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2002年7月~2003年7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乳腺增生病是由于雌激素过高、黄体酮分泌减少,引起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的不同程度增生,末梢腺管或腺泡有囊肿形成,是一种非炎症也非肿瘤的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是妇女常见病,30~50岁多发,国内发病率为38.80%~49.30%,城市高于农村,2%~4%癌变,病程0.5~20 a不等.本文对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25例乳腺增生病人进行乳癖消和逍遥丸疗效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汪丽杰;周洪妹;丁敬远;包伟忠;孙静;谢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 h内逐渐进展或成阶梯式加重.我院自2001年6月使用疏血通治疗进展性卒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清香;赵江红;崔志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1999年1月~2001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科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42例,发现其不仅可较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在改善其血液系统造血障碍,调节其免疫功能方面均有明显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厉有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李普老师自幼读私塾,习研岐黄,18岁悬壶家乡淇县,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行医近60年,擅治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慢性胃病及胆囊病,临床疗效显著,对肝硬变腹水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曾有幸跟随李老临床学习,现将李老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小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郭四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时缺氧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脏器的.心脏是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发生率达65.5%,心衰发生率达26.3%.病理证实的围生期窒息心肌损害率为37.85%[1].我科应用参麦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竞争社会中,人们思想压力增大,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精神失常症发病率明显增多.近些年临床中应用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心阴(血)亏虚之精神失常症多例,有显著而稳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弓慧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律复康胶囊是我院已故孙建芝教授治疗心率失常的经验方,与心律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律复康胶囊临床症状有效率95.0%,心电图有效率88.3%;心律平临床症状有效率65.0%,心电图有效率75.0%.经统计学处理,律复康胶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心律平(P<0.05),而在心电图疗效方面,两者相似(P>0.05).
作者:李中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王清任在医疗实践中,创立了气虚血瘀说和一系列活血化瘀处方.其制方宗旨是将瘀血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提出了血瘀与气的关系,强调气虚血瘀的病机及其在发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重要性.证不同,方不同,用药量也不同,配伍方法更不同.祛邪不忘扶正,注重运用黄芪.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杨叔禹教授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师长期从事糖尿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造诣颇深,笔者侍诊左右,蒙其亲授,受益匪浅.现就其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英;吴秋英;陈弼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复苏兔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生脉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及时机.方法:健康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常规复苏组;B组:在常规复苏同时加入生脉注射液5 ml;C组:在常规复苏开始5 min后,加入生脉注射液5 ml;D组:在常规复苏开始10 min后加入生脉注射液5 ml;E组:在常规复苏开始15 min后加入升脉注射液5 ml.采用窒息法制成心脏骤停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电镜观察心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复苏后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甚至呈空泡.但各组之间存在差异,A组病变严重,B组病变轻,C组、D组、E组病变依次加重,但都比A组轻.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减轻复苏兔心肌细胞超微的病理改变,且与应用时机有一定的关系,应用越早,损害越轻,故生脉注射液辅助复苏是有益的.
作者:孙素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等为主症,多见于神经衰弱及癔病.笔者根据患者的舌象变化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李培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1年5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养胃定痛散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超杰;梁芳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特发性水肿是内科常见病症.一般而言,水肿是指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的状态,积聚在组织间隙中的液体称水肿液.而特发性水肿由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病症,现有的理化检查技术尚无法确立病变之所在.许多人长期依赖利尿剂促进钠水排泄,以求暂时改善水肿,临床疗效有限.笔者观察,特发性水肿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比例明显偏高.
作者:吉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525例肛肠疾病患者,是笔者在肛肠科收集的,应用中药配方治疗肛肠疾病临床资料比较完善的一些病例,其疗效通过临床应用已被证实: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临床治愈率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5月共收治急慢性损伤215例,采用中药外敷加用电脉冲的治疗方法,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涛;邢书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乳房纤维瘤是女性乳房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常以不同程度的乳房胀、刺或走窜性疼痛,尤以经行前期为甚, 且伴有急躁易怒, 烦躁不安等精神障碍前来就诊.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或服用激素治疗,但很多病人不愿接受手术,而且激素治疗会对月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医药治疗成为首选.笔者近年来临床上用针刺加隔药饼灸,并嘱病人自行穴位按摩,治疗该病,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风又名卒中,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迅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遗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其中,又以半身不遂为多见.笔者临床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伴有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萎废、小便频数或遗尿等症,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毒素清颗粒对小鼠内皮网状系统的吞噬作用和对绵羊红细胞(SRBC)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方法:毒素清颗粒1.0 g/kg/d、2.0 g/kg/d、4.0 g/kg/d为成年小鼠灌胃给药,4.0 g/kg/d为老龄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然后尾静脉注射1%明胶溶液稀释的25%印度墨汁,取血测定其光密度,计算单位时间内炭粒廓清率;毒素清颗粒1.0 g/kg/d、2.0 g/kg/d、4.0 g/kg/d给615纯种小鼠,4.0 g/kg/d给615纯种老龄鼠,连续给药8 d,并于2次给药后每鼠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悬液0.2 ml/只进行免疫,免疫后6天取血测定其吸收度值(OD).结果:毒素清颗粒对小鼠(成年型、老龄型)的吞噬指数K及校正吞噬指数α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毒素清颗粒对615纯种小鼠(成年型、老龄型)均有提高其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结论:毒素清颗粒有促进小鼠内皮网状吞噬功能以及提高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
作者:李宗铎;赵君玫;李建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作者:钱超尘;温长路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