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
目的:探讨产前无应激试验(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二者联合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胎足月头位胎儿窘迫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比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和二者联合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根据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分组,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2.22%;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灵敏度与NST相同;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5).结论:在胎儿窘迫诊断中NST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价值较高,且对不良分娩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静;崔竞红;周文君;辛紫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病房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值得推荐.
作者:林丽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于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关节外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泵注右美托咪定,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全麻,随后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维持0.35μg/(kg·h)右美托咪定泵注,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维持0.7μg/(kg·h)右美托咪定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静态疼痛程度(RVAS)和动态疼痛程度(PVAS)评分、术前、术后7d简易精神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h、24h、72h的RVAS、P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 MMSE量表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前进行神经阻滞,在术前泵注负荷剂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持续泵注0.35μg/(kg·h)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良好,对认知功能影响小,对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寰;杜杰强;陈海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高危风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消化外科2008年6月—2017年10月298例术前或者术中确诊为急性小肠坏死,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死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35例(11.7%)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有:年龄>53岁(χ2=10.705,P=0.001)、休克指数>0.8(χ2=6.405,P=0.011)、平均动脉压≤92.7mmHg(χ2=5.275,P=0.022)、白蛋白≤34.9g/L(χ2=4.989,P=0.026)、肌酐>95μmol/L(χ2=8.231,P=0.004)、D-二聚体>851.5mg/L(χ2=3.964,P=0.046)、腹内及肠积气(χ2=6.559,P=0.010)、电解质紊乱(χ2=5.926,P=0.015)、冠心病(χ2=11.157,P=0.001)、心房纤颤(χ2=4.026,P=0.045)、腹水性质异常(χ2=4.404,P=0.036)、肠穿孔(χ2=7.909,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肠穿孔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急性小肠坏死患者,术前发现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术中发现有小肠穿孔应高度警惕术后死亡的风险并争取尽早处理.
作者:吕勇志;李云龙;余彦平;张舜;郭源;张龙;王士祺;吴颖;李纪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冲洗方式在接受根管治疗的乳牙牙髓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冲洗,n=45)与对照组(注射器冲洗,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d、3d、7d,牙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利用超声根管冲洗可显著改善乳牙牙髓炎患儿根管清理力度,缓解患儿术后牙痛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组(研究组,n=29)和传统切开入路组(对照组,n=29).于术前(T1)及术后7d(T2)观察患者伤椎情况(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于T1及术后1个月(T3)时评估患者胸腰椎功能[腰椎功能量表(JOA)]和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差异.结果:T2时,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均较T1时增加,Cobb角则均较T1时减小(P均<0.05);两组T1、T2时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时,两组JOA、MBI评分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升幅大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失血量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相对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在保证良好矫正效果的同时改善手术情况,对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有一定帮助.
作者:蔡成;何光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用于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的效果.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丁桂散样品中的丁香酚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根据基线噪音2倍开展计算可知,丁香酚的低检出量为0.01μg左右;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1.19%丁桂散中所具备的丁香酚含量分别为97.4mg/g、99.27mg/g以及101.33mg/g.结果:HPLC法可有效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与卵子质量、受精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病例,按照取卵日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分成四组:A组未行卵泡冲洗;B组冲洗1~5次;C组冲洗6~10次;D组冲洗11~15次.比较各组MII卵率、受精率以及妊娠率的不同,分析卵泡冲洗次数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MII卵率、受精率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各项值均低于A组和B组,其中D组的受精率和妊娠率更低.C组和D组的MII卵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可以预测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和妊娠率,冲洗次数越少,卵子成熟度越好,受精率越高,妊娠结局越好,反之则越低.
作者:席玉;王环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外伤科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GCS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GC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GCS评分,护理效果更优,患者对护理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躁狂型精神分裂患者在行剖宫产麻醉时的麻醉方法选择,以减少麻醉对产妇及胎儿的不良反应.方法:躁狂型精神分裂患者的剖宫产病例共计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选择全身麻醉,对照组选择七氟醚,依托咪酯联合椎管内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操作过程及术中躁动发生率、患者术毕精神状况、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和术毕精神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应用于有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的产妇安全有效,优势明显,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徐聪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对益气活血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进行有效性和科学性评价.方法:选择80只雌性SD大鼠,制作破裂型突出模型,随机分为破裂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P38阻断剂组和中药+P38阻断剂组,每组20只.分别予中药益气活血方、阻断剂SB203580及中药+SB203580干预.造模分别于1、4周后取材,以HE染色、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1)椎间盘质量和体积:中药组减小明显,P38阻断剂组减小值小(P<0.05).(2)HE染色:各组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退变,中药组形态结构破坏明显,中药+P38阻断剂组次之,P38阻断剂组椎间盘形态退变轻.(3)Real Time PCR结果:中药组表达总体高于对照组,P38阻断剂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印迹图像分析结果显示:1周末,中药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38阻断剂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周末,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药+P38阻断剂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具有促进P38MAPK磷酸化、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突出组织重吸收的作用.
作者:周孝文;刘锦涛;俞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微创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病情观察、体征检测、镇痛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及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尿失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贺姣;徐娜娜;陈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高危人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于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研究表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其敏感性、特异度明显优于传统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大.手术切除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射频消融术(RFA)术后随访动态监测可以有效预测预后.
作者:胡迪;武文娟;王凤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ICU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发生率高.机械通气患者并发VAP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抗生素使用量,加重患者家属经济负担,且对患者的预后影响重大.特别是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病原菌的感染,治疗困难,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已成为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大顽疾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是一组特殊人群,机体各项机能衰退,故如何个体化的给予抗感染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作者:廖鑫燕;冉宇;边士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彻底清除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壁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病灶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彻底清除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胸壁结核患者中开展彻底清除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易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后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对两组癫痫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能够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产生显著积极影响,对其康复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崔伟伟;贺秋平;高玉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DCA质量持续改进在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4月住院的195例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2018年5—7月住院的198例失禁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方法对失禁患者的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组患者IA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评价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5).实验组IADⅡ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6,P<0.05).结论:运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追踪,能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且能阻止失禁性皮炎的进一步进展,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在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118例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绝对卧床休息、腰椎骨盆牵引及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推拿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皆为24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提高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腰腿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具有更高的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璐;孙小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 α1 b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止咳、退热、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3~5d).观察记录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总病程、退热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5.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与对照组(4.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重组人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德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片,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ALT、AST、HBsAg、HBeAg、HBV-DNA变化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LT、AST、HBsAg、HBeAg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Bs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食欲减退,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提高患者转阴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