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血液病骨髓穿刺活检的病理形态分析

张明英

关键词:骨髓活检穿刺, 血液病, 病理形态
摘要:目的:观察骨髓穿刺活检各类血液病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120例血液检查异常病人的骨髓穿刺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进行常规制片,H.E染色体,部分切片并作PAS染色,Gomeri氏网状纤维染色以及Massom结缔组织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骨髓象12例,再障及再生性低下10例,增生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白血病24,骨髓纤维化18,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1,转移癌2例,其他5例.结论:骨髓活检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等异常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定位导航微创手术实现“探囊取物”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战创伤急救中心主任许硕贵教授及其团队,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成功的“天眼”激光定位导航仪,顺利为一患者取出扎入跟骨内的绣花针.手术历时17分钟,完全微创,伤口直接胶水粘合.这表明用激光定位导航创新技术取出人体内金属异物更快捷、更轻松.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近年收治的6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观察患者不适症状,了解这一诊断操作的安全性.结果:60例患者中7例出现不同类型的不适感,均在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时,病灶离胸膜较远时会加大气胸发生率,距离胸膜较近时安全性较高,可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中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我院收治的232例手术患者,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16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理状态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作者: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观察与治疗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80例出现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妊娠产妇分为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黄体酮肌注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口服地炔孕酮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血清孕酮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TSH水平与对照组产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阴道出现出血症状与产妇自身病症有密切关联,同时也是先兆性流产的重要迹象,因此当产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此症状时需加以重视,立即入院接受全面检查.

    作者:曹天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110例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55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在进行宫腔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以及口服戊酸雌二醇,并对观察组添加使用妇科康复炎胶囊,在一定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宫腔恢复正常率以及子宫内膜增厚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复炎胶囊对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恢复正常宫腔,有效解决宫腔粘连问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红;麦日古丽艾尼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癌痛患者的无痛化护理探析

    目的:探究癌痛患者采取无痛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癌痛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无痛化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癌痛的缓解率.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8.38%.且实验组疼痛缓解率为97.44%,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3.7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患者采取无痛化护理,明显控制癌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

    作者:贾丽平;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引产时限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产妇不同引产时限下的分娩结局,寻求安全科学的胎膜早破引产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 2015年10月入院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均分为12小时引产组(A组)、24小时引产组(B组),同等条件下实施引产,对比2组产妇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用药前宫颈成熟状况及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妇阴道分娩23例、自然临产14例;B组产妇阴道分娩29例、自然临产27例,B组阴道分娩率及自然临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产妇25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15例,提升率60%;B组产妇11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9例,提升率81.9%,宫颈评分改善幅度大于A组(P<0.05).A组出现胎儿窘迫1例、产后出血1例,未见宫内感染;B组胎儿窘迫1例,未见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荐胎膜早破24h引产,以提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率,改善宫颈评分,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张敏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对如何做好儿童保健台账、报表的分析和探讨

    儿童保健工作台账和报表反映了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儿童保健服务的基本状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掌握统计口径和正确解读统计项目,根据工作中遇到儿童数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容易错报、漏报的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到适合工作开展的方法,保证报表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作者:钱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法应用于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采取随机、对照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3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法应用于中风恢复期患者中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业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5月~ 2015年9月,选择54例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左氧氟星沙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效果优良,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左氧氟星沙片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民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

    药物制剂是现代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是促使患者迅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药物制剂制作中,需要科学的对各类技术手段进行使用,促使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吸收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纳米技术应用到药物制剂中,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药物的药性和吸收水平,促使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以下本文对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并着重对纳米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药物制剂的吸收水平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荣林;杨利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深夜吃东西或影响记忆力/实验性的情绪诱导或可影响机体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动脉硬化可预测认知能力下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某中药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致敏试验研究

    目的:对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进行免疫每性试验,以判断某中药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致敏情况.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给豚鼠腹腔注射某中药注射液7.72ml·kg-1致敏,后一次致敏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取各组半数豚鼠静脉注射相应受试药物予以激发,受试药物的激发量是致敏量的2倍,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给予某中药三个批次药物的豚鼠均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结论此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无潜在致敏性.

    作者:吴琪;杨程;赵越;刘梦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糖尿病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 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则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依从性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糖尿病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9例),前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滴眼液,后者给予术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采用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泪液分泌量测定(Schi rmer)评分,观察两组but及Schirmer长度.结果:研究组的but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长(P<0.05);研究组的Schirmer长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应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液分泌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我院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川贝枇杷露、清喉利咽颗粒两种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对比2014年用药金额和2015年用药金额,以及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结果;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P< 0.05).结论: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至2015年日销售金额和年度用药金额高,且口感好、服用方便、见效快,因此颗粒剂比传统液体制剂用药频率更高.

    作者:周谏开;郑秀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神经外科躁动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治疗的需要常留置多种管道,以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保证营养的摄入,进行排泄等需求,如头部引流管、胃管、人工气道管,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等.当患者出现躁动时,大多神志不清,此时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对2015年03月至12月躁动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盛玲凤;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阻生齿拔除术致颌面部皮下气肿2例

    今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而常见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以面部疼痛肿胀、创口感染和张口受限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高速气动涡轮机在拔牙术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导致的皮下气肿时有发生.气体通过切开的黏骨膜进入面颈部皮下组织,并通过组织间隙往上可进入颞肌、颅底间隙,往下可进入胸部、纵膈.本文报道两例拔牙中使用高速气动涡轮机致颌面部皮下气肿的病例,并对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诊断和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姚海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BL教学理念应用于妇产科见习教学初探

    PBL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应用中,我们围绕PBL教学理念,除开展经典教学模式外,还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等探索应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本文基于PBL教学理念,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探索实践了适合妇产科学实践教学特点的多种教学形式,以期促进PBL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王静;苏晶;陈志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