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的疗效观察

孟长君;孟国玮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中风, 汗证,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中风后汗证病例均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35例中风后汗证病例,经过四周治疗,治愈24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深夜吃东西或影响记忆力/实验性的情绪诱导或可影响机体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动脉硬化可预测认知能力下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5月~ 2015年9月,选择54例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左氧氟星沙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效果优良,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左氧氟星沙片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民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1月收治,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治疗组房性、室性以及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期前收缩,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翟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根据基因组量身打造减肥计划

    一些卫生专家预测,帮助超重人士实现健康体重的下一步重大进展,将会是利用一个人的基因数据来定制饮食和健身计划,这个方法被称为“精准减肥大法”.由这个领域杰出专家撰写的,有关基因减肥的一个新总结报告中,提出实现这一梦想的大挑战是,需要更好的分析工具来发现基因、行为和体重过高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006~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2006 ~ 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将我地区2006 ~ 2015年收集的经常规分离方法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486株进行研究,均进行分离、纯培养,然后实施二十种生化试验,根据生化结果选取符合的菌株,实施血清鉴定,确定终结果,然后实施药敏试验,总结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结果:486株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终确定为志贺菌属425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多,其次为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迟缓发酵蔗糖较多,全部确定的425株中则有88株迟缓分解蔗糖,宋内志贺菌基本无分解蔗糖,但分解乳糖与蔗糖,鲍氏志贺菌中4型不分解甘露醇较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主要对痢特灵、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及红霉素作用强,敏感率均不低于85%.结论:志贺菌属有自身的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特点,应加强研究,以便为临床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永群;罗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应用定喘汤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定喘汤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此外,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展开治疗,可充分缓解其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雁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为有效治疗双相障碍导致的抑郁,临床探究阿立哌唑口崩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12期间96例经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单一组服用碳酸锂,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口崩片,观察两组疗效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4周、8周、3个月后,联合组较单一组HAMD评分低,P<0.05;服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联合组仅为8.3%,单一组为18.8%,单一组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多,P<0.05.结论:临床治疗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采用阿立哌唑口崩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抑郁改善程度好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郑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维持治疗患者36例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复发时间12 ~ 16周复发1例,16 ~ 20周复发1例,20 ~ 24周复发3例.经维持治疗有效25例,镜下复发7例,Hp阳性4例.结论维持治疗能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使第一年的复发率从80%左右降至20%左右,其中对症状性复发的控制尤为肯定.

    作者:鲁林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 35例腹泻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子法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首先均接受常规治疗,A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C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上述两种药物,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病情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C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病情程度评分与A、B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三组患者炎症程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A组、B组患者炎症程度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结论综合疗法在腹泻型IB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患者病情,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师艾丽;陈启龙;刘彬;安俊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作者: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方法: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群众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社区群众的日常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5%,围产期保健知晓率为81.2%,婴幼儿喂养知识知晓率为75.4%,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95%,均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社区群众关于日常健康知识、围产期保健、婴幼儿喂养、慢性病防治等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健康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STEMI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6F 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处进行血栓抽吸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段的重要心脏方面的不良时间来(MACE)的发生率,术后1星期左室的射血分值(LVEF)和左室的舒张尾期内径(LVEDD),手术进行之前之后心肌梗死TIMI血流的变化以及出血性情况的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病患在住院的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TIMI3级比例和出院前LVEF值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均< 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丰冠鹏;魏运亮;宗书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引产时限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产妇不同引产时限下的分娩结局,寻求安全科学的胎膜早破引产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 2015年10月入院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均分为12小时引产组(A组)、24小时引产组(B组),同等条件下实施引产,对比2组产妇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用药前宫颈成熟状况及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妇阴道分娩23例、自然临产14例;B组产妇阴道分娩29例、自然临产27例,B组阴道分娩率及自然临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产妇25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15例,提升率60%;B组产妇11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9例,提升率81.9%,宫颈评分改善幅度大于A组(P<0.05).A组出现胎儿窘迫1例、产后出血1例,未见宫内感染;B组胎儿窘迫1例,未见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荐胎膜早破24h引产,以提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率,改善宫颈评分,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张敏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HPLC法测定胃痛平胶囊中原阿片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胃痛平胶囊中原阿片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C18 5um,4.6mm×200nm);流动相:甲醇-三乙胺醋酸溶液(每100ml水中加入三乙胺1ml、冰醋酸2ml)(56∶44);检测波长为:289nm;柱温:30℃;流速:0.9ml/min;理论塔板数按原阿片碱峰计算不得低于3000.结果:原阿片碱在17.9μ g/ml ~179.0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原阿片碱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0.41%.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胃痛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彦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诊特色优质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为酒精中毒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80例,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95%同对照组患者的70%和72.5%相比,P< 0.05.结论:急诊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VBAC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VBA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产科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孕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段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VBAC的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运用.

    作者:张颜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材料在植入剂中的应用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广泛应用于缓释药物载体、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材料等生物医学领域和农业、工业包装等领域.该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缓控释载体应用于植入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小玲;赵莹;周庆旺;朱月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6例为试验组行辛开苦降法治疗,另46例为对照组行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与病理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HPLC法测定消瘀散结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消瘀散结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mersions C18 (4.6x250mm,5 μ 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5℃.结果:丹皮酚浓度在2.03μg·mL-1 ~ 101.50μ 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n=6),RSD为0.42%;方法精密度试验RSD值为0.3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强、重复性好,为评价和控制消瘀散结胶囊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崔东焕;刘汇;王宇;南善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因突变筛查工具问世将揭开遗传疾病神秘面纱

    对于基因突变,人们总是谈之色变.而事实上,人体中的绝大部分基因突变是无害的,纵使在遗传性疾病中,其致病因也仅表现为1~2种基因的突变.如何有的放矢地开展致病因研究,如何区分有害和无害基因突变,一直是科学家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