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达
1、病例报道1.1.入院情况:患者女性,36岁,本院妇产科护士。因患“脂溢性脱发”口服养血生发胶囊(广州敬修堂药业生产)0.2 B i d ×26d,出现全身不适,乏力、恶心、皮肤搔痒。查肝功能:A L T960u/L, A S T675 u/L,其它项目均为正常值,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于2012年3月10日收入院治疗。
作者:鄢建君;马克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测定生活质量主要采用各种量表来完成,主要分为三种量表,一为普适性量表,二为皮肤病量表,三为银屑病量表。三种量表常被组合使用。
作者:平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外科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脂肪液化切口均顺利愈合。结论肥胖、营养不良,使用电刀,暴露时间,缝合技巧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及早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缩短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
作者:朱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母婴同室是产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与婴儿频繁的接触,增加母子间的感情,提高母亲护理婴儿及哺乳能力。作为产科护士,必须懂得如何观察与护理新生儿。一方面,通过全面整体的观察与评估新生儿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做好预防,预防并发症。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解决疑问,保证母婴平安,密切医疗关系,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现将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史华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六味地黄汤为北宋钱乙所创,本为治疗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笔者在临床中适当加减用之治疗内、外、妇等各科疾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5则如下。1中风尚某,男,54岁,左侧肢体无力,麻木一天,于2012年5月6日就诊。现症:患者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头昏,语言含糊不清,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患者不愿住院而要求中医治疗。辩证: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作者:张颖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也随之延长,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现有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多的国家。老龄人口大幅度增长后对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了人们在健康需求、护理观念上的转变,老年人的很多健康问题是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有的可能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老年人心理护理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很重要。加强和提高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肾上腺肿瘤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肾上腺肿瘤病变的超声表现,并与C T,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3例肾上腺肿瘤病变中,超声检查出41例,检出率为95.3%,定性诊断符合38例,符合率为88.3%。结论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并且对于判断病变的来源和性质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嵘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肿瘤放疗CBCT验证病人通过优质优质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03例肿瘤放疗CBCT验证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观察其疗效。结果103例肿瘤病人未出现不良情绪及护理并发症。结论 CBCT验证前、中、后优质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爱英;第红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4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连续治疗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0.8%),观察组的有效率较高(9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更佳,可以显著改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晓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经过临床分析,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5年1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50例妊高症产妇,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病情控制程度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妇的病情,改善她们生活质量,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赵素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跑步时右脚踩入坑中,右足呈内旋、内翻、跖屈位,前足外侧着地扭伤,伤后右足畸形,剧烈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患者无法站立行走,于伤后1小时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有多次右踝扭伤史。查体见右足呈内翻跖屈畸形,踝外侧皮肤张力较大,皮下可触及骨性突起。X线片(图1-1)示:右距下关节关节面后1/3分离,关节间隙增大,距骨位于踝穴内,足骰骨向跟骨后外侧移位0.5c m左右,各骨无骨折;(图1-2)示:右足(左侧图像)距下关节间隙明显较左足(右侧图像)增大。临床诊断为闭合性右距下关节分离和跟骰关节半脱位。立即在局麻下行闭合性手法复位,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屈髋屈膝90°,助手对抗牵引右小腿,术者左手握足跟、右手握前足,双拇指按压距骨,以距骨为支撑点,先向足尖方向,再向足外侧方向用力轻柔对抗牵引,顺利复位,足部畸形消失,被动活动踝关节及足功能良好,复查X片图(2)示:距下关节、跟骰关节对位良好已复位。术后轻度外翻位石膏托外固定,4周后复查X线提示右足各骨未见骨折,右踝各关节对位良好,给予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个月右足行走自如,无不适,功能良好。
作者:李栋;王光华;杨传高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剂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PBG及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PG、2hPBG及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剂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魏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已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过去一疾病为中心,躯体为重点,而现在是身、心两方面护理,以人为本。针对住院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疾病治愈。
作者:白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时都可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助产士在观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产妇出血较多,一定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的过程中,不但要沉着冷静,还要反应快捷,做到急而不乱,分秒必争,高效率地对病人进行抢救,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妇在短的时间内转危为安,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利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期妊娠引产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项补救措施,尤其是近年来未婚先孕才呈上升趋势,由于各自的性格、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的不同,未婚先孕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所表现的不良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孕妇的身心健康。对这类病人应实施正确的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引产者产后身体、心理、与家庭成员或社会群体的关系恢复。
作者:李玉兰;俞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颗粒佐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制酸、保胃、清除幽门螺杆菌(HP)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3g,一日三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毒副作用,胃镜检查无明显差异。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蓝菊慧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为乳腺非细菌感染的慢性炎症,超声图像表现多样,易与乳腺癌等混淆,术前诊断率不高。本组回顾性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有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6例PCM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结合文献资料,就其超声表现加以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05-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完整超声检查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5岁,中位年龄34岁;6例患者均为单侧、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可触摸到肿块;6例中肿块位于乳晕周围5例,乳头深部1例,外上象限2例;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与皮肤有粘连者3例,乳头内陷回缩2例,乳头混浊性溢液2例。
作者:贾双卿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用自拟补血汤为主治疗慢性再障16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160例患者均符合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72例;年龄小11岁,大60岁;病程短者9个月,长3年,平均1.4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少气懒言144例;形寒肢冷128例;腰膝酸软100例;皮下出血112例;合并发热17例;腹泻便溏42例;盗汗者58例。
作者:郑欣;杨桂霞;孙桂霞;钟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阿斯综合症是在完全性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发生短暂的心跳停止,此时血液循环暂时中断导致脑缺血,发生晕厥和抽搐,发生大多有自限性,在数秒钟或1~2分钟内自行恢复,若持续发作超过4~6min,则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性损伤或死亡,常为某些严重心脏疾病的首发症状[1]。现将我院2013年6月13日收治的1例突发阿斯综合症经抢救成功后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1]在临床上工作中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正确得当地进行急性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103例,在各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限度的减少了病死率,这与细致的病情动态观察以及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的实施是离不开的。现将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赵新芝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