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meta分析

郭云武

关键词:1, 3-β-D-葡聚糖, 侵袭性真菌感染, Meta分析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发表的关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对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合并.结果:18项研究,共4657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敏感性为83% (95% CI:76% ~ 90%),特异性为:80% (95%CI 77% ~82%);诊断实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 (95%CI:0.85~0.9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快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方法:对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29826(人)份的梅毒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10年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为0.559%,男性高于女性x2:34.7905,P<0.05,不同职业献血者中梅毒检测阳性构成比前4位的是其它职业、学生、工人、公司职员.结论:在提高检测技术的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科学规范的做好无偿献血宣传,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合理科学输血,才能有效的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张玉春;潘登;周克礼;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观察绍兴市部分健康成人血脂谱的思考

    目的:动态观察绍兴市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特点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绍兴市区35164名18岁~ 95岁健康体检者(男性21920例,女性13244例)为调查对象,分4个年龄组(QN、ZN、LQ和LN组)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TC、TG、HDL-C及LDL-C.结果:高TC和高LDL-C居首(2005年36.0%和40.9%,2010年34.1%和24.8%),女性稍高于男性,2010年LDL-C增高有下降趋势(P<0.05),高TG居第2位(2005年27.1%,2010年28.8%);TC、TG及LDL-C变化特点是2005年和2010年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LQ及LN组明显高于QN、ZN组;女性增高更明显,男性增高有下降趋势,在LN组有明显降低;HDL-C变化是2005年男性仅LN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女性则QN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对社区人群应注意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及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必要时服调脂药,是干预血脂增高,降低高血脂危害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葛国兴;杨国灿;钟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发表的关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对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合并.结果:18项研究,共4657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敏感性为83% (95% CI:76% ~ 90%),特异性为:80% (95%CI 77% ~82%);诊断实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 (95%CI:0.85~0.9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快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云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与杭州地区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宋内志贺菌耐药机制,为感染性腹泻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解放军302医院和杭州某医院腹泻患者大便培养分离的宋内志贺菌272例,采用K-B法检测10种抗生素的药物耐药性,进一步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结果:北京地区ESBLs阳性的菌43例,占20.3% (43/212);杭州地区ESBLs阳性的菌32例,占53.3%(32/60).北京地区以携带CTX-M1群和CTX-M9群居多,占62.8% (27/43);杭州地区携带CTX-M9群占81.3% (26/32)、CTX-M1群占12.5%(4/32).两地区均未检出CTX-M2、CTX-M8、SHV、OXA、PER基因.结论:北京与杭州地区耐三代头孢菌素宋内志贺菌以携带CTX-M基因为主,流行亚型为CTX-M-14、CTX-M-15like.其中杭州地区携带CTX-M-79和CTX-M-65的宋内志贺菌在世界属首次检出.

    作者:鲍春梅;张传领;崔恩博;侯晓峰;陈素明;张鞠玲;王欢;曲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线性探针法MTBDRplus用于涂阳肺结核的耐多药检测研究

    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法MTBDRplus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河南省涂阳肺结核病人痰液和结核杆菌菌株作为检测标本,以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为标准,获得MTBDRplus方法的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MTBDRplus检测145例痰标本和169株菌株中结核杆菌耐多药(MD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84.62%和100.00%、98.90%.结论:线性探针法MTBDRplus能快速检出涂阳痰标本及培养菌株中耐多药结核杆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和诊断.

    作者:李辉;马晓光;石洁;王瑜;闫国蕊;杨洪毅;李强;赵雁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4h尿液总蛋白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估

    目的:初步评价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并观察磺柳酸定性结果和它的吻合性.方法:以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测定总蛋白,再以磺柳酸定性法进行比对,结果不一致者以考马斯亮蓝法复核.结果:1475例标本中,蛋白定量阴性者259例,占17.56%,阳性者1216例,占82.44%,阳性患者中,定量超过2.5 g/L有143例,占阳性患者的11.76%.1458例标本德林生化仪测定结果与磺柳酸定性结果相符,其吻合率达到98.85%.17例与定性结果有偏差的标本,两种定量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尿液总蛋白各测定方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的需要.与磺柳酸定性法结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陆丽;沈薇;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研究

    硝酸盐氮是生活饮用水中的重要监测项目.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可见分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检测方法[1]中尚未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而电极法在各种检测分析中已有大量的应用[2,3].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 仪器 PHSJ-3F pH计,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pNO3-1型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217型双盐桥参比电极(外套管内液为0.5 mol/L硫酸钾溶液),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H J-1型磁力搅拌器,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GZY-Y20-SH纯水机,湖南科尔顿水务有限公司.

    作者:付祥勇;李小斌;李文华;付冬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田鱼干中的铅和镉

    目的:为了测定田鱼干中的铅和镉.方法: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作螯合剂,在pH 7.0时,用T 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样品溶液中铅和镉,并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技术联用测定铅和镉.结果:铅含量在00.00 μg/L ~ 50.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低检出限为0.11 μg/L,镉含量在00.00 μg/L~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9,低检出限为0.04 μg/L.结论:用该法测定田鱼干(高盐基体样品)中铅、镉的含量,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线性关系均比较满意,避免了大量基体的背景干扰,大程度发挥各分析仪器的检测效能.

    作者:柳丽海;宋瑞强;纪律;付艳岚;李伟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压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婴幼儿奶粉中钾钠及空白控制

    测定钾、钠常用的方法有火焰光度法[1]、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等.本实验的污染主要来自前处理过程和实验试剂及容器.采用聚四氟乙烯高压消化罐解决了前处理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和损失,使用较高纯度的试剂及塑料容量瓶等能够有效的控制空白.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钠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精密度,且实验成本较低.

    作者:吕光;商博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MCV、抗RA33抗体、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CV)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检测抗MCV、抗RA33抗体和RF,观察各指标及3项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指标检测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高;抗RA33抗体对RA的特异性高.三项指标中任一指标阳性即作为阳性的敏感性高(95.12%);而三指标均为阳性才视为阳性的敏感性略低于RF,但特异性可达99.00%.结论:抗MCV、抗RA33抗体、RF是RA较为特异的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把阳性患者的误诊率降到低,有助于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预后估计.

    作者:陈浩全;曾嫚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扩增内标在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方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中己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样品本身、检测环境及样品的中间处理环节带来一些潜在的PCR反应抑制剂影响PCR反应,导致假阴性.因此,为提高PCR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有学者提出在PCR反应体系中放置一条能够指示假阴性的扩增内标[1],作为PCR反应过程中假阴性的指示剂.本文将从扩增内标在PCR反应中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扩增内标的构建以及扩增内标在PCR检测方面的应用等四方面进行综述,以便选择合适的扩增内标,发挥其对假阴性的指示作用.

    作者:李雪玲;徐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杭州地区新生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型别分析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一起新生儿腹泻疫情A组轮状病毒(RV)的VP7基因型.方法:收集杭州某医院2011年7月-2011年8月住院的新生儿腹泻粪便标本10份.采用轮状病毒抗体胶体金试剂盒快速检测RV抗原,荧光RT-PCR方法检测RVRNA,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t-PCR)进行RV VP7基因分型.结果:检出3份阳性标本,阳性率30%.RV VP7 (G)血清型为G1G4G9混合型.结论:此次杭州地区新生儿腹泻疫情RV VP7 (G)血清型为G1G4G9混合型.

    作者:邱晓枫;张国忠;孙昼;黄志成;胡国涛;潘劲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负载bFGF的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体外缓释性能测定

    目的:制备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壳聚糖微球,并测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空白微球,再进行bFGF吸附,制成负载bFGF的壳聚糖微球,并对微球进行扫描电镜观察.ELISA法测定其载药量与包封率,以及bFGF的体外释放情况.并测定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吸水膨胀率.结果:负载bFGF的壳聚糖微球直径约4μm,载药量为1.06μg,/mg,包封率为84.8%.体外释放实验初期释放bFGF速度较快,随后逐渐趋于平缓.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吸水膨胀率为650%.结论: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包裹bFGF的壳聚糖缓释微球,简单易行,成球性好,得率高,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作者:张文元;杨亚冬;李颖;张科技;房国坚;唐靓;李跃中;王晗;陆明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灵芝及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探讨

    目的:建立灵芝及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在高氯酸和香草醛的热酸性条件下可反应产生有色物质成分,利用其产生特征性的颜色,依据有色成分颜色的不同吸收度计算含量,其显色灵敏而稳定,比色样品溶液在548nm波长处测定吸收.结果:对照品熊果酸的检测浓度在2.0 μg/ml ~ 24.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97.49%,RSD为2.21%.结论:分光光度法实用,灵敏、快速、相对准确、成本低.适用于灵芝及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河南省7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和掌握河南省7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T21918-2008即“食品中硼酸的测定”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试河南省7类食品主产地的食品中硼含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共测定7类169份样品,检出160份,检出率为94.7%.桃中硼含量平均值为3.40 mg/kg;梨中硼含量平均值为2.83 mg/kg,苹果中硼含量平均值为1.64 mg/kg,葡萄中硼含量平均值为1.65 mg/kg.小麦中硼含量平均值为0.38 mg/kg;大米中硼含量平均值为0.24 mg/kg,牛羊肉中硼含量平均值为0.35 mg/kg.结论: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南省7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

    作者:杨瑞春;王谢;卢素格;刘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80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测定两组患者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浓度,其中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性别没有差异,脑梗死组体重、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比较,脑梗死组TC、TG、LP(a)、LDL-C、Glu及UA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Apo A1水平明显降低(P<0.05),Apo B100水平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高血糖、烟酒嗜好、高尿酸和高血脂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定期测定脑梗死患者的血压、GLU、UA及血脂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作者:李红娟;李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能力验证实施研究

    目的:样品制备以及考核方案的设计是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PT)计划的难点和核心内容,本研究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生物性状相似的干扰菌的化妆品样品制作技术和考核方案的设计入手,研究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核心技术.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检测干扰菌的样品制作和考核评价为研究目标,从菌液制备、化妆品介质筛选、样品制备、均匀性/稳定性试验、考核方案设计等五方面对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制作的化妆品微生物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符合要求,试用鉴定结果符合预期结果.结论:研制出均匀性、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化妆品致病菌检测样品,制定了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为化妆品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文胜;谭慧嘉;罗建波;马聪;张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使用的试剂、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进行合理的改良.方法:用0.05 g/L酚试剂作为使用液,用硝酸配制硫酸铁铵,在室温条件下显色,用630 nm波长比色.结果:本法甲醛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57% ~2.17%,低检出浓度为0.016 mg/m3(以采集3L空气计),质控结果在参考范围内.结论:改进后的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工作场所中的甲醛,方法精密度好,准确性和灵敏度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作者:黄志强;亓跃蓉;俞文妍;赵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输血患者IgG不规则抗体检测和分析

    目的:探讨对预输血患者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125例预输血患者样本采用伽利略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其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4201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3924例.结果:8125例样本中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2例占0.52%(42/812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76% (32/4201),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25% (10/392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4,P<0.01).鉴定出特异性的抗体以Rh系统和MNSs系统抗体为主.结论:为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预输血患者尤其是有妊娠、输血史的患者输血前有必要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

    作者:陆贤吉;马幼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河南省首次发现的科瓦利斯沙门菌的鉴定与探讨

    目的:对一株从鸡胴体中分离的罕见沙门菌血清型进行鉴定与探讨.方法:按照GB4789.4-2010方法进行沙门菌鉴定以及血清学分型.结果:该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血清学分型鉴定为科瓦利斯沙门菌,抗原式为8,20:Z4,Z23:-.结论:该菌是一株罕见的沙门菌血清型,国内首次从鸡肉中发现,河南省首次报道.

    作者:刘杰;杨如璞;黄淑华;陈磊;张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