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戎
目的:研究老年人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60岁以上及17例59岁以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头颅CT、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以眩晕、呕吐起病多见,分别有32例和35例,非老年组以头痛、呕吐起病多见,分别有15例和17例.老年组中有30例患者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分别有25、33、34及30例伴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及肺部感染.结论:老年人小脑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脑疝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朱耀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泰勒宁胶囊是美国强生公司麦克尼尔药厂生产的止痛药.我院自2001年3月~10月对88例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应用泰勒宁胶囊止痛,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赵继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联合检测101例慢性肝病患者PLD、HA、PCⅢ、Ⅳ-C及LN的含量.结果: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各型的含量、阳性率依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呈阶梯样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
作者:卢葵花;梅武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ptative Sate PVS)是国内外医学界及社会很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其预后令人担忧.9年来,我院共收治PVS36例,采用以高压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虽然应用阿司匹林和静滴普通肝素能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须常规监测,出血副作用较多见,而低分子肝素一般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出血副作用少,疗效好,我院自2000年1月起至今收治40例U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闫建丽;梅志敏;高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死残率高.现采用YL-1型设备作微创血肿清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但治疗中易发生颅内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我院2000~2001年收治该疾病76例,加强了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家龙;刘中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术为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中扩张宫口及吸刮等操作使孕妇非常痛苦,近年来我们在人工流产手术时联合应用利多卡因及凯扶兰镇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绍文;毛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门冬氨酸镁及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50ml,5-单硝酸异山梨酯针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首日2次静点,以后每日一次静点,连用5~7天.对照组42例,含镁极化液500ml加硝酸甘油针10mg,首日2次静点,以后每日一次连用7天,观察心电监护、血压、心衰、死亡率.结果:门冬氨酸钾镁及5-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总有效率9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及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可提高心梗抢救成功率.
作者:侯英伟;吴琳;陈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头孢三嗪(罗氏芬,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其特点是: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较强,对β-内酰氨酶稳定.另一方面其半衰期较长(8~10h),优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本文采用随机公开分组比较,对1g和2g头孢三嗪针剂治疗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有效性和副作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韩明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和发育缺陷的重要原因.胎儿宫内感染CMV后,可出现流产和死胎,出生后为先天性CMV感染,表现为多器官受累,主要是网状内皮系统和神经系统受损,其次是视力和听力受损.
作者:王东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仪连续测定120例脑梗塞患者的双侧颈动脉.结果:发现102例患者有208处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病变部位依次是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其中有7例颈内动脉闭塞.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病因,值得重视.
作者:成秋生;潘小平;杜微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止鼻衄对于耳鼻喉科医生来说,是为常见的治疗.但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效的止血,并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却并非易事.常规止血办法虽然很多,但因部分病人的出血部位特殊或反复出血,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使这一常见多发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作者:张永杰;陈同庆;刘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器官移植、心血管及人工瓣膜手术的开展,置留在体内的各种导管的增加,肿瘤化疗和放疗,大剂量广谱抗菌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病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
作者:卢庆文;范泽旭;施保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前列腺炎是男性中青年多发病.自2001年3月~12月我们对临床怀疑为前列腺炎的141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细胞学、涂片细菌检查和细菌培养,检出细菌性前列腺炎80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1例,通过EPS的涂片细菌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测手段,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阶段分析、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段爱军;袁保华;耿素萍;郭晓霞;郭旭东;周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疼痛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外科、妇产科术后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近,我们对我院剖宫产第一天的疼痛控制情况作了咨询调查,发现50%以上的病人术后医嘱度冷丁、非那根、PRN仍报告有重度疼痛,导致病人活动、咳嗽、深呼吸、翻身、哺乳障碍,而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护士没有及时地用止痛药.
作者:曹志华;杜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功能衰竭综合征,病死率高,危害严重,对重肝的临床研究,尤其对重肝死亡原因的探讨,有助于提高重肝抢救的成功率.1995年6月~1998年12月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重肝患者432例,死亡265例,病死率61.3%,对此265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龙辉;何有成;朱建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伴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效果.方法:将33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A组)和30例二尖瓣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B组)及36例单纯二尖瓣狭窄(C组)的PBMV术后即刻及随访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A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5.2±5.6)mmHg降至术后(10.2±3.2)mm-Hg,B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6.3±5.2)mmHg降至术后(10.9±4.2)mmHg,C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3.8±7.1)mmHg降至术后(9.5±4.2)mmHg,三组间比较P>0.01,差别无显著性.A组二尖瓣返流术前(14±3.5)%,术后(15±2.6)%,P>0.01,差别无显著性;B组二尖瓣返流术前(30±6.8)%,术后(35±4.5)%,P>0.01,差别无显著性;C组术前0%,术后(2±0.2)%,P>0.01,差别无显著性.A组、B组、C组随访左房内径逐渐缩小.结论:MS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PBMV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可列入PBMV的手术适应症.
作者:董守仁;侯英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现将化疗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立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流行性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例临床资料.结果:先驱疾病呼吸道感染者10例.其中8例感染2周内发病.皮肤感染者1例.4例无先驱感染.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6例;肉眼血尿11例;水肿13例;高血压10例;扁桃体肿大8例.全部病例ASO增高,血C3降低15例.镜下血尿15例.随访3个月,临床症状及血尿消失12例,3例持续血尿.结论:本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外,可同时有颈部淋巴结肿痛,少部分可持续镜下血尿,可无明显间歇期,预后良好.
作者:应小明;陈利中;黄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重视.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昉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