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俊;王静
目的 通过对机场公共区域德国小蠊的防治,有效控制德国小蠊密度,为大型公共区域德国小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喷药、毒饵、粘蟑板等方法开展灭蟑并监测灭蟑前后的蟑螂密度.结果 调查了413间,发现蟑螂种类均为德国小蠊,总的阳性率为23.59%,密度为2.9只/间,通过2个月3次灭蟑工作,总的阳性率下降到2.9%,密度下降到0.2只/间,杀灭率达到84.7%.结论 针对德国小蠊生活习性和综合公共区域特点,应当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措施,采用多种灭蟑药物开展杀灭工作,德国小蠊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闫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0.2%莪术醇饵剂和莪术醇母粉与燕麦拌制成饵粒,控制高原鼠兔的使用方法,为防治高原鼠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针对不同剂型抗生育剂在野外对高原鼠兔进行控制效果、繁殖率、取食率、安全性等技术指标的测定.结果 经调查2011-2012年莪术醇饵剂对高原鼠兔的平均控制效果为35.17%和50.35%,母粉饵粒为36.44%和57.91%,莪术醇饵剂试验区怀胎率平均下降率为49.50%和66.9%.母粉饵粒实验区怀胎率平均下降率为51.60%和72.10%.结论 0.2%莪术醇饵剂和莪术醇母粉对高原鼠兔控制效果较为显著,经调查未发现害鼠天敌动物及非靶标动物二次中毒的发生,说明该药剂使用安全.
作者:赵晓军;赵日良;吉汉中;李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厦门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历程,为消除疟疾后巩固成果和疟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5年厦门市疟疾防治资料,对发病情况和传疟媒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探讨厦门市疟疾的防治历程.结果 厦门市1950-2015年共发生疟疾病例22 870例,上世纪50年代疫情为严重,年发病率从1999年起连续17年控制在l/万以下,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1年发生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2002-2015年报告37例输入性病例,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2015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成为消除疟疾达标市.结论 根据1950-2015年间不同时期疟疾发病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取得明显防治成效.厦门市2015年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由于外来疟疾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应加强流动人群疟疾防控工作,并持续开展本地蚊媒监测.
作者:郭志南;柯雪梅;陈敏;陈华芳;林敏珍;陈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加强宜宾市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方法 采用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现场询问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宜宾市范围内市级以上文物古建筑进行白蚁危害调查;采用以“蚁害检查→喷粉灭蚁→诱杀灭蚁→灌注处理→环境灭蚁→长期监控”为技术路线的古建筑白蚁综合治理技术,在3处白蚁危害严重(Ⅲ级)的古建筑中进行了白蚁综合防治试验.结果 共计调查古建筑46处,危害宜宾市古建筑的白蚁有10种,其中以散白蚁危害为优势种群.27处古建筑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白蚁危害,总体白蚁危害率达到58.70%,其中白蚁危害达到Ⅲ级的16处,占34.78%.白蚁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制订的白蚁综合治理技术能有效控制古建筑的白蚁危害.结论 本次调查明确了宜宾市白蚁危害现状,为宜宾市古建筑白蚁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严少辉;彭晓涛;彭正玲;徐兵;郭熙蒂;陈燕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的种属鉴定并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病媒生物机器鉴定系统.方法 采用专家会商法提取宁波口岸常见蝇类的鉴别特征规则,构建特征与不同蝇种一一对应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应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将整个机器学习运算及鉴定过程内嵌其中.结果 抽提出复眼大小、颜色等7个特征,建立95×8维向量矩阵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开发病媒生物机器学习与鉴定系统,将80%的数据用于训练,20%的数据用于测试,正确率达到100%.由一名新手借助该信息系统对口岸新采集到的10只蝇进行种属鉴定,准确率达到90%.这些新的鉴定数据导入训练数据集再次进行自我学习、提升经验值.如此往复,逐步将该系统培育成长为病媒生物鉴定专家系统.结论 以机器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在病媒生物鉴定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我国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裘炯良;周力沛;郑剑宁;施惠祥;李杰;江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促进和提高维和分队防疟、抗疟的能力与素质,切实保障维和分队遂行和平行动的持续战斗力.方法 跟进随访和实地调研,查找疟疾高发的关键性诱因,督促落实相关措施,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并编写防疟手册《Malaria Pamphlet》分发至任务区各维和分队.结果 自2016年9月25日至2017年7月20日,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接诊任务区患者1 437例,确诊疟疾患者93例,其中E国维和分队39例;E国特战分队(ESFC) 29例,E国成建制警察部队(EFPU) 10例,罹患率分别为19.33%、6.67%.经防治措施落实和整改后,E国维和分队疟疾发病情况得到显著控制.结论 防蚊、灭蚊是预防疟疾的关键,重点在于阻断蚊虫的繁殖、生长,防止蚊虫叮咬和传播;就寝时使用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和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室内滞留喷洒是当前世界公认的媒介控制的两种主要手段.
作者:张俊才;刘延彤;郭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东营市蚊虫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蚊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一使用光催化诱蚊灯法进行监测.结果 全市共捕获蚊虫4 771只,其中淡色库4 185只,占87.63%,为东营市优势蚊种;中华按蚊325只,占6.81%;三带喙库蚊228只,占4.77%;不同生境蚊密度以牲畜棚高,为7.20/(台·h).成蚊密度7月份达到高峰,为5.08只/(台·h);9月份形成第2高峰,为4.11只/(台·h),呈双峰分布.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基本了解了东营市蚊虫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进一步搞好消杀灭蚊工作提供了依据.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城乡结合部、郊区等生境蚊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切实降低蚊虫密度,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
作者:刘辉;赵魁松;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喜读科普读物,尤喜读生物题材科普图书.经忘年邮友王荫长先生赠阅,利用假期拜读了由莫容先生主编的《蝴蝶与蝴蝶文化》.由于多位昆虫学者参与,分别从知识或技能、文学或生态、哲学或艺术等不同角度入手,采用叙述或说明、描摹或引用、写实或拟人等不同手法,短节相嵌,各言其长,文精图美,言简意赅,竞至深迷其中、专心致志、昼捧夜伴,连茶饭亦成读书生活之点缀了.
作者:康国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长宁区夏季学校蚊虫侵害状况,为学校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长宁区2所高校、5所中小学校、5所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孳生地调查和人诱法成蚊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各学校6、8月蚊虫侵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6月份孳生地阳性率为11.11%,高于8月份的7.14%.大学的蚊虫孳生地阳性率高(11.23%),其次是幼儿园(9.49%),低是中小学(7.11%).6月份成蚊密度高于8月份,16:30-17:00时段,捕获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94.44%,19:00-19:30时段,捕获的蚊虫以淡色库蚊为主,占77.30%.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学校蚊虫侵害指标和蚊虫孳生地阳性数均高于上海市地方标准的相应指标,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大校园环境治理力度,清除蚊虫孳生地,将蚊虫密度降低到无害水平.
作者:夏仪;刘洪霞;汤泓;李颖;殷为申;蔡恩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采用目测法等方法对青浦区某建筑工地的臭虫侵害进行调查,在民工宿舍内发现并采集到10只臭虫,经鉴定均为温带臭虫.应急处置3周后,连续观察3周,未发现臭虫,处置效果显著.在人员聚集的重点场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民众认识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治理、建立防治机制是做好臭虫防治工作的关键.
作者:任志华;潘引君;刘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的季节消长及环境分布,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布雷图指数法,对6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及调查,对分布类型和容器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废旧物品回收站布雷图指数高为13.80,各类型容器中废旧轮胎、闲置物品的阳性率分别为3.26%、2.23%.气温、降水量和布雷图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909.结论 不同场所布雷图指数有差异,废旧物品回收站布雷图指数高.废旧轮胎和闲置容器伊蚊阳性率较高.7月份布雷图指数高,气温和降水量对布雷图指数有重要影响.
作者:庞松涛;雷晓岗;陈保忠;王欣;薛威;吴鹏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阻碍经济发展.做好国境口岸及输入性病媒生物控制是当前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现实需求、法律法规要求、防控技术、人才建设等方面,介绍做好国境口岸及输人性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贺骥;聂维忠;陈帆;林青;杨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控制登革热、乙脑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和科学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幼蚊浸渍法、成蚊接触桶法.结果 西安地区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60、7.62、3.52、2.10倍,其中以氯菊酯抗性较高.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蚊虫的抗药性监测,及时了解抗性发生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策略.
作者:王欣;吕文;庞松涛;陈保忠;陈晨;王飞;刘如如;付晗;雷晓岗;薛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许昌市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合理地使用杀虫剂,为防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幼虫浸渍法.结果 2014年许昌市1 680只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的LD50值分别为2.647 8、1.445 3、5.830 2、1.504 1μg/L,抗性倍数分别为3.0、4.1、3.0、0.9倍.本次抗药性试验抗性等级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为低抗,双硫磷为敏感.结论 许昌市白纹伊蚊幼虫对4种常用杀虫剂处于低抗或敏感水平,应轮替使用杀虫剂,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作者:贾永华;吴颍岚;何红伟;安建荣;李朝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辽宁省不同自然地理环境蚤类组成和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和形态分类学原理和方法.结果 辽宁省迄今发现蚤类47种,隶属于6科23属,其中中国特有种6种,世界广布种6种,辽宁省广布种4种.辽东低山丘陵针阔叶混交林小区分布蚤种15属18种;辽东半岛赤松柞木林小区分布蚤种13属17种;辽河平原草甸草原小区分布蚤种16属19种;柳河流域沙丘灌木丛草甸草原小区分布蚤种11属13种;辽西滨海台地农田-草甸草原小区分布蚤种7属8种;辽西丘陵油松柞木林小区分布蚤种12属15种.努鲁儿虎山北麓丘陵台地干草原小区分布蚤种18属30种.结论 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生态要素组成.蚤类与其他生态要素一样,是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繁衍和分布受其他生态要素影响和制约.
作者:关玉辉;王纯玉;张家勇;丁俊;白玉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曲阜市蜱类的种群分布、活动规律及侵害状况.方法 采用布旗法和体表查提法分别调查野外游离蜱和动物体表寄生蜱,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在宿主动物和环境中分别捕获蜱294和62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在所调查的458只(头)宿主动物中,阳性宿主130只(头),侵害率为28.38%.结论 调查采集到的356只蜱均为长角血蜱,是当地的优势种,夏、秋季为活动高峰期.
作者:林丙昌;宋华;孔祥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土壤中联苯菊酯、氯菊酯、毒死蜱、吡虫啉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ODS-C18色谱柱和可变紫外光检测器,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70:21:9)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在220 nm波长下,对土壤中联苯菊酯、氯菊酯、毒死蜱、吡虫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种农药在5~ 1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9 7,检出限为0.04~0.60 mg/L;添加水平在5~ 5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9% ~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1%~4.1%.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确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分析方法.
作者:黄超福;何宁祖;黄思媚;贾豹;潘加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针对我国PCO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PCO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思考,综述了我国PCO行业的技术短板,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杜志辉;邓兵;谭雅宁;杨惠;唐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蚊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并评估抗性风险,为制定北戴河部队休疗区科学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使用成蚊接触法和家蝇药膜法测定诊断剂量下淡色库蚊或家蝇野外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依据抗性结果调整防治用药,变单纯使用拟除虫菊酯为换用、混用其他类型杀虫剂,增加昆虫生长调节剂烯虫酯处理孳生地等;使用媒介生物密度监测国家标准方法调查蚊蝇密度,比较防治措施调整前后密度下降率为指标,评价防治效果.应用家蝇不敏感乙酰胆碱酯酶法(AchE)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分别确定当地淡色库蚊和家蝇野外种群中不敏感胆碱酯酶个体所占比例和kdr基因突变发生频率.结果 淡色库蚊和家蝇种群对拟除虫菊酯普遍产生抗药性,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敏感.调整防治措施后,蚊蝇防治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两个监督单位蝇类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6.4%和84.9%,蚊类密度下降率也达到84.0%和80.9%,防治效果均达到部队卫生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要求.当地淡色库蚊和家蝇种群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较低,AchE不敏感个体不足10%;但对拟除虫菊酯抗性水平较高,kdr突变发生率(R%)分别为84%和91%,杂合子RS%达到44.8%和43.9%.结论 对卫生害虫抗药性调查和风险评估,有助于合理选择防治用药,达到有效治理目的,实现可持续控制.
作者:李彦;韩华;贾瑞忠;石华;黄清臻;史慧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联苯菊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Agilent 5 HC-C1s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203 nm波长下检测联苯菊酯悬浮剂中的药物含量.结果 联苯菊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5%联苯菊酯悬浮剂、7.5%联苯菊酯悬浮剂、15%联苯菊酯悬浮剂标准偏差分别为0.049、0.059、0.128,变异系数分别为0.98%、0.89%、0.8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100.64%、99.8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好,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适用于联苯菊酯悬浮剂的含量检测.
作者:韩耀宗;夏天;刘红军;罗贤华;文灿;黄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