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的胚胎毒性研究进展

夏小婧;张婉晴

关键词:胚胎毒性, 中药, 体外试验
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很多妊娠妇女的首选药物,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没有经过严格的胚胎毒性研究与筛选.本文就近年来通过体外检测方法对中药胚胎毒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治探讨

    目的:讨论与分析利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产生的疗效情况,以便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计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3例.其中治疗组利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予以诊治,对照组则选择西医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病症产生数量与效果状况.结果:经过治疗效果的对比后发现,排除好转患者,显著好转和无效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其中相较于治疗组25例(47.32%),显著好转患者的对照组1 0例(19.28%)较少,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依然产生咳嗽、痰多、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气短方面,治疗组存在2例(2.84%)对照组存在16例(30.4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现日益增长的势态,运用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增强治疗效果,并使其他类病症产生几率降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作者:邱建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5例)和实验组(5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参照组,OLBPDQ量表总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华会;杜秀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引产时限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产妇不同引产时限下的分娩结局,寻求安全科学的胎膜早破引产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 2015年10月入院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均分为12小时引产组(A组)、24小时引产组(B组),同等条件下实施引产,对比2组产妇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用药前宫颈成熟状况及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妇阴道分娩23例、自然临产14例;B组产妇阴道分娩29例、自然临产27例,B组阴道分娩率及自然临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产妇25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15例,提升率60%;B组产妇11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9例,提升率81.9%,宫颈评分改善幅度大于A组(P<0.05).A组出现胎儿窘迫1例、产后出血1例,未见宫内感染;B组胎儿窘迫1例,未见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荐胎膜早破24h引产,以提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率,改善宫颈评分,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张敏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能够适应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医学院应当进行积极改革,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故本次主要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对于医学与人文进行阐述,其次对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再次提出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其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黄红兰;倪朝辉;史红艳;赵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并辅以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对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优良率为87.04%;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0.58±11.26)分,显著高于手术前(28.45±7.54)分(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眼科疾病患者(2013年9月~2014年6月),动态随机化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以后的护理中有运用的价值.

    作者:郝鹏;孙佳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 2015年9月来我院呼吸内科进行就诊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结果:所有三组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肺部感染所致.结论: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和患者本身疾病无明显关系,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志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6例为试验组行辛开苦降法治疗,另46例为对照组行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与病理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微格教学法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微格教学也称为微型教学,它是一种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具体地“格化”为多个可观察、易于操控的小项目,利用现代影音设备及电子教学手段来对各项教学项目进行反馈的教学方法[1].微格教学法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大潮.

    作者:董伟;闫大志;王金玲;林晓瑜;汤英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110例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55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在进行宫腔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以及口服戊酸雌二醇,并对观察组添加使用妇科康复炎胶囊,在一定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宫腔恢复正常率以及子宫内膜增厚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复炎胶囊对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恢复正常宫腔,有效解决宫腔粘连问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红;麦日古丽艾尼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STEMI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6F 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处进行血栓抽吸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段的重要心脏方面的不良时间来(MACE)的发生率,术后1星期左室的射血分值(LVEF)和左室的舒张尾期内径(LVEDD),手术进行之前之后心肌梗死TIMI血流的变化以及出血性情况的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病患在住院的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TIMI3级比例和出院前LVEF值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均< 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丰冠鹏;魏运亮;宗书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研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使用地诺孕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使用地诺孕素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痛经以及性交痛等情况的发生率,并且对其药物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较治疗前,患者的相关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的数据经过对比,结果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对所有患者的电解质平衡以及凝血情况等进行检查,药物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会较小幅度地增加患者的凝血酶原片段F1+2以及蛋白C等,使用统计学软件与治疗前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地诺孕素进行治疗,会产生较高的效果,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方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SpO2、PaO2升高,PaCO2降低.观察组治疗后SpO2、PaO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氧和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董强;鲁平海;李少雄;周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中医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护理总满意度、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永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单纯西医治疗COPD不能逆转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远期效果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对COPD认识的逐步加深,中西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中西医药治疗COP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萍;李颜;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头位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颜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癌痛55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26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为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VAS、SDS和SAS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贾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比较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92例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B组93例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无显著差异,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情况,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

    作者:何小汶;薛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24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B组患者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比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期间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19.35%,满意率为88.71%;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6.45%,满意率为98.39%.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有助于降低约诊间痛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小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