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铅的佳酸度条件选择

麦洁梅;成晓玲;张琪

关键词:原子荧光, 铅, 酸度条件
摘要:目的: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铅的酸度介质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出适宜的盐酸介质条件.方法:通过在不同的盐酸介质条件下对铅的标样进行测定.结果:酸度对铅测定的荧光强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合适的酸度范围下进行铅的测定,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论:以2.0%盐酸作载流,在1.6%~2.5%的较宽的盐酸浓度范围内,测定铅能提高荧光强度,且获得5%以内的相对标准偏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食(饮)品大肠菌群纸片法与发酵法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为了用纸片法检测食饮品中大肠菌群,掌握其正确操作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我们于2006年5~10月对纸片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进行了研究,对所需培养时间、结果判定标准、影响因素、纸片法与发酵法平行检测食品标本中大肠菌群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试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方琦;马乐好;王方木;薛彦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武汉市市政供水系统中总有机碳测定的应用

    目的:总有机碳(TOC)相对于化学耗氧量(COD)能更全面的反应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且TOC测定操作更简单,数据更准确.方法:分别测定水体的TOC和COD,通过回归方程计算COD的理论值,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水体中的总有机碳和化学耗氧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以上,且化学耗氧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TOC代替COD提供了实践依据,总有机碳的测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胡迅;徐顺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TNF-α、sICAM-1与嗜肺军团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TNF-α和黏附分子sICAM-1在嗜肺军团菌(LP)感染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NF-α和sICAM-1与L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LP感染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NF-α、sICAM-1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LP感染者血清中TNF-α、sICAM-1均表现出急性期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急性期>恢复期,P<0.05;TNF-α与sICAM-1的改变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LP感染者血清中TNF-α、sICAM-1含量出现表达异常,对临床病情发展进行预测、判断治疗效果、帮助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吉莲;王桂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黔南州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中残留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2004~2006年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方法: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结果:2004年合格率为45.8%;2005年合格率为74.6%;2006年合格率为85.1%.结论:说明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添加亚硫酸盐量过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经整顿后2006年有所提高,但形势仍然不够乐观.

    作者:陈晓;黎进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浓缩,进气相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12种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5~10 μg/ml,相关系数0.9990以上,平均回收率为80.5%~116.4%,相对标准偏差(RSD)<15%,检出限为0.002~0.01 mg/k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精密度高,适用于蔬菜、水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金雁;姚家彪;付海滨;潘伟;耿庆华;马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脂中叔丁基对苯二酚和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食用油脂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用乙腈提取食用油脂中TBHQ和BHA后,以反相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光度检测器,于激发波长290 nm,发射波长330 nm定量检测.结果:溶剂、TBHQ和BHA可基线分离,TBHQ和BHA的线性范围均为0.2~8.0 mg/L(r>0.999).低检测限:TBHQ、BHA为1.0 mg/kg.平均回收率范围:TBHQ为95.2%~115.4%,BHA为87.0%~96.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7.8%以下.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简便,检测限低,适用于食用油脂中TBHQ和BHA的同时分析测定.

    作者:陈毓芳;奚星林;李宪华;李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存在情况.方法:76株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qacE△1-sul1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结果:抗菌药物敏感率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35.52%、头孢哌酮/舒巴坦(SCF)57.89%、头孢他啶(CAZ)31.57%、头孢吡肟(FEP)34.21%、亚胺培南(IPM)33.39%、阿米卡星(AK)36.84%、环丙沙星(CIP)23.68%.76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qacE△1-sul Ⅰ基因阳性62株(81.58%),int Ⅰ 1基因阳性64株(84.21%).qacE△1-sul Ⅰ基因和int Ⅰ 1基因具有相关性.结论:烧伤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有非常高的耐药率,并且qacE△1-sul1基因携带率较高,这和qacE△1-sul1基因与Ⅰ类整合酶基因整合在一起有关.

    作者:许小敏;毛联钢;金春光;虞江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在线测定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在线测定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LACHATQC8500型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在佳的测试条件下,对水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进行方法学试验.结果:在0.01~0.4 mg/L范围内,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99;方法低检出限为0.01 mg/L,和经典的方法比较可以提高灵敏度5倍;方法的回收率为100%~107%,精密度RSD为1.0%~3.0%.结论:利用流动注射仪进行水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封闭式萃取可以降低氯仿对分析工作者的职业危害.此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检测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含量.

    作者:苏占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烷烃类、芳烃类污染物

    目的:对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烷烃类、芳烃类污染物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检测三类样品.方法:通过氢氧化钠-乙醇皂化处理,用正已烷萃取,用石油醚溶解,测量萃取物荧光强度值进行定量.结果:测得标准油在0.00~1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检出限为0.2 mg/kg,平均回收率90.2%,RSD 5.4%.结论:本法准确度、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稳定性好.

    作者:薛强;钮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福建闽江细菌种类及分布的调查

    目的:了解福建闽江江水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采集闽江不同水域的水样,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从闽江中分离出细菌32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89株(59.1%),弧菌科细菌41株(12.8%),非发酵菌35株(10.9%),革兰阳性杆菌29株(9.1%),革兰阳性球菌26株(8.1%).结论:闽江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泛,此项调查对于该水域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王强;邵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利用IRS-PCR技术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多态性

    目的:利用IRS-PCR技术分析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多态性,以期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院内感染监控.方法:收集重症监护病房中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和铜绿假单胞菌10株;利用IRS-PCR方法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明显同源性,与质控菌株显著不同;同病房不同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则呈现不同型别多态性特征.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短期内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暴发流行;利用IRS-PCR技术进行细菌多态性分析快速、准确、可靠,而且可用于不同菌种,是用于流行病学监测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杨芹;应春妹;杨海慧;汪雅萍;张灏旻;于嘉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疆奎屯垦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奎屯垦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采集奎屯垦区十个农牧团场204个连队自来水水样,根据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204份水样中pH合格率低为50.5%,其次依次为:细菌总数合格率79.4%,氟化物合格率为81.9%.结论:奎屯垦区生活饮用水仍需加强改进和监督检测.

    作者:洪桂霞;方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陕西省2002~2006年食品中铅污染监测分析

    目的:为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铅污染状况与趋势,明确可能的污染源,对各种食品中铅污染量监测进行分析.方法:依据卫生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计划》进行样品采集与处理,采用GB/T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GAAS法》检验.结果:2002~2006年共监测13类1617份食品中的铅含量,检出率100%;平均超标率7.98%;铅污染严重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类、肉类和水果类,且蔬菜中的铅污染呈回升;其它食品中铅污染呈下降趋势.结论:铅污染普遍存在,不同种类的食品污染程度不同,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作者:王辛;王宇敏;梁晓聪;乔海鸥;王江;徐向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天津市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天津市大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并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集体生活、卫生习惯及皮肤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对1 240名天津市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进行调查,同时针对其卫生习惯、面部疾患、宿舍分布、皮肤类型等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津市在校大学生总感染率为37.66%,男生感染率为38.19%(215/563人),女生感染率37.22%(252/677);面部有痤疮、毛囊炎等皮肤疾患者感染率为47.89%,明显高于皮肤正常者16.87%;单纯毛囊蠕形螨、单纯皮脂蠕形螨与混合感染同时存在,以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蠕形螨的感染有明显的宿舍聚集性.结论:在天津市大学生中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感染以毛囊蠕形螨为主.蠕形螨感染是痤疮、毛囊炎的发病因素之一,同一宿舍可能增加蠕形螨的传播机会.

    作者:邸宝华;李昕;李春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合肥市屠宰生猪主要微生物学指标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合肥市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加工生产的卫生状况.方法:应用国标法对5个定点生猪屠宰场50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总超标率达46%和22.5%;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4.2%和17%;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合肥市生猪胴体的卫生质量急需提高,屠宰生产加工水平亟待改善,在肉品生产过程中重视大肠菌群的控制则有利于降低沙门菌的污染程度,实施宰前管理和宰前检验是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郁;焦新安;魏建忠;王桂军;李春芬;张吉贵;黄金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效果不佳的原因探讨

    高压蒸汽灭菌是微生物实验常用的灭菌方式,定期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是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培养皿洗涤晾干后先用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在烘箱中烘干,冷却后即可用于微生物实验.这个过程高压蒸汽灭菌是确保检测质量的关键,而烘烤也可起到辅助灭菌的作用.

    作者:刘胜国;余裕娟;罗艺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低温碱溶解试样测定毛发中的氟

    毛发作为痕量元素分析之用的一种人体组织,是很容易得到.据Matuura报导毛发中氟的含量一般在14.0~30.0 mg/kg.现在已有大量文献讨论把毛发用于法庭科学,诊断疾病,以及评定营养状况[1].目前国内对分解毛发测定氟化物的前处理,多用碱高温灰化[2],这种样品处理方法,操作比较繁琐,测定中待测组分很易损失.采用低温,提高碱的浓度来破坏毛发中的角蛋白,使氟化物在有保护性的介质中释放出来,然后用电极法测定其含量[3].

    作者:翟丽屏;叶平;黄居梅;刘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9种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适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9种不同类型食品中常用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和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的分析方法.方法:不同类型样品应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用Inertsil ODS-C18反相柱分离,HPLC-486UV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乙酸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在各种样品中的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89.6%,92.4%,90.2%,88.8%,其精密度分别为4.56%,0.0015%,1.32%,2.86%,小检出限在取样量为10.0 g时,分别为0.00012,0.0002,0.0001,0.0004 mg/g.结论:本方法能满足9种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同时分析测定要求.

    作者:李惠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慈溪市城乡自备井水质微生物污染调查

    目的:了解慈溪市各乡镇自备水井卫生状况与水质微生物污染情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甲副伤寒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介水传播.方法:对19个乡镇的水井的使用权、位置、介水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抽取井水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了1 716口水井的1 716份水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70.1%,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69.8%、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6.5%、4口水井中检出甲副伤寒沙门菌、8.5%的水井存在被粪便污染的可能;公用井与私有井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水井合格率与周围有无污染源有关并随距污染源由近到远逐渐升高;45.0%的乡镇井水合格率不到平均值.结论:保护水资源,加强城乡自备水井卫生管理,改善水井周围卫生环境,远离污染源,方能消除甲副伤寒等介水传染性疾病.

    作者:吴建根;岑迪;马旭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发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目的:报告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在流行病学、临床学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实验室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结果:从食物中毒患者和有关厨师、服务人员粪便中和吃剩的相关烤鸡、卤鸡爪中均检出肠炎沙门菌,其抗原模式为O9∶g∶m,符合该菌血清学特征.结论: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携带者在食品烹调制作和手接触而污染食品引发的典型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据此,今后要十分严格地实施食品卫生关键控制点管理(HACCP).

    作者:王琳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