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流雯
目的:探讨牙龈部扁平苔藓伴发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49例牙龈部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伴发牙周病分为伴发组(n=26)与未伴发组(n=23),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牙龈部位病损程度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伴发组患者牙龈部位病损ⅢⅡ°百分比显著高于未伴发组(P<0.05),而伴发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未伴发组(P<0.05).结论:牙龈部扁平苔藓患者伴有牙周病时相比未伴有牙周病,其牙龈部位病损程度更严重,而且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及后者,在治疗牙龈部扁平苔藓期间要兼顾牙周病,才能尽量改善疗效.
作者:王凤琼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入院时,入院24小时,48小时抽静脉血查血清淀粉酶,准确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淀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监测血清淀粉酶的动态变化,对判断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曹诚;刘芬;王蕤;李华瑞;高晓娟;兰乃祥;冯静;朱国优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评估骨填充网袋(bone filling mesh container,BFMCs)技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 0月在我院治疗的新鲜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析的42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22例,年龄58 ~ 82岁,平均年龄70岁.均为单节段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记录术前及术后3天、3月疼痛评分(VAS法),并测量伤椎高度.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评估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均无骨水泥外渗漏,术后3天、术后3月的VAS评分与术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3月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高度抬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 0.05),术后3天与术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天、术后3月与术前侧位片Cobb角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技术在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在改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纠正椎体后凸方面疗效满意,骨水泥渗漏率较低,安全可靠.
作者:高雪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住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升培训质量,对中医住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作者:李旋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康乐宝造口粉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各种原因所致出口处周围皮肤过敏的患者40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局部涂抹康乐宝造口粉再贴无菌敷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常规遵医嘱涂抹洁肤霜再贴无菌敷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906,.P<0.05).结论:造口粉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可以便皮肤保持干爽,能有效吸收渗出液,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可使患处皮肤得到造口护肤粉保护促进皮炎、糜烂和溃疡的愈合,对皮肤损伤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铁云;汪海燕;杜俊;赵丽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前馈式沟通模式分别运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从而研究此种沟通方式在PICC置管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52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配合和护理下,均成功完成置管.结论:前馈式沟通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乳腺癌PICC置管成功率,也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魏琳;陈云玲;张洪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完成直肠系膜切除、并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行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切除手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和生存情况,为该手术方式选择寻找理论依据.方法: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癌肿下缘距肛缘3.5 ~ 5cm),在腹腔镜下完成肠系膜切除、并经骶尾部入路行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切除(ISR)选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 0例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前切术(DIXON)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ISR、DIXON术前及术后、对照组均接受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结果:各组肛管功能长度无明显差异;术后60天ISR、DIXON手术组低感知阈值、大耐受阈值、直肠排便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60天ISR、DIXON手术组低感知阈值、大耐受阈值、直肠排便阈值显著回升,ISR组较DIXON手术组大耐受阈值、直肠排便阈值显著提高.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系膜切除、并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行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切除手术相对传统路径手术可较好保存患者排便功能.
作者:秦震声;庞利群;夏天放;吴昆;张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对血清游离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或120急救中心送于我院救治的TBI患者共45例,观察45例患者在入院时血浆中COR含量,比较在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血浆COR含量差异.结果:轻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含量为(27.62±8.17)μg/dL,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游离COR(33.23±6.47)μ g/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8.96±5.44) μg/dL相比,其血浆中游离COR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患者血浆中COR含量不同,COR含量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浆COR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陈前;阳永东;黄春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全面地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前提下,中医药服务在社区中的应用和推广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能参与家庭医生服务,强化中医药技术方法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综合利用,如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庭医生制中医药服务模式,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已势在必行.本文将对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金柳;雷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本文通过对药学服务的具体解读和合理用药的规律的阐述,科学回答了当前困扰广大医药工作和患者的有关问题,为提高药物配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指明了方向,为患者用药找出的可以借鉴的良方.
作者:郭素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随机抽取全省内分泌科护士118例,对护士的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平均总得分为(4.33±0.51)分;相关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职称、工作待遇、专业兴趣.结论:内分泌科护士甲状腺护理能力现状尚可,管理者可从职称、工资待遇、专业兴趣等方面入手,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
作者:陈延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评价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4月我科住院的16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入院时发放对其进行整体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的知晓率及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患者每日询问需要做检查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首次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焦虑程度及每日询问护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临床检查路径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让患者对整个住院检查过程整体掌握,减少焦虑及减少护士重复宣教的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申卫;陈庆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护理直肠癌术后造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诊治的70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自主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 (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为2.85%低于对照组患者14.3% (P< 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造口实施共和护理干预,提升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疾病恢复,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海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反复发作的PICC穿刺点感染,轻者可导致患者长期局部疼痛不适,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终导致拔管,故避免该类患者穿刺点感染的护理一直是导管维护者的工作重点.血液病患者穿刺点的反复感染与患者或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或长时期化疗、或长期带管生存导致免疫力低下,接触外界的PICC管壁更容易有细菌定植有关,对这类患者护理的难度也明显增大.
作者:陈颖颖;张飞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口腔颌面是人体中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部分,患者一旦受伤后,易出现出血过多,继发性感染等,并能造成休克、窒息及死亡等并发症.此时在现场抢救时应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其疼痛,做好基础护理和伤口护理.针对已入院的此类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张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标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标示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为72.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6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标示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贺美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佘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2017年开封市肺科医院工作的38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共计76人次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本组38例人员中,两年跟踪调查共计76人次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为多21例(占27.63%),化学药物长期接触少4例(占5.2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感染医务人员5例(占6.57%).结论:医院结核医务工作人员因职业因素暴露风险高,提升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措施等,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宋燕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42.4%,活动后为93.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为115.33%,目标达成率为113.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任立梅;曹伟;李娇;张天琪;张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对烧伤整形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和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78例烧伤整形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整形修复,分析两组的修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烧伤整形是对患者创面修复的一种方式,给予早期整形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其整形效果,降低二次手术率,有效促进皮肤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慧;代强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