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护理

吴春雨

关键词: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 护理,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归纳关于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护理干预内容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接受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随机抽取80例于2013年-2015年期间就诊患者。根据其接受护理干预差异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胃镜治疗护理干预)与观察组(针对性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并发症与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再出血、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并发症患者例数5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例数10例,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情况,观察组无患者对照组有6例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保障手术预后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患者在医院治疗护理体验。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且病例完整的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患者出院时请患者填写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观察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满意情况。随访患者1年,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73例患者仅有1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98.63%。术后随访1年,73例患者中67例痊愈,1例疗效不佳,5例复发,其中4例通过二次手术痊愈,痊愈率91.78%。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取得很好的患者满意度,而且有助于患者临床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秀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区间收治老年脑血栓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77.50%(3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值得肯定并予以推广。

    作者:陈仙方;王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电动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电动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30例骨科手术患者电动气压止血带的使用中,严格掌握电动气压止血带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术野清晰,便于术者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还可使手术出血量降至低限度,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电动气压止血带使用于骨科手术中可减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马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00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

    目的:探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分别实施常规细菌培养与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100例患儿中共检出54例病原微生物,病毒阳性率为39%,致病菌为15%,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1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检测中,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3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7.9%,12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31.6%,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共20例,均属于沙门菌属;4例福氏志贺菌,占11.1%,7例宋内志贺菌,占19.4%,共11例,均属于志贺菌属,1例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8%,属于气单胞菌属,4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免疫胶体金技术病毒检测过程中,34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34%,4例腺道病毒为阳性,2例埃可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2%,共40例。结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以轮状病毒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实施针对性检测,以确定患儿的感染病菌,给予有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止泻,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开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社区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法:选取某社区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添健康管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基本社区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情况。结果:经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规则服药、限制饮食、合理运动、体重达标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糖尿病患者适当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其血糖,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该病知识的了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良好2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护士能够及时发现动脉瘤患者的颅高压症状和脑血管痉挛等表现。患者的并发症降至低,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马松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已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腹腔引流时间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康复迅速、安全可靠等特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华君;李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相关问题思考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我站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0例患者均采用药物引产,仅1例出现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均未见其他并发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目前已不再是临床禁忌症,做好引产前风险评估、选择恰当的引产方法,在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出现子宫先兆破裂征象立即剖宫取胎。

    作者:戚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月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静脉滴注雷尼替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和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燕红;冀子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如何运用有效的护患沟通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新的技术,新的改革不断的推动着医疗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这两个字的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的患者对于生病,不单仅存于治疗,对医护人员技术含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以至于让不愿接受自己疾病事实的患者在隐形中对护理工作者逐渐产生了不满,提升了护患的矛盾,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所以对一名优秀的护士来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沟通是人类的行为基础,是促进护患关系的有利桥梁,能否很好的运用沟通技巧,对于把握患者需求、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有效掌握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是提升我们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基础,更能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盐酸曲唑酮(TH)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下文简称BDI)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BD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曲唑酮(TH)戒断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1d相比,患者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PSQ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治愈68例,好转9例,治愈率为88.3%(68/77)。用药期间3例患者有轻微口干,1例出现乏力,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80)。结论: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邱厚胜;陈辉;张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直肠癌患者术后行放疗结合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直肠癌属于Ⅱ期以及Ⅲ期的患者,在手术后行放疗结合化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术后通过病理诊断确定为直肠癌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的放疗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有关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3年以及4年的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近期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出现腹泻和呕吐以及恶心的情况略高于对照组,但症状均为轻微,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可正常完成治疗。而其他种类的毒性反应结果较为一致。结论:采用放疗结合化疗的方式,对Ⅱ期、Ⅲ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毒副反应较低且均可耐受,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颖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在临床实践中,护患纠纷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护患关系的敏感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脑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许多护患纠纷与护患沟通有着间接或是直接的关系,少见护理差错和事故发生。所以,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要及早发现护患纠纷隐患,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患沟通,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作者随机选择我院近期收治110例脑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以避免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机会。

    作者:郭旭;王莹莹;李金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精细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精细护理路径模式,记录对比护理临床效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临床,可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王珊珊;侯凤枝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双排螺旋C T诊断肺癌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26例肺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经过螺旋C T诊断为肺癌,请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穿刺,在螺旋C T引导下对该26为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并对螺旋CT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和病理活检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和对比评价。结果:CT征象主要包括:“三阻”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等。双排螺旋C T检出28例肺癌患者,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其中肺癌22例,螺旋C T对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78.57%。22例肺癌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腺癌16例,鳞癌5例,小细胞肺癌1例,另外6例为炎性组织和结核肉芽组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临床价值较高,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诊断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斑秃中医治法概要

    本研究具体综述了中医药临床对于斑秃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斑秃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陆熙铭;陆文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推拿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推拿与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对比2组肩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肩周炎患者优, P<0.05。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崔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内镜经乳头胆囊引流(ETGBD)临床应用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也日益增多,患者合并疾病多,手术风险大,伴发病发生率可以高达42%~54%,伴发疾病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急诊手术死亡率高,老年患者急症胆囊切除术病死率可达到30%,且老年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多见。对这些急性胆囊炎手术高危患者如何进行微创治疗,一直是困扰内镜医师的难题之一。

    作者:周军;张智民;孙凤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掌骨骨折的患者,均为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为掌骨干、掌骨头等。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微型钢板治疗)和30例对照组(接受克氏针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愈合情况。(2)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治疗疗效。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愈合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治疗疗效分别为96.7%、9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掌骨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潘永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宫颈癌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和干预组(宫颈癌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和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总有效率(96.7%)相对于对照组(73.3%)明显偏高(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73.3%),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用于妇科宫颈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障碍症状,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蒋勤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