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油有助遏制体内脂肪堆积

关键词:鱼油, 动物体内, 生活习惯病, 脂肪堆积, 鱼贝类, 鱼类, 饮食, 验证, 小组, 摄取, 日本, 肥胖, 报告
摘要: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摄取鱼类含有的油,有助于遏制动物体内的脂肪堆积。这一发现证实富含鱼贝类的饮食有助于改善肥胖和生活习惯病。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体会

    肛瘘长期以来是公认的肛肠外科难题。其病因、病理复杂,在诊断、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难度,近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挂线、旷置、内口修补脱管、切缝挂线引流以及皮瓣移植等综合方法,手术中注意保护肛门的括约肌,在保持肛门的节制功能,减少复发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一次性的手术较低的治愈率、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较多、肛门的功能和形态受到严重的损坏和破坏、疗程周期长以及大多易复发等问题,因此仍存在进行多次手术的现象。在肛瘘的治疗中,即保护肛门功能、根治肛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笔者就高频电刀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技术进行阐述,以更好的服务临床实践。

    作者:虞洋生;任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健康人群体检中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带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体检中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带菌情况。方法:分别对我市2010~2014年共32866份健康人员体内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进行常规检测,分析其带菌率各自的血清型群分布情况。结果:32866份健康人员检测结果中以沙门氏菌属为主,带菌率为0.28%,而志贺氏菌属带菌率为0.04%;91株沙门氏菌分别分布于A、B、C、D、E 5个血清群和19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13株沙门氏菌分别分布于A、B、C、D 4个血清群和8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结论:肠道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在健康人体内广泛存在,尤其以沙门氏菌居多,因此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作者:冯贤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论中药国际化

    阐明中医药与西医药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提高中药品质,使其品质相对稳定;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中药的临床疗效,使国人在生病时首先想到和使用的是中医药。以此为基础,向国际推广,选择在西医药临床疗效差,而中医药疗效好的领域作为突破口,进而在双方可共同治愈的领域展开竞争,终使中医药成为与西医药比肩的国际化医疗体系。

    作者:黄禄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已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腹腔引流时间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康复迅速、安全可靠等特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华君;李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中二维及四维超声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产前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分别接受产前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产后颜面部检查有36例唇腭裂,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48.21%,明显低于四维超声88.89%(P<0.05);二维、四维超声检查诊断特异度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二、四维超声对唇腭裂均有诊断价值,但四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更高,两者结合可使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

    作者:翟科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小儿咳嗽的中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咳嗽的中医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咳嗽患儿纳入到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4例患儿分为中医治疗组(n=42)与西医治疗组(n=42),对于中医治疗组,采用中药疗法,药物选择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于西医治疗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盐酸溴已新片、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喷雾剂(万托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变化情况。结果:中医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改善情况上,优于西医治疗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咳嗽患儿,对症治疗更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在这一方面,中医治疗法优于西医治疗法,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健脾补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难治性疾病,由于其隐匿性发病,渐进行加重的病理特点,故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直至发展至终末期时只能通过肾脏透析疗法及肾移植术来延缓病情。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早、中期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常以健脾补肾泄浊为主要治疗原则,为准确了解健脾补肾泄浊法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提供系统、严谨、客观的评价,我们对这种疗法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提供佳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闫渊;马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改良密闭式吸痰冲洗方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密闭式吸痰冲洗装置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滴注式冲洗,对照组采用手推式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有无呛咳反应,冲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冲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呛咳反应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冲洗前后实验组HR和SPO2的变化小于对照组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蔡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心药房口服拆零药品的管理

    目的:探讨中心药房拆零药品管理方法。方法:从中心药房现阶段口服拆零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完善制度、改善环境、加强培训、完善记录,从而改进拆零药品管理。结论:规范拆零药品管理,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顾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评价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以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头孢唑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唑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提升,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利用MRI进行诊断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通过关节镜证实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有无撕裂患者资料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60例患者的MRI表现,将MRI检查结果和膝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记录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利用MRI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结果: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60例患者通过M R I检查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撕裂敏感性为100%,准确率为90.0%。结论:针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利用MRI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高,具有较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炜旎;印隆林;陈加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药熏蒸法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法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2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给予单纯性针灸治疗,而研究组6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4.7±0.57)分及(5.5±0.52)分,研究组患者V A 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3%(53/63)和96.77%(60/6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59,P<0.05)。结论:中药熏蒸法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新;陈建法;薛世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析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基础情况、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情况、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是否存在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血压、病程以及每天盐的摄入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有80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压控制合格,还有120例患者血压控制不合格,血压控制合格率为40%,不合格率为60%。结论:要根据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在大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社区健康管理更加规范化。

    作者:陈红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穴位治疗妊娠呕吐50例

    目的:观察穴位治疗50例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米汤灌肠法,干预同样的时间,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1天后,试验组患者的呕吐次数下降进食量增加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4);而两组患者尿酮体转阴的比例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妊娠呕吐,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在克雷氏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就诊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随后采用U型石膏实施外固定,并采用改良后的shea功能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通过对7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得知,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情况良好,有效率较高。结论:通过手法复位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并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锻炼,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法简单方便,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孟日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自拟“中风熏洗方”治疗中风病肢体障碍8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自拟中药熏蒸方治疗中风后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中风偏瘫后肢体麻木、疼痛、肿胀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行自拟“中风熏洗方”中药熏洗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64例患者临床有效率90.4%,63例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8.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风熏洗方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且方法简便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明仙;罗正琪;陈眉;叶芳;王昆;赵治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传统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就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肺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海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VP与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 V 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 K 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桂曙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进行化疗,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留置时间为140d以上,0例患者出现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以及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同时加强实施导管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的情况,并更好的避免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其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术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推拿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推拿与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对比2组肩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肩周炎患者优, P<0.05。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崔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