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

陈瑛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药物, 半合成抗生素, 正确使用, 青霉素, 临床疗效, 抗菌作用, 变态反应, 毒性低, 问题, 广谱, 分析
摘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酶、毒性低、临床疗效高、变态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而广受青睐.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如何正确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问题.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针长留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和病残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探索一种对中风恢复期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许多临床医师的目标.从1998年开始,应用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病的经验,以头颅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我们曾在传统体针的基础上,研究了用头颅CT定位围刺长留针和常规留针的不同针法,观察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文锋;伦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影响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白血病初治诱导缓解的因素.方法 总结48例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情况,分析年龄、白血病类型及外周血白细胞数与完全缓解率(CR)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类型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60岁)和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CR率低,预后差.

    作者:刘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检查技巧及临床意义,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对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常规产前筛查或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来我科会诊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常规多切面扫查.先通过二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主观目测是否存在下颌发育畸形,同时对可疑病例进行颜面部的冠状面及横切面补充扫查,仔细测量下颌骨前后径,并与双顶径进行比较,然后启动三维表面重建成像协助明确产前诊断.所有经产前超声诊断的患者均经引产后证实.结果 产前共检出下颌发育畸形胎儿11例,其中小下颌畸形9例,下颌骨缺失2例.结论 产前二维超声可以明确诊断胎儿下颌发育畸形,正中矢状切面是诊断此类畸形的首选切面;颜面部三维表面成像具有空间立体显像优势,可全面、直观地再现颜面结构的外形及细部缺陷,是提高胎儿颜面畸形诊断准确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李鲤;石小正;王瑜;孙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纳美芬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1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美芬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64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及抗病毒[病毒唑10 mg/(Kg·d)]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0.1 mg/次,1~2次/d),观察患儿发热、呕吐、惊颤及意识恢复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惊颤消失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美芬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郝建华;符莹;吴鸿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降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两组病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CSS 中国卒中量表).结果 两组治疗后CSS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郭晓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咳嗽严重程度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组患者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咳嗽严重程度.方法 58例老年和82例非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按照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程序,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咳嗽积分评价咳嗽严重程度.结果 老年组常见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3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非老年组常见病因依次为:CVA 31例,UACS 26例,GERC 10例.两组主要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病因间的日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的夜间积分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均<0.01).结论 与非老年组类似,CVA、UACS、GERC也是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不同病因慢性咳嗽的日间咳嗽程度类似,但CAV夜间咳嗽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病因的咳嗽.

    作者:张丽琴;陈兴无;王金艳;涂雄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酯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均予替比夫定600 mg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的HBsAg、HBeAg、HBV DNA定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根据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聚合酶链反应(PCR)低于检测下限(<300拷贝/ml)的A组和高于检测下限(≥300拷贝/ml)的B组.结果 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越低,HBsAg下降幅度越大,在48周HBV DNA达到PCR检测不到的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越高.A组患者在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为44.1%,B组患者则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及HBsAg下降幅度可作为48周疗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杨海红;曾文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7例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新野县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住的7例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了D2根治性手术.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未见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现均生存(7~60个月),健康状况良好,复查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是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的模式很可能将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标准.

    作者:林楠;廖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无痛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8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 189例手术成功181例;8例未成功转外科治疗.平均住院日7 d.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是ERCP/EST取石术取得成功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0年新野卫生职业中专附属医院治疗的86例RE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并评价内镜下有效率.结果 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为93.02%,内镜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9%,内镜下总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汪瑞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内翻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内翻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6例下肢静脉曲张行内翻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TI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单肢手术时间15~20 min,术后住院7~12 d,除腹股沟切口外无其他瘢痕,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原有溃疡愈合无复发,并发症易控制.结论 TIPP术效果满意、恢复快、美容微创、操作方便,适合推广.

    作者:菅书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9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2例,平均切除肠管200 cm,住院死亡1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抗凝和及时手术是改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根本措施.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血管性痴呆64例

    目的 探讨老年血管性(VD)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老年VD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脑血管病的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7例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恢复,其他症状相应改善37例,6例病情无改善或加重,4例死亡.结论 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老年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尤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预防气管插管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旨在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预防气管内插管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在全麻诱导前实验组以美托洛尔0.0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缓慢静脉推注(1 min),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 ml,所有患者气管插管操作由专人负责,均一次成功,观察记录全麻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5 min 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两组间比较,患者SBP、DBP、HR在诱导前及插管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 min时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组内比较:与诱导前相比,A组除插管前SBP、DBP、HR波动较大外,在插管后各指标较为稳定;而B组在插管前后各指标波动极为显著.结论 全麻诱导前预注小剂量美托洛尔可安全有效地抑制气管内插管操作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尹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72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诊断处理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前置胎盘患者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62例;有流产、引产和清宫史54例(75.1%).产前出血65例(90.3%),剖宫产70例(97.2%),无死亡病例.早产儿30例(40.5%),围生儿死亡2例(2.7%).结论 前置胎盘与子宫内膜损伤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根据产前无痛性阴道流血等症状及B超检查,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

    作者:刘素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睡前皮下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结合每日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同治疗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胰岛素总用量、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FPG、2 hPBG及HbA1c,胰岛素用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可用于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赵延斌;梁剑;廖树兰;黄海宁;利子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26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显效时间、平均止血时间、24 h止血率、再出血率等.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显效时间及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24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加之配合合理、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建邦;刘桂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87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用微波治疗,治疗前后各用保妇康栓治疗1个疗程,而对照组43例单独采用微波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微波治疗.

    作者:杜复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4例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是十分关键的.我院采用了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总结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行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等指标.结果 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8.6%,胆漏发生率为3.4%,术后第一天肛门恢复排气10.3%,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为93.1%.结论 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简单、安全、省时,值得选择应用.

    作者:陈钦寿;车斯尧;潘思波;何龙光;黎福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