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彤生;方书敬
目的 总结本市消化性溃疡(PU)的胃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禹州市卫生防疫站三病医院就诊,并经胃镜确诊的1021例患者的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DU)为657例,占65.35%;胃溃疡(GU)766例,占26.15%.14~55岁患者以DU为多见,56~70岁以上患者多见于G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慢性内科疾患,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55岁以下的患者(P<0.01),再者不同性别间也存在者较大的差异性(P<0.01).结论 PU的胃镜情况和临床特征在年龄、性别之间各有不同,重视男性和中老年PU患者,及时诊断治疗、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及癌变作用极大.
作者:侯彤生;方书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加强对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的认识,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方法 对泌阳县人民医院32例晚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儿中25例发生颅内出血,10例首发表现为针刺部位出血不止,5例首发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是危害婴儿健康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发病急,病死率高,合并颅内出血者致残率较高,应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作者:胡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的止泻时间、治疗总疗程、疗效等指标,在患者康复后对治疗组继续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进行巩固预防,并进行回访.结果 治疗组的止泻时间和治疗总疗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80.0%(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对于防治相关性腹泻可以很快控制病情,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江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均按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2个月后,患者外周血清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2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月外周血清IL-5、IL-1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降低IL-5水平,升高IL-12水平与IFN-γ,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调节Th1/Th2 细胞因子间失平衡.
作者:黄晗;吴素玲;赵二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以及曲面重建.结果 30例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均能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影像,可以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血管情况.结论 64层CT血管成像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对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伟;任千里;陈龙;祝洪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全麻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8~75岁、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患者在关气腹后以0.75%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0.75%耐乐品)逐次浸润每个切口2~3 ml;曲马多组(T组)关气腹后给予1 mg/kg曲马多;芬太尼组(F组)关气腹后给予1 μg/kg芬太尼.三组术前静脉加用昂丹司琼8 mg防止术后呕吐,以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4 μg/kg诱导,术中以瑞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不再追加阿片类药物.术后采用镇痛泵[吗啡0.2 mg/(kg·d)+格拉司琼3 mg/d].记录三组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术后 4、8、12、24、48 h VAS评分结果,以及患者术后首次加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拔管后即刻及术后4、8、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和F组(P<0.05).F组与T组在术后VA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加用止痛药物的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减轻全麻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徐煌;王胜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病人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从实施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前后2年内各随机抽取41例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历史对照研究,分别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多巴胺的用量、预后等指标.结果 实施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后与实施前病例组相比:实施后组各病人72 h内心率变异系数均值、动脉血氧分压变异系数均值明显小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后组72 h内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后组72 h内心率、多巴胺用量明显低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前病死率为71%,实施后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模式能够稳定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危重症病人病死率.
作者:郭永兵;王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肺炎支原体肺炎经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肺部体征及胸片好转或消失,部分患儿乃遗留咳嗽经久不愈,甚至发展为哮喘.2008年12月至2011年05月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致慢性咳嗽,报告如下:
作者:赵忠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取环,必要时辅以B超监测.结果 68例中65例成功,无一例出现子宫大量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取环具有可视、微创、疗效好、成功率高等特点.
作者:吴薇;周玲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栾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确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复发例数明显少于A组,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监测,将血小板计数在感染治疗前、感染时和感染控制后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时与感染治疗前和感染控制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控制后与感染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小儿难治性肺炎由多种因素联合造成;大部分患儿在查明致病原因及病原体后,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并辅以雾化、吸痰及肺部微波治疗,部分患儿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积极处理合并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致病因素很多,治疗比较困难,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并发症,是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治疗关键.
作者:刘钊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4 mg每晚1次口服,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达到喘息缓解所需时间为(5.8±2.1) d,对照组为(8.6±3.7) d.治疗组住院时间为(7.8±1.6) d,对照组为(11.2±2.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有4例(7.4%)出现再次喘息,而对照组有12例(23.1%)出现再次喘息.结论 孟鲁司特钠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患病后喘息的复发率.
作者:王秀琴;刁志英;陆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将济源市肿瘤医院诊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40例对照组患者中,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40例观察组中,22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倍他乐克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海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及后颅窝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后颅窝重建术治疗39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患者.手术中先行后颅窝减压,咬除部分枕骨鳞部、枕大孔后缘和寰椎后弓;在保持软膜的完整的前提下将下疝至颈椎管内的小脑扁桃体作软膜下吸除;再将四脑室正中孔处的粘连松解,并将脊髓中央管开口处的隔膜剪开;后用人工硬膜修补材料减张缝合硬膜.结果术后随时间推移,33例(84.62%)患者的神经症状明显好转,2~3个月后复查MRI见下疝的小脑扁桃体下端已经上移至枕大孔平面以上,枕大池形成良好,延髓和上颈髓后方无压迫,扩张的脊髓中央管明显缩小.结论 利用显微神经手术在软膜下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及后颅窝重建术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秋建;王文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A与DA方案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至2011年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HA或DA方案进行联合治疗,7 d为1个疗程,HA与DA方案交替进行,治疗3个疗程,2个疗程间间隔7~14 d,观察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42例患者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3例,完全缓解率为76.19%,部分缓解率为16.67%,无效率为7.14%,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HA或DA方案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完全缓解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强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太康县城郊乡卫生院门诊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疗效肯定并安全可靠.
作者:谢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20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超声造影和CT两种方法对小肾癌的检出率.结果 20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符合18例(90%),CT扫描诊断符合16例(80%).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超声造影的检出率高于CT,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CT对小肾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是超声造影由于其高检出率,为小肾癌检查首选手段.
作者:李伯堂;金晓武;李笑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及复发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 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集的8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和复发组,对两组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单发组693例(83.3%),复发组139例(16.7%),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组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年龄相对集中在31~59岁,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胆结石病史、胆囊切除术后、高脂血症病史、血清高三酰甘油及高脂饮食病史等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相关;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胆囊切除术后及胆结石病史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有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切除术及胆结石病史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饮酒、高脂血症病史及高脂饮食也是RAP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潘越;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DAPK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由钙离子/钙调蛋白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具有抑制肿瘤作用.DAPK可以影响细胞活力,诱导细胞的凋亡和自溶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将DAPK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晓刚;黄雪琴;张月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