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筱;袁立;邱林西;陆伟;蒋伟利;赵琦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模型,为临床上子宫内膜损伤和IUA的治疗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 105只雌性SD大鼠按照子宫内膜切除范围的不同分为A组(2.5 cm×0.5 cm)、B组(2.5 cm×0.25 cm)和C组(假手术),每组35只.各组术后3、7、15和30天分别取材,通过记录子宫腔狭窄和堵塞情况、统计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和内膜纤维化面积、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以及对妊娠结局的观察,比较2种造模方法对子宫内膜的损伤程度.结果 纤维化面积比率A组(0.892±0.068)、B组(0.562±0.027)高于C组(0.374±0.074),子宫通畅性评分A组(1.87±0.16)、B组(1.20±0.17)均高于C组(0.68±0.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后30天各组内膜腺体数量:A组为7.35±2.19,B组为14.5±2.43,C组为15.56±2.63,A组显著小于B、C两组,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0.000 3,PA,c=0.000 1,PB.c=0.053 5);子宫内膜MVD:A组为16.06±2.11,B组为24.6±2.34,C组为26.37±5.09,A组显著小于B、C两组,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0.000 1,PA.c<0.000 1,PB.c=0.303 2);妊娠率统计:A组妊娠率20%,低于B组(33.3%)和C组(100%)(P<0.05).结论 子宫内膜全层切除法建模成功率高,能建立稳定而有效的大鼠IUA模型.
作者:陈芳;郭奇桑;陈丽梅;江宁红;隋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在血清、胎盘、皮下脂肪及大网膜脂肪组织内的表达,探讨IL-32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38例正常血糖(对照组)的孕妇血清IL-32含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胎盘、皮下脂肪及大网膜脂肪组织内IL-32mRNA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检测胎盘及脐带内的IL-3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ImagePro Plus 9.0进行分析.结果 GDM血清内IL-3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29.3±5.78) pg/mL vs.(105.6±8.61)pg/mL,P<0.05];GDM组胎盘组织、大网膜脂肪组织内的IL-32mRNA相对表达量比正常组增加了1.32倍和1.66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产妇的皮下脂肪组织内的IL-32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8±0.53) vs.(3.61±0.35),P>0.05];GDM组胎盘内IL-32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是对照组的1.27倍(P<0.05),GDM组脐带动脉及脐带静脉内IL-32增加了1.30倍和1.32倍(P<0.05),但两组脐带的间质内IL-32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患者血清及组织内IL-32的高表达与GDM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志艳;黄新梅;管军华;张瑞;杨敏;吴跃跃;查兵兵;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替代疗法.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颈动脉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并发症评估应作为颈动脉支架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风险评估模型.本文就目前文献报道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述.
作者:余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异常的代谢状态及靶向代谢抗肿瘤治疗正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值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闭幕之际,本文就靶向代谢通路药物的临床研究、基于代谢原理的肿瘤显像技术、代谢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临床营养方案和营养评估等4个方面综述肿瘤代谢及营养支持研究的进展.
作者:吴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病理低估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CNB诊断为DCIS的患者115例.根据术后病理情况,分为低估组和未低估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是否可触及肿块、肿瘤直径、有无细小钙化灶、BI-RADS分类、穿刺方法.结果 总的病理低估患者为31例,低估率为27.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可触及、原发肿块直径>20 mm、伴有细小钙化灶、B超的BI-RADS分类高及14/16g穿刺针是DCIS病理低估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块直径>20 mm (OR=0.186,95%CI:0.043~0.810,P=0.025)、伴有细小钙化灶(OR=0.229,95%CI:0.070~0.749,P=0.015)、14/16 g穿刺针(OR=0.171,95%CI:0.043~0.679,P=0.012)是DCIS病理低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大的肿瘤直径、伴有细小钙化灶、使用14/16 g活检针穿刺容易导致DCIS病理结果被低估.
作者:王富文;金玉春;傅少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CA125水平对于胆囊癌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3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58例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同时期74例正常对照人群、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及14例胆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罗氏试剂以电化学免疫法检测所得血清CA125水平.结果 58例胆囊癌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CA125阳性率为2.86%(1/35);存在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达到91.03%(21/23).胆囊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是否呈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灶存在与否呈明显相关性(x2=46.12,P=0.00),对于术前推测淋巴结转移病灶存在与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96).12例肝门淋巴结转移者与11例远处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术前血清CA12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预后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A125水平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呈阴性表达者术后生存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胆囊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灶存在与否具有相关性,术前呈阴性表达者远期生存率优于阳性者.
作者:朱云楼;王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的长期疗效及国产自膨胀式瓣膜(Venus-P)的耐久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PVI并完成1年以上随访的14名患者,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8±7.8)岁,均为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术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对14名患者的生存率、术后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PPVI的远期疗效及Venus-P的远期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4名患者平均随访(2.3±0.8)年(1.0~3.5年),术后死亡患者1例(6.7%).无心衰恶化、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患者再次手术.所有瓣膜位置固定,无瓣膜脱落、移位、支架断裂,无轻度及以上瓣周漏和瓣膜反流.术后6个月心脏磁共振测得右心室舒张末容积相比术前明显下降[(40.711±19.58)mL/m2 vs.(83.03±20.0)mL/m2,P<0.05];术后1年随访超声心动图测得跨瓣压差为(20.85±4.45)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年时NYHA心功能较术前提升1~2个等级(Ⅰ~Ⅲ级4人,Ⅰ~Ⅱ级10人),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显著提高[(475.00±55.06) mvs.(594.23±194.51)m,P<0.05];术后QRS波宽度有缩短趋势,术后1个月及3个月有显著差异[(169.93±21.34) ms vs.(159.87±24.4) ms及(160.00±27.07) ms,P均<0.05].结论 使用国产自膨胀式瓣膜(Venus-P)介入治疗慢性肺动脉瓣反流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该瓣膜耐久性良好.
作者:龙愉良;潘文志;管丽华;张晓春;张蕾;李明飞;周达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PTCH1-3'-UTR对lncRNAs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调控网络的分析,提示PTCH1-3’-UTR的功能.方法 通过芯片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调控PTCH1-3'-UTR的lncRNAs,并对部分结果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通过GO和KEGG通路分析调控PTCH1-3'-UTR的lneRNAs可能的生物学功能.通过TCGA数据分析调控PTCH1-3'-UTR的lncRNAs与NSCLC患者生存率的直接关系.结果 荧光定量PCR验证了PTCH1-3'-UTR上调表达的lncRNAs(LOC100507547,FAM41C,DOCK4-AS1,AC009305.1,KLF7-IT1,RP11-749H20.1,LINC01511).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调控PTCH1-3,-UTR的lncRNAs与一系列的生物过程,包括基因转录、信号转导、蛋白质转运、翻译延伸以及钙信号通路、Jak STA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TCGA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调控PTCH1-3,-UTR的lncRNAs中,NSCLC患者中高表达lncRNA-CDKN2BAS或FAM66D者预后较差,而高表达lncRNA-LINC00240、LOC400027、ABCC6P2或FLJ 10038者可能预示高存活率.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了PTCH1-3'-UTR的功能,调控PTCH1-3'-UTR的lncRNA可作为NSCLC预后标志物.
作者:赵琛;万学超;伊传友;秦睿;孔哲;黄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类以小血管坏死性炎症和ANCA存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严重时可威胁生命,治疗后容易复发.本文就近年来关于AAV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崔晓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COL3A1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瞬时干扰方法下调细胞COL3A1表达,使用瞬时过表达方法上调COL3A1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或过表达COL3A1后蛋白质表达水平及Akt/mTOR通路蛋白质水平的变化;使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及平板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COL3A1过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上升,可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并上调下游基因的表达,沉默COL3A1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下降,并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克隆的形成.结论 COL3A1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促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成为结直肠癌临床检测和治疗的潜在靶标.
作者:王颉;刘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华东地区结核病患者治疗前体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结核病诊疗提供有效信息.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选择华东两省4个研究现场结核病防治定点门诊连续调查1年(2013年4月-2014年3月),调查对象为新诊断登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结果 共计纳入1 289名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患者中咳嗽(83.1%)、咳痰(75.5%)症状出现频率高.调查对象治疗前体内IFN-γ和IL-10因子水平分别为(2.086±1.119) pg/mL和(2.576±1.192)pg/mL,Th1/Th2比值为0.81(CIFN-γ/CIL-10,C代表因子浓度).咳嗽、咳痰的患者体内IFN-γ水平较低,发热、乏力、夜间盗汗的患者IFN-γ较高(P<0.05).初治结核病患者体内IFN-γ水平高于复治患者(P<0.05).饮茶相对不饮茶患者体内IFN-γ水平高(P<0.05).饮酒相对于不饮酒、规律均衡营养相对于偏食患者体内IL-10水平低(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就诊症状值得关注,健康的饮食习惯或可帮助获得较高的免疫水平并纠正结核病患者病程中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作者:肖筱;袁立;邱林西;陆伟;蒋伟利;赵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并预测中国、日本、印度、南非、美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计划生育状况,为满足育龄女性计划生育需要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球避孕及方法使用状况2016》(World Contraceptive Use 2016)中选取1970-2030年五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的避孕节育数据,通过U检验和x2检验比较五国1970-2016年间的计划生育现状及2017-2030年间的预测趋势.结果 相比于1970年,2016年五国总的计划生育需求增大,避孕节育率上升,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下降(P<0.001).2016年,五国避孕节育率分别为83.3%、59.9%、56.4%、64.9%、73.7%,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分别为3.8%、13.1%、15.5%、12.2%、7.2%.同时,五国避孕方法的构成发生改变(P<0.001),现代避孕方法使用率高于传统避孕方法,且其满足总的计划生育需求的比例自1970-2016年也不断提高.2017-2030年五国总的计划生育需求、避孕节育率、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避孕方法的构成、未满足的现代避孕方法需要均有改变(P<0.001).预测至2030年,中国将是避孕方法使用人数多的国家,印度将是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人数多的国家;其中中国、印度有可能是现代避孕方法使用人数多的国家,印度可能是传统避孕方法使用人数多的国家.结论 当前五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总的计划生育需求大、避孕节育率高、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下降.预测此后至2030年间,该状况仍有可能延续,因此有必要提供适宜的避孕方法以维护生殖权利.
作者:徐双飞;于传宁;冯春霞;戎凯娜;武俊青;李玉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老年小鼠在异氟醚暴露或阑尾切除术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及海马区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情况,寻找血脑屏障改变的原因.方法 30只C57BL老年小鼠(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干预,手术组(S组)接受阑尾切除术,吸入组(Ⅰ组)吸入异氯醚.采用伊文思蓝(Evans-blue,EB)透过率检测各组海马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观察手术后紧密连接蛋白的变化,检测MMP-2和MMP-9的改变.结果 相比于吸入组及对照组,手术组的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EB透过率增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减少,MMP-2和MMP-9表达增加.结论 通过增加MMP-2和MMP-9的表达,引起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减少,并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终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朱红花;方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配体(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PD-1/PD-L)的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针对这一通路的靶向药物已应用于一些肿瘤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近年来,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初步探索了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马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钙蛋白酶(calpain)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技术干扰巨噬细胞内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qRT-PCR分析巨噬细胞极化类型:M1型细胞标志物IL-23、TNF-α和iNOS;M2型细胞标志物IL-10、TGF-β和Arg-1.Western blot检测NF-κB/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质水平.Transwell法检测巨噬细胞迁移功能.结果 Calpain1 在M1型细胞内表达水平较M2型低(P<0.05),而calpain2在M1型细胞内表达水平与M2型相比明显升高(P<0.05).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巨噬细胞calpain1-siRNA组M1型细胞标志物和M2型细胞标志物mRNA水平降低;calpain2-siRNA组M1型细胞标志物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M2型细胞标志物mRNA水平升高(P<0.05).在calpain2-siRNA干预组,LPS刺激巨噬细胞的总磷酸化-IKK(phosphorylation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p-IKK)蛋白质水平降低;IL-4刺激巨噬细胞的细胞质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3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蛋白质水平降低,而细胞的总磷酸化-p65(phosphorylation-p65,p-p6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lpain1-siRNA和calpain2-siRNA干预后,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都减弱(P<0.05)6 结论 calpain2可能通过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促使巨噬细胞向M1极化,并通过calpain1-siRNA和calpain2-siRNA干预来调控巨噬细胞的迁移.
作者:胡琼依;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宫颈癌Ⅰ A1期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在10年间的变化,探讨宫颈癌Ⅰ A1期有效并且安全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检索并复核了2005-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721例宫颈癌Ⅰ A1期患者的病史档案和随访资料,应用Pearson x2检验、确切概率法、Spearman相关分析,讨论10年间诊治方法的变化和效率.结果 721例宫颈癌Ⅰ A1期患者中,396例(54.9%)患者无症状,宫颈活检检出宫颈癌Ⅰ A1期患者82例(11.4%),宫颈锥切术检出640例(89.9%),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4年较2005-2009年腹腔镜手术明显增加,经腹手术明显减少(P<0.01),根治性手术比例亦明显减少(P<0.01);35例失访,失访率为4.9%,随访期内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宫颈锥切术有助于明确宫颈癌Ⅰ A1期的诊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以作为宫颈癌Ⅰ A1期的基本治疗手段.
作者:吴小肄;王维贵;郑颖馨;朱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αB-Crystall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其与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NSCLC细胞系A549中αB-Crystallin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变化.选择200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NSCLC的手术切除标本共20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B-Crystallin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下调A549中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后,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组织芯片结果显示αB-Crystallin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为NSCLC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αB-Crystallin在NSCLC中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迁移,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αB-Crystallin参与了NSCLC的进展,有可能成为治疗NSCLC的新的潜在靶点.
作者:古杰;胥丰恺;祝巧良;王琳;葛棣;卢春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七氟烷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相较于其他吸入麻醉药,七氟烷更容易引起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1-2],在成年患者中EA发生率为45%~71%[3-4].复合使用其他药物如异丙酚、右美托咪定等有助于降低EA的发生率[5-7],但这些药物延长苏醒时间或预防EA的效果存在争议.
作者:耿桂启;刘海恋;马莉君;周海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脏超声增强造影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里,临床影像科医师对超声仪器和微泡物理特性的理解以及安全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更新.通过采用低机械指数谐波成像进行对比增强提高了造影效果,同时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对造影剂在特殊患者(包括肺高压患者)中运用的安全性的顾虑,有了进一步的澄清.本文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进展,并提供操作要点优化检查.
作者:王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多见于老年人,常伴发糖尿病、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和/或缺血性肾病.目前很多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并无显著的优势,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及哪些患者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仍然是临床争议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ARAS的治疗学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