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为Hamman-Rich综合征、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肺问质性肺炎等,原因不明,为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型较少见,绝大多数是慢性型,在40~50岁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病程5~6a,长可达20a,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是呼吸内科疑难疾病之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5年3月~2001年10月间,我们应用“归马散”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4414临床资料441.14一般情况44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0例病人中,男104例,女196例;年龄14~75岁;职业:以经常伏案工作的文职人员、会计、电脑打字员、泥木工、家庭妇女、网球和羽毛球运动员居……
作者:吴铁男;郭宏钰;汪汉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于1999年10月至2001年1月应用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我们根据前列腺增生症的解剖学及临床特点,用前列栓对前列腺增生症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理想疗效。同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学忠;李建平;刘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采用清宫抗炎汤加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在我院门诊2000年2月~2001年1月选择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年龄为25~45岁已婚妇女,其中自带增多75例;腰酸、下腹坠痛54例;宫颈Ⅱ度糜烂64例,Ⅲ度糜烂36例。对照组100例,年龄28~48岁,其中……
作者:康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身医学与中医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医心身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思路,一是继承,二是创新。继承不是简单的复归,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取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抛弃荒谬、错误的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要有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
作者:李飞霞;孟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的,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本方有补气活血的功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现将其抗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作者:张运克;佟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通痹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0例,效果尚满意,现总结如下。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例30例,男17例,女13例,大年龄65岁,小32岁,平均45岁;病程短者6月,长8a,平均约3a。临床症见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疼痛,并自腰髋部沿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入夜或劳累后痛剧,部分病例X线摄片显示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椎体前缘及腰椎相邻椎体边缘关节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
作者:仇丽伟;杨建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将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黄对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胃肠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对84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者口服蓖麻油引产,并与常规催产素引产5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4414对象与方法44观察对象:自1998年7月~1999年6月,共观察134例孕妇,孕周38~43周,平均40周;均为初产妇,年龄23~32岁,平均26岁。134例中均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
作者:杜侠;孔凡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按急症诊疗规范分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6个证型。临床上痰浊闭塞为常见。现就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痰浊闭塞型胸痹心痛36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峰;秦宗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5年6月~1998年6月,采用自拟建中活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并与同期应用雷尼替丁76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冠军;金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化疗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明显。1997年11月~2001年12月,应用加味生血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韩麦鲜;张依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多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主要以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浮肿等为主要表现。1995年10月~2001年10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清药化学概念早是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提出的。简而言之,即是以口服中药后的血清为材料,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原意是指将服用中药方后的血液用为研究对象,提取分离中药的有效成分,实则为中药的体内血清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张西平;张宾;孟磊;刘鑫;赵坤珠;陈军;高彩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87年以来,笔者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面瘫5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51例均系门诊病例,按初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小16岁,大67岁。病程短半天,长半年;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小18岁,大69岁。病程短1……
作者:徐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为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之名方。笔者于临床据证扩大其运用范围,每收异曲同功之妙,现举验案3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8例,疗效显著,兹总结如下。4414一般资料44本组68例,男18例,女50例;年龄小44岁,大69岁;病程短3月,长18月;有外伤史者4例,无外伤史者62例。均为单侧发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作者:古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郭书升先生,洛阳市人,从事肝病临床40年,在辨舌诊疗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郭先生认为,脉象常有真假,而舌象能及时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本质,通过望舌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邪气进退,胃气强弱以及疾病的转归预后,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郭先生治疗肝病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临床首重望舌,并精于舌诊,其谴药精当,疗效显著。今将郭先生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简介于下。……
作者:郭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