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波
目的:探讨针刺人中穴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人中穴,对照组未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离室时间;分别于气管导管拔除前(T1),气管导管拔除时(T2)的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T1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MA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人中穴可缩短骨科手术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离室时间,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
作者:蔡元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职业技能竞赛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办学水平 、检验教学成果 、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发挥着引领示范,选拔激励的强大作用,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本文立足我院近5年来举办省级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和参加国赛的实际,深入开展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革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孔咏霞;脱梅娟;王炳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在乳腺癌中检测CyclinD1和P53两种因子的表达结果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在乳腺正常组织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运用免疫组化LP法检测CyclinD1和P53两种因子的表达状况,对比两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乳腺正常组织,ILC与IDC组织中CyclinD1和P53的表达较高(P<0.05),然而两者在ILC与IDC中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中CyclinD1和P53表达与年龄 、绝经状态 、肿瘤大小 、PTNM分期 、淋巴结浸润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体现在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转移中(P<0.05).结论:在ILC与IDC两种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1和P5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呈正相关,在乳腺癌的生物学诊断指标中可作为循证依据,有利于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预警作用.
作者:李宏伟;王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钛片二次高压阳极氧化载锌生物膜层抗菌性以及细胞生物相容性的改变情况.方法:试件二次高压阳极氧化为A组,再经植酸处理的为B组,以B组为基化学镀锌(15g/L、20g/L、25g/L乙酸锌)分别为C、D、E组.将不同级别试样进行细胞黏附 、增殖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细胞相容性.结果:细胞增殖和黏附率均为E>D>C>B>A,且5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碱性磷酸酶检测D、E两组细胞ALP吸光度值显著高于A、B、C三组,且E组高于D组.结论:纯钛二次高压阳极氧化经植酸处理载25g/L乙酸锌的生物相容性佳.且随着锌离子浓度增加,生物相容性成正相关.
作者:梁长龙;刘继光;张慧明;李慕勤;舒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孕妇学校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提高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80例孕产妇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0例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回顾分析两组孕产妇在不同阶段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在围产期孕产妇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等各项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学校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我国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丽敏;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SSPI)联合椎体成形术(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内固定治疗组(SSPI)和联合治疗组(SSPI+VP),每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治疗前后椎管侵占率 、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椎管侵占率 、Cobb角较单纯内固定治疗组更低(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较单纯内固定治疗组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结论:SSPI联合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其可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学,维持伤椎高度,稳定脊柱结构.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的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 、尿素氨 、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两组患儿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彬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除后的胆管癌患者预后特征及复发 、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行外科手术切除且获得随访的75例胆管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8.7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8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肿瘤大小 、肿瘤分化程度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复发情况,而年龄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阮萍;彭忠异;姚平;何婷婷;利华;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自愿接受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肺部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在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曼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主要总结了白血病化疗后机体记忆B细胞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介绍了化疗后免疫细胞减少,体液免疫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记忆B细胞存在异常可导致化疗后患者常见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探讨了将记忆B细胞频率趋势用作免疫重建的替代指标,对患儿疫苗接种的意义.讨论了化疗后与现有免疫功能结合的免疫疗法的可能性.
作者:李亚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9例鹿角状肾结石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建立微创通道一期应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二期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一期平均手术时间(120.11±26.32)min,结石清除率为80.67%.二期平均手术时间(43.96±8.22)min,结石清除率为94.96%,术后6例仍有结石残留,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均于3~6个月内排出体外,术中无患者输血,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建立微创通道应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能降低对患者的创伤,手术时间短,结石的清除率高,对周围脏器的损害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俊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97个甲状腺结节病变)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二维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弹性检查,比较两者成像特点,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甲状腺结节22个,良性结节75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敏感度86.34%,特异度为96.0% 、准确率为93.81%,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77.27% 、88.0% 、85.57%;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显示,良性病灶评分以1~2分居多,恶性病灶以2~3分居多,以3分为临界点,鉴别良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依次是68.18% 、73.33% 、63.16%.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提高诊断及鉴别的敏感性 、特异度及准确性,临床可结合常规超声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减少疾病误诊率 、漏诊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上腹部手术中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肌松药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我院收治的64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全麻组与复合组,各320例,全麻组应用单纯全麻,复合组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复合组的肌松药用量比全麻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复合组的心率 、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比全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复合组的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都比全麻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优于应用单纯全麻,可明显减少肌松药用量,是一种有效 、安全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18例NSCLC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接受化疗,研究组在其基础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细胞免疫 、肿瘤恶性程度.结果:研究组IFN-γ 为(14.49±4.57)pg/ml,高于对照组的(7.10±4.04)pg/ml(P<0.05);对照组CEA为(82.29±5.13)ng/ml,高于研究组的(40.23±4.10)ng/ml(P<0.05).结论: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化疗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细胞的免疫功能逐步提升,促使肿瘤的恶性程度逐渐下降.
作者:龚星;陈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接诊的择期手术患者112例,并随机划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技术.比较2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 、疼痛变化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出苏醒室时与穿刺时比较,收缩压 、舒张压及心率有所降低(P<0.05),VAS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护理组出苏醒室时的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及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疼痛症状,显著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冯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和p27kipl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 、50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tathmi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表达率为2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比例为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kipl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高,对应的表达率为9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表达率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hmin蛋白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71,P<0.01).结论:stathmin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p27kipl蛋白的表达则相反,二者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表达程度和肿瘤的病理分级关系显著;据此可判断这两种蛋白的异常表达会直接影响到肿瘤细胞的发展水平;stathmin蛋白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靶点.
作者:张先国;李善昌;贾丹丹;宁尚波;张宏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共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38).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病人听力障碍恢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听力障碍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听力障碍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且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听力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K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CINⅡ 级患者13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行CKC治疗,观察组行LEE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Ⅱ 级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LEEP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宫颈粘连发生率,更为安全 、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医用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在掌握医学留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借助视频和PPT自助实验答疑课件等多种措施,对留学生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包括内容安排 、实验过程指导 、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改革探索,结果在实际授课中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留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明显提升了留学生对医用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实验主动性.
作者:徐生辉;贺奇才;李晓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在手术病人安全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病人800例,其中2016年1-3月选取400例未实施细节化管理交接的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4-6月选取400例实施细节化管理交接的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细节化管理前 、后交接中错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病人错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交接时间亦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管理在病人安全交接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病人交接错误事件发生,同时缩短了病人交接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陈兰焕;叶俊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