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立
目的:了解近年来成人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0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其尿细菌培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10例尿培养阳性中,108例为细菌生长,2例为真菌生长.革兰阴性杆菌占79.6%,其中大肠埃希杆菌占66.7%,革兰阳性菌占18.5%.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高达69%,对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定敏感(耐药率12.6%).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为临床医生在治疗选药时提供依据.
作者:赵秀珍;王林甫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转归及影响致残因素.结果:临床治愈33.3%,好转4O%,总有效率73.3%,死亡率20%.讨论:房颤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是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差.
作者:周利霞;周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设立治疗组30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应用格拉诺赛特治疗,对照组20例,仅化疗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WBC变化及WBC持续低于2×109/L的天数,及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治疗组白细胞上升至4×109/L后复查骨髓了解细胞形态.结果:用格拉诺赛特治疗后3天WB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WBC持续低于2×109/L的天数明显缩短,感染发生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诺赛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致白细胞减少症是有效的,且能降低感染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副作用少,不会导致白血病细胞增殖.
作者:翁立坚;林若玲;黄健美;蔡若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液外用对烧伤晚期顽固性复发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均为15例,分别与换药时加用1:5000、1:2000、1:1000高锰酸钾液湿敷30min及1空白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各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作X2检验,P《0.05或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除用药时创面有疼痛外,未见其它全身毒副反应.结论:外用高锰酸钾不失为治疗烧伤晚期顽固性复发创面的良好手段,且方便、价廉.
作者:林邦长;孙菊妹;叶礼岳;王史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层次中年高血压病眼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807例(1614眼)中年高血压病和379例(758眼)健康人眼动脉频谱进行研究,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频谱第1峰(A)与第2峰(B)的比值(A/B).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对病人的危险性进行分层.低危组251例;中危组334例;高危组176例;很高危组46例.结果:高血压病中中危以后,眼动脉的PSV、EDV、RI、PI、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相应变化(P《0.01或P《0.05),PSV、EDV减低,RI、PI升高.A/B敏感性高(91.3%),且是唯一在低危与中危间即有显著差异的指标(P《0.01),该值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眼血流对于定量评估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顺和;沈贵林;钟志萍;管建明;郑哲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检出颅外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2000年~2003年67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行高频超声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黄福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辛伐他汀每晚10mg,非洛贝特100mg,口服2次,共四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对照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吕英;潘根富;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青年人肺癌近年发病有增长趋势,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本文介绍分析了近年遇到的16例中11例误诊病人,误诊率高达68.3%,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程度.
作者:宋国趁;马德青;张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2001年1月~2003年8月共采用椎板间隙扩大开窗减压、硬脊膜前方推挤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方;林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5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0.25%布比卡因组Ⅰ(n=17)和0.25%罗哌卡因组Ⅱ(n=18).观察两组用药后对MAP、HR、SpO2的影响.结果:Ⅰ组注药后10min、20min时MAP、HR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组10min、20min、40min时MAP都有下降,但HR变化不明显,SpO2两组都变化不大.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都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对呼吸功能影响小,但对循环功能影响应引起重视.
作者:瞿波;侯望平;方锐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HBsAg阴性的乙肝患者血清DNA及肝组织中HBsAg HBcAg的表达.方法:对近四年33例病因不明的慢性肝病患者及HBsAg自然转阴的1 7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HBsAg阴性的慢肝患者中,8例血清中可检测到HBVDNA;2例HBVDNA阴性患者肝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HBcAg.17例HBsAg自然转阴的乙肝患者中,12例血清中可检测到HBVDNA阳性者共20例,18例肝活检,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结论:HBsAg阴性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转阴并意味着病毒血症的清除和乙肝的痊愈,须进一步检测血清DNA及肝组织中的HBsAg HBcAg.
作者:余卫华;万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虽然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但心肌梗死的发生并非都是因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所致,如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出血、冠脉持续痉挛、循环血量骤降导致冠脉灌注锐减、心肌需氧量突然猛增、餐后血酯过高等也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作者:吴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超声特点、检查及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000余例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病人,57例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声图像特征、检查方法、注意事项.结果:57例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病人,48例经胃镜证实,9例不宜做内镜检查的经X线钡餐造影及治疗后随访检查确诊.超声图像主要特征表现为:胃内潴留物、肠腔狭窄、肠壁增厚水肿、不全梗阻、与周围组织粘连及动力学的改变.结论:超声能准确的反映溃疡的大小、病变的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伴有梗阻情况下更能体现超声检查的优势,应该作为临床的一种较好选择.
作者:顾世明;陈红霞;马红艳;裴晴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力平之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力平之200mg/粒,每晚1粒,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血糖以及CK水平等,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力平之治疗12周后血清TC、LDL-C、TG、AproB水平均有显著下降,HDL-C、AproA水平均有显著的上升,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少而轻,主要有腹胀、食欲减退、乏力现象.结论:力平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作者:徐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痫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88年5月~2003年4月我院住院子痫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子痫发生率0.39%,76.5%为不定期或从未产前检查的患者;②近5年发生率明显下降,但院内产时、产后子痫发生率却明显增多;③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④6例有血钙检测的患者中,5例存在低血钙.结论:加强孕产妇管理,重视孕期宣教及产前检查,应用足够量的硫酸镁,减少产时、产后的不良刺激,开展术后镇痛等,可降低子痫的发生.
作者:魏璐华;蒋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讨论硫普罗宁(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6)a)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200mg静脉滴注,qd×4w.对照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8)a)应用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肝功能指标SB、AST、GGT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显效率47.8%,总有效率89.1%,均优于对照组(37.0%,73.9%).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作者:刘惠敏;张导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3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征、手术时机与急诊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治愈42例(97.7%),死亡1例(2.3%),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符,应引起临床重视.急诊状态下,如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术式应简单灵活.围手术期处理应全面检查,纠正内科伴发病,术后作好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护理,保证切口愈合.
作者:冯新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院前溶栓和住院溶栓在时间上及疗效上的比较,发现前者的优越性.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室进行静脉溶栓,观察疗效,并与随机统计的既往住院后溶栓的19例心肌梗死病人比较.结果:院前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30min~12h,再通率76.0%,临床治愈率73.3%,病死率14.3%;住院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60分钟~12h,再通率73.6%,临床治愈率68.4%,病死率15.8%.时间上及疗效上前者优于或相当于后者.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安全可行.院前溶栓可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早期解除痛苦.
作者:杨振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0年~2003年本院共收治18例创伤性膈疝,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56岁,平均38岁.
作者:邢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高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其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和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1].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院采用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