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张艺丹;刘星彤;钟思思;王洋;周慧芳;范先群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听力较为常见的耳科急症.国内突发性聋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内耳微循环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突发性聋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突发性聋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明显变化.现将有关血脂与突发性聋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为突发性聋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郑重;孙渊渊;夏俍;郭洋;冯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参与人体多种生化代谢反应.研究证实,叶酸作为一碳代谢循环中重要的甲基供体,其对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等具有重要影响.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叶酸代谢在卵巢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及其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导致包括卵泡发育、胚胎发育、激素分泌等生殖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受损.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反应性相关.随着对叶酸代谢的深入了解,MTHFR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一种预测疾病风险的新型遗传标记以及相关基因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潘慧颖;赖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钛及其合金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生物惰性在骨科植入物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钛合金表面纳米化是赋予其多种生物功能化重要的方法.一方面钛表面纳米化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并获得一定的抗菌性能;另一方面钛纳米管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可以通过装载抗菌剂来有效预防和治疗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同时还可通过对纳米管进行生物化学修饰改善纳米管载药性能和控制药物释放,达到理想的抗菌性能.纳米管载药后的药物释放主要可以分为机械性释放和智能控释2种类型.前者的释放方式往往存在单一性和不可控性等缺陷,后者的药物释放则呈现种类丰富、释放量可控和条件触发响应释放等优点.该文对钛表面纳米化载药及优化载药条件进行综述,为构建抗感染骨科植入物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李晖;聂彬恩;岳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术后3个月PI-APD对于儿童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积水患儿资料.根据PI-APD值将所有患儿分为3组:PI-APD≤19%组、19%<PI-APD<40%组及PI-APD≥40%组.分析术后PI-APD值与患肾分肾功能(DRF)及积水程度恢复的关系.结果·入组患儿36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术后3个月PI-APD值与患肾DRF恢复程度呈正相关(r=0.631,=0.000).有5例患儿术后复发,其术后早期PI-APD值均<19%.结论·PI-APD≥40%可以预示肾盂成形术后的良好结局;而PI-APD≤19%则提示手术后应密切随访,及早发现肾积水复发,避免患肾功能受损加重.PI-APD是一种可行、简单且有效的评估肾积水术后效果的客观指标.
作者:姜大朋;陈周彤;耿红全;徐卯升;王礼国;徐国锋;林厚维;方晓亮;贺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入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80例(病例组)以及健康对照者42名(对照组).病例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入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组(喹硫平组)及碳酸锂合并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MECT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测定2组血清S100B水平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经过4周随访,喹硫平组共完成36例,MECT组完成31例.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100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喹硫平组与MECT组患者血清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变化水平与HAMD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33,P=0.013).结论·S100B可能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以及预后有关.
作者:张载福;杨帆;王卫平;施波;赵俊雄;吕望强;喻跃国;贾玉萍;张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的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些年研究表明,通过某些自身抗原或外源性抗原诱导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可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且一些临床试验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体内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存在有关.因此,免疫疗法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防治措施.该文对近些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研究及相关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尤纱纱;曹惠敏;薛晓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规律腹膜透析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检测生化指标,评估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及透析充分性,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容量超负荷指标overhydration (OH)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OH值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共入选147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61.2%),年龄中位数为58.52岁,透析龄中位数为43.03个月,21例(14.3%)患者合并糖尿病,容量超负荷(OH>1.1 L)患者共107例(72.8%).与正常容量负荷组(OH≤1.1 L)患者相比,容量超负荷组患者的糖尿病比例、体表面积、Charlson合并症评分、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腹膜平衡试验结果(4 h D/Pcr)、24 h透出液蛋白均显著增高(均P<0.05),而总尿素清除率(Kt/V)、血清白蛋白降低(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P=0.000)、较高的4 h D/Pcr (P=0.000)和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01)是OH值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处于容量超负荷状态,合并糖尿病、高4hD/Pcr和低血清白蛋白是容量超负荷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李峰;方炜;严豪;李振元;袁江姿;倪兆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高危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多西他赛联合全雄阻断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总结其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55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全雄阻断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基于多西他赛的3周DP方案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雄激素阻断剂比卡鲁胺,共4周期.观察并记录所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55例中2例因肝功能损害在2周期治疗后退出研究.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没有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23.6%的患者出现了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2.7%的患者出现贫血.由于疗程较短,皮肤黏膜损害、外周神经毒性及体液潴留并不多见,而全雄阻断相关性潮热、男性乳房发育及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绝大多数不良反应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可缓解.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局部进展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进行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全雄阻断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可控,但在治疗期间仍需严密监测并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由全雄阻断引起的低雄激素水平相关性内分泌代谢紊乱也是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潘家骅;迟辰斐;董柏君;朱寅杰;邵晓光;王艳青;徐凡;沙建军;黄翼然;薛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揭示TRIM59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TRIM59蛋白在临床胶质瘤手术切除样本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法分析TRIM59在多个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shRNA敲低胶质瘤细胞系中TRIM59基因,分析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琼脂糖克隆形成及颅内原位肿瘤形成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及KEGGPATHWAY软件分析TRIM59调节的信号通路.结果·TRIM59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级呈正相关.相对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瘤细胞系LN229和U87细胞中TRIM59表达较高.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抑制U87和LN229细胞中TRIM59的表达,能显著降低体外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用敲低TRIM59基因的U87细胞注射入裸鼠的右脑室,相较于对照细胞,胶质瘤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转录组测序及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敲低LN229细胞TRIM59基因后共有306个基因下调,其中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多.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LN229和U87细胞敲低TRIM59后,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而过表达组成型活化的Myr-AKT可逆转TRIM59敲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TRIM59是新发现的胶质瘤促癌基因,其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宋丽娜;冯海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ICE(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初发进展期及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ICE方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生存期,并采用Cox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26例达完全缓解,11例达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44.0%;获得缓解所需的化疗疗程的中位数为3个(1~6个).1年总体生存率为49.5%,2年总体生存率为30.0%,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复发或进展(P=0.041)、IPI中高危/高危(P=0.024)及NCCN-IPI中高危/高危(P=0.002)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不良因素,化疗后缓解与延长患者生存显著相关(P=0.000);多因素分析提示NCCN-IPI中高危/高危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后缓解为延长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ICE方案可作为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有效挽救性治疗方案.
作者:赵冰冰;张慕晨;郝杰;刘振宇;熊红;赵维莅;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运用合理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饮食、运动与生活方式教育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内容.饮食干预主要包括限制总热量摄入与营养成分合理分配.运动干预重点关注运动方式、频率强度、时机时长等特征属性.该文就饮食、运动干预及生活方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李琳;徐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成人斯蒂尔病(AOS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AOSD患者,其中14例为AOSD合并MAS患者(MAS组),28例为性别、年龄匹配但未发生MAS的AOSD患者(非MAS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AS组与非MAS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MAS组比较,MAS组患者的病死率及皮疹、脾肿大、吞噬现象的发生率较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铁蛋白显著增高,纤维蛋白原(FDP)显著降低;在治疗方面,MAS组患者激素用量较大,甲氨蝶呤使用比例较低,丙种球蛋白使用比例较高,有2例接受依托泊苷治疗.结论·与非MAS组患者比较,MAS组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中皮疹、脾脏肿大、吞噬现象的发生率较高;血清铁蛋白、ALT显著升高,FDP显著降低.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涂洋;王然;郭茹茹;王苏丽;扶琼;吕良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设计、制造人工骨精确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颅颌面中心治疗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对随访半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三维重建CT影像测量数据;随机测量术前、术后3个关键解剖点并进行误差统计,评估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精度价值;回顾性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等指标,进一步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01年7月至2016年7月共有163例患者接受了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人工骨修复治疗下颌骨缺损,其中149患者满足统计条件;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效果的平均距离误差为(1.27±0.15) mm,手术时间为(2.5±1.2)h,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三维设计打印人工骨是一种精确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靠技术,依靠定量设计及术前模拟,简化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度,患者满意度较高,手术并发症少且长远疗效可靠.
作者:ZIN Mar Aung;韩文卿;陈骁俊;林力;张艳;徐海淞;柴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是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C/EBPβ蛋白可通过其羧基端bZIP结构域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进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命活动.近期研究显示,C/EBPβ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就近年来C/EBPβ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蜕膜化障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狄芳芳;刘建胜;李尚;杜艳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报道1例通过第2代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的29岁中国汉族女性散发病例.该患者因反复癫痫发作26年,头晕头痛3个月入院;查体可见面部弥漫性血管纤维瘤、腰背部散在鲨鱼皮样斑块、躯干四肢散在色素减退斑片;头颅磁共振见病灶累及侧脑室、小脑蚓部、左侧颞叶,伴两侧广泛脑皮质异常信号改变.基因测序发现该患者TSC1基因16号外显子c.T1967C杂合错义突变,且此突变位点为一新发现致病性突变位点.
作者:姚梦莎;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0.014in的Synchro微导丝和Transend微导丝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的速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入组2012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分为Synchro组(21例)和Transend组(25例),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2组闭塞血管再通率类似(P=0.600),但Synchro组从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显著短于Transend组(48.88 min vs 82.33 min,P=0.001).2组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功能独立(mRS≤2)的比例类似(P=1.000),操作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类似(P=1.000).但Transend组有2例因血管穿孔导致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血肿,均死亡;Synchro组仅有1例轻微的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良好.结论·和Transend微导丝相比,Synchro微导丝能够缩短支架取栓操作时间,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较小.
作者:史妍慧;刘译升;赵蓉;李格飞;吴依兰;潘辉;唐学梅;孙姬;史楠;刘建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医院内部建立临床专职科研队伍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促进临床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也符合分级诊疗体制下的大型医院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大型医院中,专职科研人员占比远低于国外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认识不到位,卫生人力配置总体不足,医院科研环境对高层次研究人员缺乏吸引力,相关学位培养制度不健全.未来我国发展研究型医院,需从建立专职科研队伍入手,转变医院管理理念,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促进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和公共卫生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加大投资力度,多角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作者:朱丽君;程莎妮;王浩;杜业业;潘玩荣;徐小靖;刘慧俊;周善晟;诸海英;牟姗;朱建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妇尿酚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尿样收集方法,采用并比较2种方法对尿双酚A (BPA)、三氯生(TCS)与正壬基酚(4-n-NP)检测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2种方法收集孕晚期尿样:导尿管尿袋收集(n=176),聚丙烯(PP)尿杯收集(n=64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尿BPA、TCS及4-n-NP的浓度.验证实验采用PP材质尿杯、导尿管尿袋、低密度聚乙烯材质离心管及玻璃杯(阴性对照)留取同一妇女共5人的尿样.结果·导尿管尿袋收集的尿样BPA浓度几何均数为82.5 ng/mL(95% CI为71.4 ~ 95.4 ng/mL),比尿杯留取尿样的BPA浓度高63倍(几何均数1.3 ng/mL,95% CI为1.3~1.5 ng/mL);2种方法尿TCS、4-n-NP及肌酐浓度相似.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相同个体的尿样,尿袋收集的尿BPA浓度远远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尿酚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浓度检测的尿样收集,用PP材质尿杯优于导尿管尿袋收集,PP材质尿杯及低密度聚乙烯材质试管适合于流行病学人群研究.
作者:唐宁;王霞;王旭;赵莎莎;余晓刚;欧阳凤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维生素E能否对双酚A (BPA)的雌性性激素干扰效应起拮抗作用,探索拮抗作用的适宜浓度.方法·提取大鼠卵巢原代颗粒细胞.不同浓度BPA(0、0.01、0.1、1、10、100μmol/L)孵育48 h后,收集并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的雌二醇(E2)及孕酮(P4)浓度.采用健康女性卵泡液中的平均浓度(简称“人体平均浓度”,5 μmol/L)或高浓度(25 μmol/L)维生素E(α-生育酚)单独孵育或与BPA(10、100 μmol/L)共同孵育颗粒细胞48 h后,测定培养液中性激素浓度.结果·10 μmol/L及100 μmol/LBPA可使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性激素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25 μmol/L维生素E单独孵育时可分别使E2和P4浓度显著升高(44.89±15.18)%和(43.33±8.82)%(P<005);维生素E(5 μmol/L或25 μmol/L)和BPA共同孵育时,性激素浓度恢复正常,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平均浓度及高浓度维生素E均可拮抗BPA导致的性激素降低效应,而高浓度维生素E的改善效果相对显著.
作者:陈威威;孙伟杰;王磊;焦先婷;余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E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并总结近年该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大陆一PED家系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对家系中5名患者和2名健康家属进行SLC2A1基因检测.进一步对该疾病的临床、遗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该家系5名患者中包括4名女性和1名男性,其中4人表现为单纯型PED,1人表现为PED合并癫痫.先证者和其女儿服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治疗效果不佳.3人随年龄增长呈现发作逐渐减轻的倾向.该家系5名患者均存在突变SLC2A1 c.C284T(p.S95L),2名健康家属不存在该突变.根据ACMG标准和指南,对该突变位点进行致病性预测评估,评级为“致病”.结论·PED是一类罕见的发作性运动障碍,存在一定的临床异质性,并随年龄增长呈现自发缓解的倾向.目前该疾病致病机制未明,总结该病遗传学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田沃土;曹立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