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王曙燕

关键词:生殖器疾病, 女性, 妇女保健服务, 教职员工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为做好妇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学校1 169名女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 查出常见妇科疾病7种,总检出率为78.1%,其中以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结论 妇女病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应加强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定期做好妇女病普查,重视妇女病普治工作,从而降低妇女病患病率.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佛山市某区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佛山市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现状,为改善农村学校卫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按<广东省农村学校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开展调查.结果 项目区76.5%农村学校拥有完整的水和环境卫生设施;10所调查样本学校100%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及使用卫生厕所;个别边远地区农村小学仍饮用井水或泉水,洗手设施不足;监测样本学校水样10份,合格率40%;学生蛔虫、钩虫、肝吸虫、蛲虫四大寄生虫虫卵镜检阳性率15.7%,其中,蛔虫感染率为6.7%,肝吸虫感染率为7.3%,中学生肝吸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小学生.结论 农村学校饮用水合格率偏低;边远地区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肝吸虫是佛山市农村学校学生肠道寄生虫病主要虫种.

    作者:梁筱健;肖兵;黄瑞伦;陈志雄;黄志权;余袆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学生伤害的现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根据1990年WHO报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非故意伤害是青少年致伤、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

    作者:姜新峰;孙业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7年沈阳市和平区7~18岁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沈阳市和平区7~18岁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沈阳市中小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和平区体质监测学生42 601人,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1]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采用WHO提倡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照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质量值进行评价.结果 沈阳市和平区7~18岁学生47.25%营养状况良好,较2002年低0.77%;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1.63%,较2002年高出0.33%,女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营养不良率高,初中生次之,小学生低.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为12.14%,较2002年高出0.48%;肥胖率为18.99%,较2002年低0.1313%;男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所占比例高于女生,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检出率高,初中生次之,高中生低.结论 沈阳市和平区7~18岁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并存,增长幅度趋于平缓,应加强营养宣传教育,针对行性的采取营养干预措施.

    作者:崔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闵行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龋病调查

    目的 了解闵行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患龋情况.方法 对闵行区在册的39所民工子弟学校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普查.结果 5~14岁学生乳牙患龋率58.23%,龋均2.38±2.94,充填比4.65%;恒牙患龋11.26%,龋均0.20±0.76,充填比0.93%;乳牙患龋率总体男性高于女性,恒牙患龋率则相反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龋齿充填比低,应加强爱牙护齿宣传力度,为学生提供方便、价廉质优的充填治疗.

    作者:方红;严玉洁;屠月珍;张鑫毅;王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宝应县量化分级管理前后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宝应县全县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监督、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后卫生信誉度B级的单位(36.8%)明显高于实施前(22.5%)(P<0.05),卫生信誉度D级水平所占比重明显降低(P<0.05),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实施后(66.3%)明显高于实施前(51.3%,P<0.05).结论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高了学校食堂卫生水平.

    作者:高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延边地区小学生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延边地区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检查小学3年级学生的甲状腺、尿碘并调查食用碘盐情况和智商.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1994年的17.56%降至2004年的5.56%;尿碘中位数由1994年的33.68 μg/L增至2004年的255.00μg/L;盐碘监测合格率和覆盖率逐年上升,2004年分别达到95.30%和99.12%.另外,2004年与2000年相比智商优秀比例增加,智力低下者明显减少.结论 几年来延边地区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碘盐、尿碘等三项指标接近和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千秀雄;洪昌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东营市部分6岁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东营地区6岁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评价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 对1 824名6岁儿童进行PPD测试,并检查卡痕,接种后72 h观测局部反应.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拍摄胸部平片.结果 1 824名小学生结核茵素试验阴性、阳性、强阳性分别占受试人数的69.85%、30.15%、3.78%;有卡痕者占调查人数的66.34%,女生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男生,有卡痕者结素试验阳性率显著性高于无卡痕者,无卡痕者结素试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有卡痕者.结论 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摸清疫情,早期发现传染源并给予合理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生中的传播,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文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80例综合护理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亦可由细菌引起,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轻者仅表现为呼吸道的局部症状,重者可伴有发热,甚至超过39℃.

    作者:高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临床较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

    作者:唐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 比较免疫金银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SLE和其余6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 检测抗核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肌指数等指标.结果 免疫金银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阳性率为:SLE患者100%和9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和3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和13%、系统性硬皮病患者13%和73%、干燥综合征患者27%和82%、皮肌炎患者12.5%和37.5%、血管炎患者0%和17%、健康人0%和0%.统计分析显示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及Youdenn指数较免疫荧光法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金银法检测ANA对SLE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临床上采用免疫金银法检测ANA用于对SLE的辅助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秦苏萍;杜文平;汤仁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4年1~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9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有异性亲密朋友的比例为63.7%,被迫与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1.3%,自愿地与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4.5%,初中生高于高中生(P<0.05).性伴侣的数量为2人及以上的比例为59.7%,男生高于女生(P<0.05).性行为前喝酒或使用药物的比例为28.9%,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1.2%,曾怀孕或使别人怀孕的比例为21.3%,第1次性行为的年龄为11岁及以下的比例为23.3%.性别为女性、不知道HIV病因为性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24、1.296,而年龄为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58.结论 应加强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

    作者:朱春燕;王家骥;周志衡;李芳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与社区健康促进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流行现状,为社区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高校551名教师(男323人,228人)进行疾病筛查.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22.32%,患病率随年龄升高;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19.96%,男性患病呈低龄化趋势;混合性高脂血症检出率15.79%,尤以40~49岁女教师突出.糖尿病检出率4.72%,空腹血糖偏高的检出率为9.26%.结论 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流行形势严峻,是高校社区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

    作者:王兆勤;张河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6岁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园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710名家长中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比例为20.8%和2.8%,24.4%的家长能正确回答肥胖原因;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正确率分别为15.2%和21.4%;控制措施的正确率为42.8%;对于膳食宝塔、每日烹调油量、每日三餐能量比例的正确率分别为25.1%、38.9%和87.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BMI与得分高低有关联.绝大多数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控制表现出积极态度,但每天坚持锻炼者仅占1.8%;每周能带孩子户外活动1~2次的占59.3%;55.5%的儿童每周吃油炸食物次数>1次;52.0%的儿童晚上睡觉前会再给孩子进餐.结论 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控制态度较好,但是有关知识相对缺乏,尚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应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

    作者:孙兰虎;张庆巧;王秀娟;李娜;王义梅;唐松梅;周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遵义市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遵义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于2007年对遵义市1 600名中学生身体形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遵义市中学生的身高、体质量、胸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市区各年龄组学生3项指标均值普遍大于郊区.结论 遵义市市区中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质量、胸围)高于郊区中学生.

    作者:秦伟;陈远寿;余德芊;潘贵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化(以下简称疾控文化)是疾控中心职工在长期防病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定势和行为规范,也就是疾控中心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1].

    作者:程言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3~2007年某大学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大学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校2003~2007年的新生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体检,对疑似病人经进一步检查而明确分析.结果 该校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低于新生肺结核的患病率,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采取群体防治措施后,该校肺结核的患病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作者:王秀霞;张素英;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在过敏性紫癜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BUA)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不同病程的B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常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N-乙酰-β-氨基葡萄苷酶(NAG)进行测定,并对BUA升高的部分患儿实行干预治疗.平均随访8.5个月.结果 (1)HSP出现BUA升高31例(62%);(2)HSP继发HSPN 23例(46%);(3)继发HSPN中BUA升高18例(78.3%),而仅表现为HSP的惠儿中BUA升高13例(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BUA不升高的5例HSPN相比,18例BUA升高者其病情程度无明显加重(P>0.05);(5)对BUA升高者中10例HSPN进行干预治疗,与无干预的另8例HSPN相比,病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 HSP患儿BUA升高与HSPN发病率及病程相关,但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干预治疗高尿酸血症可缩短HSPN病程.

    作者:李喜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患者用药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患者对跌打损伤药物用药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我院药师发药交待的满意度,促进我校大学生用药安全.方法 因运动损伤在我院药房取跌打损伤药的大学生患者107例,观察组54例,药师发药时详细询问伤情,并给予详细的发药交待;对照组53例,药师只是配方发药,发药交待简单或患者询问时才给予用药指导.采用问答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所用跌打损伤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 及注意事项的知晓度,对药师发药交待的满意度,并参照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期刊,总结应用跌打损伤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果 调查组与对照组用药知晓度分别为94.4%和62.2%,满意度分别为90.7%和62.2%.结论 药师应重视并详细向患者提供跌打损伤药物的用药指导.

    作者:宋兵芳;解晓虎;王生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徐州地区213例胃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找出徐州地区胃癌患者特征.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006~2007年在徐州市各大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结果 胃癌患者中男女性别比2.7:1,男性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分布中农民和管理工作者较多,收入分布中低收入患者较多.胃体癌占23.47%、胃窦癌占44.4%、贲门癌占32.39%,胃癌各部位在NSAIDs服用史、HP感染中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且不同NSAIDs服用史、HP感染状态与不同胃癌部位有关,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

    作者:李磊;黄水平;费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导致食物中毒原因及研究中毒菌株的生物特性.方法 按GB/T4789-2003方法 将酒店厨房工作人员及中毒人员肛拭子、剩余的食物进行分离培养,用纯茵株进行生化试验.结果 经调查,掌握了流行病学资料,以及通过试验在3份酒店厨房工作人员肛拭子、4份中毒人员肛拭子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株.结论 副溶血性弧茵导致食物中毒发生.

    作者:郑春梅;郑彬;曹小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