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仓
目的:观察维生素K1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病例均经常规抗感染,对症及雾化吸入、吸痰治疗,治疗组加用维生素K.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0%.两组疗效观察比较,0.01《P《0.05,有明显差异性.结论:静注维生素K1对缓解干咳、减轻哭闹、腹胀、吐泻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丁显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2月~12月,共施行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术中均使用自制简易腔镜手助器.结果: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分别随访10个月和1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手助腹腔镜具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等特点.自制简易腔镜手助器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有利于基层医院手助腹腔镜的开展.
作者:卢子文;王天济;吴松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2001年1月~2003年8月共采用椎板间隙扩大开窗减压、硬脊膜前方推挤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方;林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它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我们于1997年8月~2002年10月运用复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145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阿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规律,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CT监测及临床观察确诊的4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就迟发性血肿与原发性损伤的关系、致伤原因、迟发血肿部位、血肿形成时间及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关系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2次CT检查发现迟发性血肿38例,经3次CT检查确诊10例.迟发性血肿多发生于伤后72h内(83.3%),往往出现首次CT证实有脑挫裂伤的部位,且多为额颞部(64.6%),手术治疗43例次,保守治疗7例,死亡11例.结论:中老年人,减速伤及造成的对冲伤,颅内血肿清除减压,低血压、强力脱水等是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作者:陈召廷;孙华北;何培武;高山;石祥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院前溶栓和住院溶栓在时间上及疗效上的比较,发现前者的优越性.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室进行静脉溶栓,观察疗效,并与随机统计的既往住院后溶栓的19例心肌梗死病人比较.结果:院前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30min~12h,再通率76.0%,临床治愈率73.3%,病死率14.3%;住院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60分钟~12h,再通率73.6%,临床治愈率68.4%,病死率15.8%.时间上及疗效上前者优于或相当于后者.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安全可行.院前溶栓可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早期解除痛苦.
作者:杨振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分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为自愿要求镇痛无禁忌证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连接微泵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为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初产妇.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时出血量和产妇生命体征(Bp、P、R、SPO2)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显著缩短(P《0.05),剖宫产率降低,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生命体征(Bp、P、R、SP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用药量少,对母婴无影响,可缩短第二产程和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张映平;陈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用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修复手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方法:根据掌背动脉的解剖特点,设计以第二、三掌背动脉为蒂的肌腱皮瓣、骨皮瓣、肌腱骨皮瓣逆行移位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共16例.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皮缘部分坏死,经拆线,换药后伤口愈合.术后3周开始系统功能练习,9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6个月,皮瓣柔软有弹性,外形佳,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第二、三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并含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用于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林浩;邓少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复方苯乙哌淀(D-CO)中毒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我院于1997~2001年共收治56例D-CO中毒患儿,其中危重儿26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早期5例,髋关节间隙内侧增宽,股骨头稍变形,有轻微的散在碎裂.从中央到表面可见点状及小道状骨质增生,正常星芒征变形或周围呈丛状及簇状,部分相互融合;晚期13例,股骨头变形呈园帽状或蕈状,病变内发生囊变和碎裂,星芒征明显变形或消失,骨小梁均失去原有之均匀排列而融合成不规则、不均匀之粗大丛状及簇状,或呈不规则之粗大颗粒状.股骨颈缩短、增粗,大转子升高,沈通氏线不连续,髋臼窝宽而浅.髋关节普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8例股骨头前方骨皮质骨折不连续.结论:CT扫描对早期发现病变及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受累范围及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蔡先应;闫庆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的影响,评估其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3年8月收治ARDS患者58例,随机分lipo-PGE1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入院48h后静脉滴注lipo-PGE13ng·kg-1·min-1,维持2h,每天2次,连用7~14d.比较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机械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O2、氧合指数(氧分压/吸氧分数)、肺顺应性恢复较对照组早(P《0.01,P《0.05,P《0.05)lipo-PGE1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结论:lipo-PGE1对ARDS患者有较好疗效,提高生存率,缩短住ICU时间.
作者:柳元化;邵学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利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技术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功血,探讨其治疗可行性.方法:本组42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无生育要求,子宫内膜诊刮病理诊断排除癌前病变,符合功血诊断.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38例,较前好转者3例,1例无效.结论:射频技术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功血,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保全子宫,且卵巢功能不受影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作者:郭玲;康素玲;宋文月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根据胃镜检查,结合临床对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9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9例均为呕血或黑便的病人.男,58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其中20~30岁1 5例,31~55岁36例,56~70岁18例.①诊断诊据:有呕血、黑便病史1~3天,61例经胃镜确诊,急诊手术3例.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们选择118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106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秀玲;马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6年6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46例,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17岁~67岁,平均33.2岁.其中镇静剂中毒2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毒鼠强中毒6例,非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中毒症状表现:其中32例处于休克状态,需升压药维持.28例呼吸功能衰竭,需人工呼吸支持,26例神志不清,16例凝血机制障碍.
作者:陈良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3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征、手术时机与急诊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治愈42例(97.7%),死亡1例(2.3%),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符,应引起临床重视.急诊状态下,如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术式应简单灵活.围手术期处理应全面检查,纠正内科伴发病,术后作好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护理,保证切口愈合.
作者:冯新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HBsAg阴性的乙肝患者血清DNA及肝组织中HBsAg HBcAg的表达.方法:对近四年33例病因不明的慢性肝病患者及HBsAg自然转阴的1 7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HBsAg阴性的慢肝患者中,8例血清中可检测到HBVDNA;2例HBVDNA阴性患者肝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HBcAg.17例HBsAg自然转阴的乙肝患者中,12例血清中可检测到HBVDNA阳性者共20例,18例肝活检,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结论:HBsAg阴性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转阴并意味着病毒血症的清除和乙肝的痊愈,须进一步检测血清DNA及肝组织中的HBsAg HBcAg.
作者:余卫华;万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本文回顾分析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以探讨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急性肺栓塞均为我院1999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连续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6~76岁(平均51. 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6例,2型糖尿病5例,恶性肿瘤2例,脑血管病7例,外伤及手术后19例.34例(73.9%)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焦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51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每日1次;B组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4100U,皮下注射q12h,连续15d.结果: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较A组患者有显著减少、减轻(P《0.05).结论:LMWH是一种治疗UAP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生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缓解后维持强化阶段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化疗对延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用HD-Ara-C 1~2g/m2,q12h,持续3h以上静脉输注,第1、3、5天使用,每年1~2次,连用3年.对照组仅常规化疗.比较两组的DFS.结果:治疗组DFS(1年、3年、5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D-Ara-C用于AML缓解后的维持强化治疗疗效较好,是延长患者的DFS的有效措施之一.HD-Ara-C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可以加强支持治疗,避免死亡发生.
作者:何玲;邓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