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征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室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围手术期常规胃肠道外科护理,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沟通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遵医行为良好率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治疗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6%(P<0.05).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中,可纠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患沟通效果及患者遵医行为,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訾爱云;陈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aspase-8、PCNA和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种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演变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在2012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观察对象,其中以行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为实验组,以同期因不孕症(排除器质性疾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内膜活检正常子宫内膜患者33例为对照组.通过检测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两组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有显著区别.实验组的Caspase-8表达以阴性和弱阳性为主,PCNA的表达以弱阳性及以上为主,nm23的表达则以阴性和阳性为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aspase-8、PCNA和nm23中的表达在各自等级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8、PCNA和nm23在两组患者的表达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子学机制有关.
作者:黄建;郭金强;周伟新;冯春宇;凌学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的措施与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夫精人工授精前未处理)与研究组(41例,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妊娠情况、妊娠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睾酮(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周期数/总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期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可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妊娠情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的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纳入实验组,按照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多支组,同期选取我院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入院48h内,采用ELISA法测定3组血清中尿钠肽的浓度,并分析该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对照组BNP浓度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单支组以及多支组,单支组患者BNP浓度显著低于多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57,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的浓度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比,在早期诊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临床医生评价患者病情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仝慧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于2017年9月18日因右上肢活动不灵1d入院,查血小板224 ×109/L,低密度胆固醇2.96 mmol/L,同型半胱氨酸36.5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5%,颅脑MRA+DWI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弯段节段性血管狭窄;左侧额顶叶多发斑片状亚急性脑梗死灶.
作者:刘伟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MAP组(轻症)49例和SAP组(重症)49例,另选取我院48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PCT、AMY、CRP检测,对比三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分析血清PCT、AMY、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相关性.结果:三组PCT、AMY、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MAP组血清PCT、CRP水平低于SAP组,MAP组、SAP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P组血清AM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Ranson评分为(2.36±1.03)分,低于SAP组的(4.35±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PCT(r=0.418,P=0.014)、CRP(r=0.349,P=0.02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AMY、CRP均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指标,且血清PCT、CRP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在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利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头孢曲松钠是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过敏反应较青霉素低等特点,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随着头孢曲松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本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有所增多,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 笔者在援疆期间,曾成功抢救1例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致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COPD合并呼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OPD合并呼衰常规药物及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B组患者予以雾化吸入塞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2d后,根据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等的改善情况对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后的血气指标、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d后的血气指标(血液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A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B组(P<0.05).A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可更快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贻照;严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 α1 b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止咳、退热、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3~5d).观察记录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总病程、退热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5.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与对照组(4.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重组人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德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连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8周后的用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达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可有效改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周琪钰;李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双相培养鉴定体会,以期提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HIV抗体阳性的38例患者的血液及骨髓样本进行培养,培养仪器为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报警后转种于沙保罗琼脂平板上分别于25℃与37℃进行培育,对菌落特征与镜下形态进行观察.结果:马尔尼菲蓝状菌为双相型真菌,25℃培养为霉菌样菌落,周围有水溶性玫瑰红色素.镜下为卵圆形或圆形,光滑的孢子,孢间连体明显,菌丝细长分隔,帚状枝典型,两轮生多见,少数单轮生;37℃培养为酵母样菌落,镜下为圆形、卵圆形、腊肠样孢子,无色素.结论: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沙保罗培养基双相培养鉴定是确诊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作者:熊劲芝;张林;袁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前无应激试验(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二者联合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胎足月头位胎儿窘迫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比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和二者联合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根据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分组,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2.22%;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灵敏度与NST相同;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5).结论:在胎儿窘迫诊断中NST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价值较高,且对不良分娩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静;崔竞红;周文君;辛紫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吉非替尼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类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特别是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着研究的深入,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耐药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因而如何更合理地使用吉非替尼,提高疗效、防止耐药性已成为当前临床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就吉非替尼单药或结合化疗、单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雯珺;王中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DCA质量持续改进在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4月住院的195例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2018年5—7月住院的198例失禁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方法对失禁患者的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组患者IA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评价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5).实验组IADⅡ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6,P<0.05).结论:运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追踪,能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且能阻止失禁性皮炎的进一步进展,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冲洗方式在接受根管治疗的乳牙牙髓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冲洗,n=45)与对照组(注射器冲洗,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d、3d、7d,牙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利用超声根管冲洗可显著改善乳牙牙髓炎患儿根管清理力度,缓解患儿术后牙痛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百令胶囊联合环磷酰胺和醋酸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94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纳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肾功能、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24h UPE、BUN、SCr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可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加快病情好转,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田红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择期行PCI术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科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施行PCI术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在术前48 h进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照组不行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2h胸痛程度、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及术后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h胸痛评分>1分及ST段偏移>1mV患者比率、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患者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降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释放,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心脏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钟芳;李珍;赵雨;郭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d uveitis ,TINU) 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975年Do-brin等[1]首先报道了该病,病因尚不明确. 本文回顾分析确诊的1例TINU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刘建良;李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应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7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讨组应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应用于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较快,瘢痕长度较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枝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