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辉;于湛;高剑波;梁盼
目的:探讨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共198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敏感的天然牙随机分为脱敏组及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牙合支托窝脱敏后1d、1周、2周和3周时敏感程度的差异。结果患者的牙合支托窝脱敏后1 d、1周和2周时,脱敏组敏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周时脱敏组敏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可收到一定效果,但在脱敏后2~3周有必要再经行一次脱敏治疗。
作者:李培;李亮;许颖;任京雪;夏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病以乳房肿块、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好发于30~40岁妇女的一种慢性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肝郁痰凝、冲任不调两型。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笔者用中药治疗2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金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焦虑应用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片10.5 mg,早、午口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NIHSS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A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 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敏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尉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症状与体征评分变化及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MNCV、SNCV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神经症状、体征,增加神经传导的速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陆小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10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中医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08例经宫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宫腔镜手术摘除。结果108例中异常子宫出血70例(64.81%),合并不孕30例(27.27%),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20例(18.52%),提示子宫内膜不均质占位65例(60.18%)。手术时间(17.56±7.23)min,术中出血(15.30±5.10)ml,术后月经异常者恢复正常,术后妊娠18例。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作者:申素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28~34周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和间苯三酚120 mg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对照组静脉补液2000 ml。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 AFI)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联合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三组孕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28~34周羊水过少能显著增加羊水量,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徐颖媚;胡碧洪;向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兰考县人民医院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在药物治疗不佳的情况下给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等,同时进行B型尿钠肽( BNP)、C-反应蛋白( CRP)以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检查统计。结果经CRRT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1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血浆BNP、CRP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通过清除水分及溶质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水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踝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应用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67例,均行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所植67例皮瓣中成活63例,随访6~12个月,所有皮瓣均具有良好弹性,外观满意,质地优良,且颜色和正常肤色接近,踝关节恢复正常活动功能。结论穿支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踝周软组织缺损有显著治疗效果,可促使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晓磊;王红建;李灏;李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的脑水肿患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辅助人血白蛋白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第1、14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治疗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允琴;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脑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施肠外营养支持,而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在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状况和营养状态。结果实验组第7天时营养状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支持在第7天时的免疫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病例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显著的营养维持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及增加抵抗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结石和肾钙乳症的鉴别和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于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52例,肾钙乳症检查患者30例,医护工作人员观察、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肾结石表现为肾盂盏内强光团或强光点后方伴或不伴声影,大小不一,且具有多发性,常伴有肾盂或肾盏积水;肾钙乳症表现为肾盏周边。结论超声在肾结石和肾钙乳症鉴别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中华;赵嫚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4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对其进行保肝及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9例患者痊愈,5例死亡。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严密观察,保肝同时应进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能够提高肝病治疗效果。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 HDF)组和血液透析( HD)组,经过8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 HDF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较HD组下降明显( P﹤0.01)。结论 HDF能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等中分子毒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优于HD。
作者:耿鹏军;刘柱;董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为(10.10±2.01)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分别为(4.48±0.46)mPa/s、(8.02±0.87)mPa/s、(1.47±0.17)mPa/s和(42.68±3.2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健;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和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将540例产妇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0例。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B组采用笑气吸入镇痛,C组不予应用镇痛药。比较三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三组活跃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C组(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笑气吸入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王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57个甲状腺肿块的二维图像和弹性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57个肿块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正确诊断恶性46个,误诊11个,其中恶性误诊为良性的9个,良性误诊为恶性的2个。结论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二者联合,综合分析,必要时结合穿刺活检,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秀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 mg/kg行胃镜检查;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7 mg/kg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内镜医师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完全满意17例,基本满意3例;B组完全满意18例,基本满意2例;A组内镜医师完全满意18例,基本满意2例;B组完全满意17例,基本满意3例,两组患者检查结束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内镜医师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0例患者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丙泊酚1.0 mg/kg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性、实用性及经济性,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及开展。
作者:刘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隐源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隐源性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 BAE),术中行主动脉造影。对支气管动脉( BA)和非支气管动脉( NBSA)进行评估,分析血管造影表现。随访观察BAE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肺部CT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4例有吸烟史,血管造影共发现15支BA,肋间动脉3支。呈病理性改变11支,其主干增粗,可见血管末梢不同程度的增生,主干正常4支。所有患者BAE后即刻获得止血,随访时间内均未再发咯血,术后CT扫描未见异常。结论 BA是隐源性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长期吸烟可能是导致隐源性咯血的主要因素,超选择性BAE治疗隐源性大咯血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张战利;杨瑞民;肖刚;王建利;葛永强;张铭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检测为弱反应性样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法再分析,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方法选择ELISA法检测抗-HCV吸光度值/临界值( S/CO)﹤3.8的样本1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80例( S/CO﹤0.3)、B组32例(0.75≤S/CO﹤1.0)、C组40例(1.0≤S/CO﹤3.8),所有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复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FQ-PCR复检均为阴性;B 组 FQ-PCR 复检2例 HCV-RNA 阳性;C 组 FQ-PCR 复检14例 HCV-RNA 阳性,26例 HCV-RNA 阴性。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为弱反应性样本,应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确认试验,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作者:董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胸部X线片与CT的诊断对比。方法选取宜阳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应用胸部X线与CT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胸部X线片诊断率为64.62%,CT诊断率为9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T显示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更为清晰(P﹤0.05)。结论 CT显示病变细节更具有优势,在胸部X线片疑似肺癌患者中常作为进一步检查法应用。
作者:刘振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