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陈运转;王洁翡

关键词:干扰素, 细胞, 输注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治疗, 改善肝功能, 综合措施, 乙肝病毒, 观察比较, 肝炎病毒, 调节免疫, 抗病毒, 治愈, 清除
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主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即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肝功能.其中肝炎病毒被清除是治愈的关键.本文就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乙肝,尤其是对乙肝病毒的转阴作用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大疱7例误诊分析

    肺大疱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误诊误治较多.我院于1995年12月~2001年3月收治肺大疱患者16例,其中首诊误诊为气胸患者7例,误诊率45.75%,总结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如下:

    作者:韩玉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T薄层扫描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寰枢椎损伤是正确治疗的关键.脊柱损伤不合理的放射学检查能引起患者新的病变,甚至继发不可逆的神经损害,常规放射学虽然对估价骨性椎管序列和整体结构有重要价值,但对损伤后脊柱后部骨结构和椎管形态显示不清.CT薄层扫描能满意地克服X线平片的上述缺点,对寰枢椎损伤的各方面能提供更详细的资料.现通过分析我院1992~2000年经CT检查的68例寰枢椎损伤病例,以探讨CT薄层扫描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爱伟;牛智祥;白旭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双J支架管在上尿路疾病中的应用

    我院1997年3月~2001年3月在上尿路疾病治疗中利用双J管17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77例,男125例,女52例.年龄8岁~68岁,其中8岁2例,12岁、16岁各1例.病种包括: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21例(其中异位血管压迫3例,纤维束带压迫2例),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移植术6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2例,盆腔手术后再手术2例,非特异性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息肉1例,其余为上尿路结石.

    作者:蒋家骏;周齐军;刘贤平;马松;王洪斌;武新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重型颅损伤160例颅外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外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外各种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近2/3,但对预后影响不大,肺部感染、低血压、应激性溃疡、肾功能不全对预后有明显影响,凝血功能障碍为自限性疾病.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不仅取决于颅内因素,颅外并发症对其预后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防治颅外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

    作者:万友根;彭彪;肖国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200例小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控制医院感染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指标之一.本文对某医院儿科1995年1月~1999年6月间出院的210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小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翟凤兰;白文杰;高菊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左室肥厚系血压升高及其他代谢内分泌因素改变所致的左室体积或/和重量增加,其产生与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及间质增生有关,并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卒中和猝死的发生紧密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通过对67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病人应用缬沙坦,观察其对高血压的效能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柴建平;郭清晓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8例对比分析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了缩短发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冠脉再通率,我们自1994年6月开始拟定实施了在急诊科内静脉溶栓治疗AMI方案.现将我院1994年6月至2000年12月急诊科内静脉溶栓治疗AMI42例与同期按同一方案住院部内静脉溶栓治疗AMI36例作对比分析.

    作者:王东海;郭丰亚;钟华阳;张勇刚;肖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47例体会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优点很多,一可避免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二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护患间的隔阂.三是为及时准确的用药提供方便,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静脉留置针和普通的静脉针相比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对护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要有更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更精细的护理技巧.现将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岳晓红;杜书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4月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丁振云;许忠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主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即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肝功能.其中肝炎病毒被清除是治愈的关键.本文就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乙肝,尤其是对乙肝病毒的转阴作用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运转;王洁翡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美多心安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

    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系统活动增强是维持心排血量和辅助周围循环功能的一种重要代偿机制.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系统的长期代偿性机能亢进反而对心肌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并导致心肌功能发生进行性损伤,这种改变不利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长期预后.因此,如何控制心力衰竭的病情进展以降低其远期死亡率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自1998年7月我们利用小剂量美多心安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了30个月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清晓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我们用酚妥拉明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住院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3例,男5例,女18例,年龄16~63岁.根据wHO糖尿病(DM)诊断标准,1型DM6例,2型DM17例.糖尿病病程7~15年,神经源性膀胱病程0.5~2年.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尿流缓慢、变细、尿不尽及尿失禁;排尿后膀胱区叩诊仍有尿液充盈;B超膀胱残余尿量》100ml;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尿路梗阻和外伤等所致排尿异常.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0.5mmol/L,B超膀胱残余尿量265~680ml.

    作者:刘娟;习杰英;高翠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7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76例病人的致伤原因,探讨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分析各种损伤发生率、术中脑保护与术后专科监护和救治.结果:本组伤因主要为交通伤35例(46%),坠落伤9例(11.8%),跌伤21例(27.6%),打击伤11例(14.5%).损伤类型为硬膜下血肿40例(52.6%),其次为脑内血肿(31.6%),多发性血肿(15.8%),硬膜外血肿(15.8%),本组存活46例(60.5%),死亡率39.4%.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及CT扫描,术中脑保护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及专科监护室内接受积极的处理是及时有效地抢救危重病人,降低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武峰;朱成;王廷友;郭之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雌激素、甲硝唑合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病菌入侵繁殖而引起炎症.现将我院小剂量雌激素、甲硝唑合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俞莉;吴连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T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作者自1998年元月~2000年11月在CT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0例,除1例置管误入胸腔造成气胸及出血而急诊手术治愈外,其余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后抗生素冲洗脓腔而治愈,报道如下:

    作者:李泽平;鲁显浩;许民安;段常青;贾瑞德;王书环;朱登尚;鲁照栓;温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腺红外光扫描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62例临床分析

    乳腺肿物的确定性诊断决定着临床治疗的选择,我院自1997年开始有选择性对一些临床上不能排除乳腺恶性肿物的患者在红外光扫描的引导下行乳腺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2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曹海峰;赵建国;岳勇;贾智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手术人员职业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预防

    为了探讨医院内手术人员HBV感染的主要途径,杜绝医院中的职业公害,作者根据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将HBV对手术人员的传染途径、危险性及手术人员的自身防护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梅;王茹;裴琳;陈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过期妊娠在围产期对母儿的影响

    过期妊娠的诊断是临床根据妊娠时间达到或超过42周计算,但在确诊时必须要注意孕妇的月经周期、哺乳情况、胎儿发育大小、胎心和胎动出现时间等,以校正妊娠时间是否可以诊断为过期妊娠.现将58例过期妊娠在围产期对孕妇、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等方面的危害分析如下.

    作者:李清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如何有效防止DN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苯那普利是新兴的第三代ACE的抑制剂,笔者用苯那普利对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证实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荣;黄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B型超声对肠道肿瘤的诊断分析

    现将我院自1985年3月至1999年10月应用B型超声明确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肠道肿瘤报告如下.1资料本组66例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0.1岁,40~55岁者28例,占42.4%.临床主要表现:腹痛16例,腹部包块30例,便血4例,大便习惯改变4例,乏力、消瘦、贫血8例,肠梗阻4例.

    作者:薛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