏醒质量,保护凝血功能。

    作者:李红英;陈晓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瓣吻合技术在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

    目的:报道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时使用微瓣吻合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在49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应用微瓣吻合技术,术后随访以患者症状的改善及鼻内镜评估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随访2~12月,治愈48例(57眼),好转1眼,治愈率为98.2%。结论:利用微瓣吻合技术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显著,具有面部无切口疤痕、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罗文广;叶刚;童敏;周林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