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灵芝片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覃光球;覃辉艳;秦秀娟;彭亮;李彬;张洁宏

关键词:姜黄灵芝片, 免疫调节, 姜黄素, 灵芝提取物
摘要:目的:评价姜黄灵芝片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400 mg/kg·BW、200 mg/kg·BW、100 mg/kg·BW三个剂量组的姜黄灵芝片对小鼠连续灌胃30 d,进行抗体生成细胞、碳廓清、NK细胞活性等7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样品对小鼠的体重增长、脏体重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样品能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作用、迟发型变态反应和抗体生成细胞增殖,提高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姜黄灵芝片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丽水市儿童全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作者:莫寿勇;黄桂英;陈奉晖;吴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梨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致死性感染大鼠肺上皮细胞,肾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探讨梨支原体(Mpi)和发酵支原体(Mf)致死性感染大鼠肺、肾超微结构改变.方法:38只免疫缺陷SD大鼠.实验组:Mf和Mpi致死性感染(n=12),免疫抑制NS和非免疫抑制Mf感染对照组(n=7).观察死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肾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实验组死亡率均为100%,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见Mf和Mpi感染致死大鼠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肿胀,胞核固缩,空泡变性;肾内皮细胞细胞质溶解,胞核固缩,细胞溶解、线粒体空泡形成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致死大鼠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和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异常.

    作者:管瑜;方周溪;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广式凉茶颗粒中重金属

    目的:建立广式凉茶颗粒中重金属分析方法,调查凉茶颗粒中重金属含量.方法:凉茶颗粒和标准物质用硝酸超声波辅助冷消化后,加过氧化氢加热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消解液中As、Cd、Cu、Cr、Hg、Mn、Ni、Pb和Zn.结果: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本方法重金属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7%~7.9%,方法检出限0.3 ng/g ~ 5.75 ng/g.部分凉茶中As、Cd、Pb和Cr含量高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欧美草药食品重金属含量限定值.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满足凉茶颗粒中重金属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蔡大川;王畅;张志军;陈建平;郭鹏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8种合成色素的研究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8种人工合成色素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经乙醇氨水提取后,聚酰胺粉吸附法净化,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和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保留时间和光谱图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该方法各组分检出限为0.12 mg/kg ~ 1.0 mg/kg,线性范围为1.0 mg/L ~ 50.0 mg/L,加标回收率为80.0% ~ 99.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能够同时检测保健食品中8种合成色素的含量.

    作者:华永有;林坚;林宏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惠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惠州市2009年-2011年流感监测结果,掌握惠州市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学特征和流感的流行动态,为预测和防控流感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惠州市2009年-2011年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资料,探索流感流行规律.结果:惠州市2009年-2011年共报告ILI 55661例,ILI%为7.91%,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78.28%);全年均有病例发生.3年共采集1768例流感样病例,516例核酸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29.19%,其中新甲型H1N1流感占42.64%,甲型(H3N2亚型)占33.33%,甲型(H1N1亚型)占5.23%;乙型占18.41%.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65株,细胞培养的总阳性率为3.68%.结论:惠州市2009年-2011年流感发病相对平静,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但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作者:方巧云;琚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形态砷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形态砷的方法.方法:尿样经0.45 μm滤膜过滤,以(NH4)2HPO4为流动相,采用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机测定不同形态砷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相关性好,线性范围宽,精密度RSD为2.60%~4.30%,方法检出限为As(Ⅲ)2.0 μg/L,DMA4.0 μg/L,MMA4.0 μg/L,As(V)8.0 μg/L,该方法所得回收率为90.48% ~ 102.9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无需化学预处理、干扰少、灵敏度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魏静;梁琼;刘俊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红曲类保健食品中洛伐他汀检测的方法研究

    目的:为准确测定红曲类保健食品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进行了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5μm,4.6*250 m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385∶115∶0.14(V∶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测定.结果:洛伐他汀在8μg/ml~ 4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 =0.9999),检出限为4μg/ml,加标回收率为88.6%~93.7%,方法精密度RSD为1.6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测定.

    作者:姜楠;马壮飞;刘思洁;李青;蒋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657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中140株试验菌的ESBLs和AmpC酶相关基因,对部分ESBLs基因进行DNA测序.结果:140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表型试验阳性的有86株,阳性率为61.4%.86株ESBLs表型阳性菌株中检测到ESBLs基因阳性的有80株,占93.0%.其中有61株携带CTX-M-9型基因,30株携带CTX-M-1型基因,23株携带TEM型基因,1株携带SHV型基因.14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AmpC酶基因阳性的有18株,阳性率为12.9%,其中有10株携带DHA型基因,9株携带CIT型基因,1株携带FOX型基因.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其携带ESBLs基因以CTX-M-9型为主,AmpC酶基因以DHA和CIT为主.

    作者:屠鸿翔;陈栎江;徐春泉;吴庆;周铁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活饮用水中双酚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双酚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方法,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离心后的水样,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经C18液相色谱柱分离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外标法测定双酚A.结果:双酚A低定量浓度为0.002 mg/L,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90% ~ 110%,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结论:本方法无需进行样品富集、低定量浓度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双酚A的要求.

    作者:刘华良;马永建;王春民;朱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AVL9130与FAT600钾钠氯离子电极仪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钾钠氯电极仪对血清钾钠氯离子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用促凝剂负压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选取混合血清对AVL9130与FAT600两种离子仪平行20次同步检测,观察两者的重复结果.选取560份不同值血清样板(包括不同高低值钾离子、甘油三酯、总蛋白)对两仪器做平行对比观察.结果:两仪器混合血清样本比较,钾钠氯各值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不同值血清样本的相关检测排除FAT600干扰后,两组钾钠氯各值呈正相关.结论:两种仪器检测钾钠氯结果均无显著差异并成正相关,FAT600离子仪易发生纤维蛋白原干扰和堵孔,血清分离非常重要,尤其是FAT600对血清分离结果要求更重要.

    作者:许新春;闫景刚;王新尧;董晨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保健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沙门菌(Salmonella)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内,该菌有200多种,致病菌只占少数,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或败血症,如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十余种.因此,对该病菌的检测和对该病的有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对沙门菌进行快速检测,及早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地防治沙门菌病的手段.

    作者:牛振东;孙伟;高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温州地区103例头癣类型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了解近6年来温州地区头癣类型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拟诊为头癣的患者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及分离鉴定.结果:103例头癣中脓癣45例(43.69%)、黑点癣31例(30.10%)、白癣27例(26.21%),未发现黄癣.主要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27例(31.03%)、紫色毛癣菌23例(26.44%)、须癣毛癣菌18例(20.69%).结论:温州地区头癣患者中以脓癣为主,黑点癣次之;致病菌以亲动物性犬小孢子菌为主.

    作者:吴玲剑;杨毅;陈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恩替卡韦中8种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恩替卡韦中残留的有机溶剂.方法:采用HP-624毛细管色谱柱、顶空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300℃,柱温为80℃保持7min,再以20℃/min升至220℃.结果: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叔丁基甲基醚、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与甲苯相邻峰间的分离度及检测灵敏度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恩替卡韦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测定.

    作者:楼永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苏州市部分水产品分离的霍乱弧菌耐药状况及毒力基因分析

    目的:分析苏州市部分养殖水产品霍乱弧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方法:对甲鱼、牛蛙及其养殖用水等样品,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和4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分离到的18株霍乱弧菌标本中O139群8株,O1群4株,其余6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经耐药性分析,对试验的12种抗生素均无100%敏感株;对多粘菌素B和红霉素的中介率高达83.3%.检测的4个毒力基因中,阳性率高的是Zot基因.结论:分离到的18株霍乱弧菌血清型有一定的种属相关特性,中介耐药性突出,毒力基因阳性率较高.

    作者:张梦寒;王丽;李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起突发炭疽疫情的病原分析

    2011年7月海城某村有5名村民陆续出现发热、皮肤伤口出现破溃,周围红肿、渗出液,部分形成焦痂等症状.实验室采集了患者伤口渗出液10份,患者家中环境样本25份进行病原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7月10日海城某村出现疑似炭疽病人,随后几天陆续有人发病入院,前后共有5人.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破溃,伤口周围出现红肿,水泡,渗出液,伤口形成焦痂.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病人中有贩牛和宰杀病牛者,其他人均有不同的接触史.

    作者:邓晓丽;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分布比较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亚型的地区分布差异.方法:采用GP-PCR和基于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方法进行HPV的检测与分型,宜春、阳城、沈阳、广州为4个研究现场.将其划分成农村和城市、北方与南方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农村和城市分别检出单一型感染39例、163例,复合型感染2例、5例,HPV亚型分别为3种、5种;北方与南方分别检出单一型感染100例、163例,复合型感染4例、5例,HPV亚型分别为5种、3种;农村与城市、北方与南方高危型与低危型分布有差异.结论:HPV11和HPV6两低危型为尖锐湿疣患者的优势亚型;农村地区和北方地区均以单一型感染为主.

    作者:杨云;王新正;李日艳;王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表达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分析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病例来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早期凋亡率;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42%、53.95%、44.74%,而在正常对照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均为阴性.SLE非活动组(n=23)和活动组(n=53)患者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表达水平(分别为81.697±86.256 IU/ml、101.957±97.431IU/ml)、抗dsDNA抗体(分别为266.881±366.684 IU/ml、286.483±279.298 IU/ml)、抗组蛋白抗体(分别为45.421±58.262 IU/ml、64.257±69.976 IU/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69,分别为10.106±0.5348 IU/ml、20.034±12.075 IU/ml、9.290±1.281IU/ml),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414,P=0.000;F =24.872,P=0.000;F=20.147,P=0.000).但SLE患者非活动组和活动组的3种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发现抗组蛋白抗体与SLEDAI之间呈正相关(r=0.251,t=2.234,P=0.02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抗体可较好地反映疾病活动度.结论: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增加,且与患者的PBMCs的早期凋亡率呈正相关.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抗体可较好地反映疾病活动度.

    作者:盛敏玲;郝加虎;陶金辉;张宏;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香菇中的甲醛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香菇中的游离甲醛.方法:利用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黄色的2,4-二硝基苯腙,用正己烷萃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与标准甲醛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对照定性,用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对样品进行检测有较好的峰形,甲醛浓度在0.20 mg/L~2.0 mg/L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98,香菇样品回收率为88.3%~92.1%,精密度为1.75%.结论:本法测香菇中的游离甲醛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作者:江穗宁;姚开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食品中牛磺酸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食品中牛磺酸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提取,以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建立了测定食物中牛磺酸的10 min短程序分析法,570 nm定量.结果:浓度在5 mg/L~100 mg/L范围内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RSD为1.7%(n=5).平均回收率为93.3%,方法低检出限1.5 mg/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合于食品中牛磺酸的定量分析.

    作者:蔡梅;吉文亮;刘华良;马永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6年-2011年新疆昌吉州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昌吉州2006年-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及血清学监测状况,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实验对昌吉州2006年-2011年采集送检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检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96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465份,阳性率47.99%.病例主要集中在48月龄及以下和≥16岁,占90.54%.结论: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作者:朱建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