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泻宁穴位贴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冯国湘;吴清明;陈松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法
摘要:目的:观察痛泻宁穴位贴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痛泻宁贴敷组),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每组各30例,治疗1月.结果: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6.67%和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P<0.01).结论:痛泻宁穴位贴敷有调整胃肠功能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肥胖大鼠脑干中缝核群单胺类神经递质作用的研究

    方法:用自制高热量饲料喂养刚断乳SD雄性大鼠造成肥胖模型.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脑干中缝核群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结果:肥胖组较正常组中缝核群组织中色胺酸(Tryp)、5-羟引哚乙酸(5-HIAA)含量升高,5-羟色胺(5-HT)及5-HT/5-HIAA水平低下.针刺在取得减肥疗效的同时,还可以升高中缝核群组织中5-HT及5-HT/5-HIAA水平,降低Tryp、5-HIAA含量,针刺前后各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针刺对中缝核群5-HT及其代谢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的因素之一.

    作者:魏群利;刘志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36例

    带状疱疹是感染水痘病毒而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笔者1990年7月~1998年2月间,采用电针艾灸方法治疗36例病人,收到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景兰;董文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廉泉治疗翼外肌痉挛42例

    翼外肌痉挛属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是疼痛和开口受限,重者完全不能开口.笔者自1989年以来,针刺廉泉治疗翼外肌痉挛42例,均治疗1次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长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1例

    自1996年4月~2000年11月门诊共收治白细胞减少症患者41例,经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明;赵光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背部拔罐疗法治疗暑湿160例

    笔者从1997年以来,用背部拔罐疗法治疗暑湿症,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身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价:针刺组治愈率31.7%,有效率61.6%,总有效率9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起效快,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针刺组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球麻组.根据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0%,有效率60.0%,总有效率85.0%;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志顺;刘保延;张维;孙书臣;王德文;刘军;刘元石;黄漫;杨涛;叶永铭;王映辉;郭玉峰;赵宏;黄石玺;乐扬;李以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加推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

    1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中,男171例,女139例;年龄13~70岁;病程2个月~15年.均CT或MRI确诊,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平片参考.

    作者:赵吉民;杨景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临床的病谱.方法:选择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五部针灸临床著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刊登的针灸治疗43种病等6部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初步得出针灸临床病谱.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得出了针灸能治疗414个病症,有72种病症在6部文献的一半以上有共同报道,这些病症基本上代表了现代针灸临床较为常见并有较好疗效的病谱.另外,作者首次提出了针灸临床痛谱的4级划分概念.

    作者:杜元灏;肖延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半椎体畸形案

    宋××,女,14岁,学生,1996年8月8日初诊.主诉:脊椎后突,胸腔前俯10余年.近几年逐渐加重,驼背姿态.刻见患者瘦弱,身单力薄,营养较差,体高低于同龄儿童,两肩不平,一侧偏高,一侧偏低,舌淡苔薄,脉象沉弱.

    作者:宋方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肝俞穴注射曲安缩松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笔者自1996年3月以来应用曲安缩松混悬液取肝俞穴注射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6例,获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让东;林凌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76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神经-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设针刺76例为治疗组,口服苯噻啶50例为对照组,经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6.0%,治愈率分别为48.7%和22.0%,经X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作者:刘辉;刘汉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月经周期减肥法治疗妇女肥胖症

    笔者从1994~2000年开办中医疑难减肥门诊以来,经针刺与耳穴贴压,并运用月经周期减肥法治疗106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振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灸不良反应的研究

    针灸的不良反应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在针灸已经逐渐得到世界承认的今天,仅仅只探讨其主治功能是不够的,针灸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必须引起针灸界的警觉与深入研究.本文探讨了针灸不良反应未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针灸不良反应产生的可能原因、研究的意义与可能性.

    作者:吴强;黄建宏;赖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透天凉手法针刺鱼际为主治疗咽炎76例

    7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45例,女31例;年龄14~31岁;病程短1天,长9年.其中急性咽炎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14~27岁;病程短1天,长14天.慢性咽炎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8~31岁;病程短6个月,长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咽干、咽痒、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异物不适感.

    作者:刘月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头穴植线结合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118例临床观察

    方法:将23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穴植线结合药物治疗118例(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18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程在10天以内者疗效优于11~30天和1个月以上者(P<0.01,P<0.005),年龄在50岁以下者疗效优于51~70岁和71岁以上者(P<0.05,P<0.01),不完全性偏瘫者疗效优于完全性偏瘫者(P<0.01).结论:头穴植线结合药物治疗该病疗效确切,痛程短、年龄小、不完全性偏瘫者疗效高,反之,疗效次之.

    作者:孟凡辉;孟庆良;刘文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鼻隔穴治疗呕吐122例

    笔者自1998年3月~2001年10月,采用针刺鼻隔穴治疗呕吐12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殿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术后疤痕案

    李××,女,21岁,印度尼西亚人,于2001年4月10日初诊.现病史:患者9年前因做心脏瓣膜手术,由胸骨角至剑突遗留一条术后疤痕.

    作者:彭东艳;王绍华;夏玉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慢性乙肝ALT持续不降58例

    笔者自1996年开始采用针刺治疗乙型肝炎患者ALT持续不降58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穆宏志;张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同时辰艾灸对阳虚小鼠白细胞介素Ⅱ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施灸的效应差异.方法:以阳虚小鼠模型为观察对象,以白细胞介素Ⅱ(IL-2)活性为观测指标,在十二个时辰里进行艾灸.结果:阳虚小鼠模型在十二个时辰里(IL-2)活性各不相同,未时高,丑时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IL-2活性,寅时大,亥时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辰艾灸对阳虚小鼠模型的IL-2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作者:张英;孙国杰;李翰昊;张建军;晏雪生;刘又香;肖琳;明安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对110例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术的病人行术后骨髓抑制期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关元、气海)针刺和针刺加地塞米松5 mg注射治疗.结果:针刺治疗和针刺加药物注射均有效的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针刺穴注组治疗疗效更佳.结论:穴位针刺可以有效的刺激骨髓因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短期抑制,针刺加注射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及外周血的低血象期,二者结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效果,降低了治疗费用.

    作者:窦健卿;张辉;高文斌;尹良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