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蟑螂侵害现状调查及控制措施

赵丽仙;王平;赵树明;刘明华

关键词:蟑螂, 侵害现状, 优势种群, 综合防治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铜陵市蟑螂侵害情况,为防治蟑螂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 采用粘捕法测定蟑螂密度,并用观测法和询问法调查蟑螂的侵害情况.结果 铜陵市蟑螂有3种,分别是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这3种蟑螂分别占85.3%、12.1%和2.6%,德国小蠊是优势种,餐馆和宾馆的密度高;而用不同方法得出的侵害率不同.结论 掌握铜陵地区德国小蠊生活习性,为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相关文献
  • 10%立影杀虫微乳剂对3种害虫灭效研究

    目的 研究10%立影杀虫微乳剂对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 按照GB13917.1-92和GB/T17322.1-1998的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结果 对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24 h死亡率大于70%,符合GB/T17322.1-1998滞留喷洒药效的B级标准.结论 10%立影杀虫微乳剂在不吸收、半吸收、吸收表面对蚊、蝇、蟑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施药后表面药痕小、有较长的持效性,药效稳定.

    作者:冯向阳;熊绮梦;蒋解花;梁富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吉林省西北部草原大面积灭鼠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大隆毒饵在草原大面积灭鼠效果.方法 采用弓形夹法调查鼠密度,在现场采用等距投毒和见洞投毒相结合的方法投放大隆灭鼠毒饵.结果 草原的鼠类有3属4种,其中优势鼠种为达乌尔黄鼠(97.6%).先后进行2次灭鼠,灭鼠率分别为95.83%和66.67%.结论 0.005%大隆毒饵草原大面积灭鼠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王峰;任清明;刘国平;贺顺喜;谢怀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青藏高原丽蝇族昆虫分类区系初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青藏高原丽蝇族昆虫的种类、分布及区系特征.方法 采用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结果 总结出该族9属40种,记述了该族昆虫的名录和分布.结论 青藏高原地区丽蝇族昆虫种类丰富,特有种21种,占总数的52.5%.

    作者:敖虎;王明福;刘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拟除虫菊酯在卫生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广谱、高效、低毒,被广泛地应用到卫生害虫的防治上.我国拟除虫菊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为我国卫生害虫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卫生害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作者:姜志宽;张桂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东省东莞市发现疑似江华弓背蚁

    江华弓背蚁(Camponotus jianghuaensis)隶属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蚁亚科(Formicinae)弓背蚁属(Camponotus),共有5种蚁态,分别为雄蚁、雌蚁、大型工蚁、中型工蚁、小型工蚁.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也是热带地区常见类群,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湖南有分布.

    作者:卢文成;林立丰;刘文华;韩佳音;张巧利;陈浩田;易建荣;陈建东;卢秀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盐城市淡色库蚊对4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区分剂量法.结果 盐城地区敌敌畏抗性处于高抗水平,但抗性有所缓解;氯菊酯、氯氰菊酯除建湖外均处于低抗、敏感水平;溴氰菊酯抗性建湖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市).结论 建湖、东台、盐城市区经过长期的化学防治,蚊虫对敌敌畏、溴氰菊酯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因此这些地区在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时应换用其他类型的杀虫剂.

    作者:顾振国;孙伯超;王信宏;朱根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鼠类种群密度调查与综合治理的研究

    目的 减轻临沂市区鼠类危害,保证市区清洁卫生,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方法 监测鼠密度采用鼠夹法,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 经自查,2004~2006年粉迹法阳性率分别为2.20%,1.90%和0.90%,临沂市区鼠密度已低于国家爱卫会制定的标准.结论 搞好市区鼠密度监测,采取综合的防鼠灭鼠措施,可有效降低市区鼠类危害.

    作者:孔令军;梁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外来红火蚁生物学行为特点

    外来有害生物种群,已随着全球商品化的贸易物流业,多渠道频繁的通商运输传递转移,而产生异地繁殖、自然扩散传播,并带来直接的危害和间接的影响,如地中海果实蝇、松树线虫、德国小蠊、双钩异翅长蠹、外来红火蚁和热带火蚁等有害生物.

    作者:刘瑞桥;刘锦裕;吴兆泰;高道蓉;陆镇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VOC检测仪检测残毒的应用研究

    卫生处理是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出入境口岸的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在口岸的卫生处理工作中,仍有部分单位采用溴甲烷熏蒸的方法对出入境船舶、集装箱等实施除鼠、除虫处理,而熏蒸后对溴甲烷残毒的检测则是确保人员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采用VOC检测仪在对溴甲烷残毒浓度检测的应用,对进一步提高口岸卫生处理工作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大江;林炎泉;李灿斌;彭东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莱姆病与蜱的防控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宿主动物主要是野鼠、家畜和鸟类;主要由全沟硬蜱传播.患者有蜱咬史,早期常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并伴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某些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关节炎、心脏与神经系统等病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传染病.

    作者:吴光华;姜志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甘肃省蠓科昆虫研究

    目的 研究掌握甘肃省蠓科昆虫.方法 人帐诱法、畜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结果 研究获得甘肃省蠓科4亚科9属59种,即细蠓亚科,细蠓属13种;毛蠓亚科,毛蠓属13种;铗蠓亚科,裸蠓属2种,铗蠓属6种,蠛蠓属4种;蠓亚科,库蠓属17种,须蠓属1种,短蠓属1种和贝蠓属2种.库蠓属种类多,细蠓属和毛蠓属次之,铗蠓属居第3位,其余5个属的种类较少;库蠓和细蠓是甘肃省吸血蠓虫的主要构成者,毛蠓和铗蠓是非吸血蠓虫的主要构成者.在不同地理区域蠓科种类的组成、分布与优势种群不同,蠓科种类不同其活动的时域不同,同一蠓种在不同地区其活动的时域亦有变化.结论 初步掌握了甘肃省蠓科昆虫,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刘增加;宫占威;张继军;石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种冷热雾两用杀虫剂的研制

    目的 研究一种卫生用杀虫剂,可以同时分散在水和油中,作为热烟雾和冷气雾使用.方法 通过对产品乳液稳定性、pH值、闪点和冷热贮稳定性的测定,确定了配方的组成;并通过室内及现场药效试验,考核了本产品用水和油稀释后对蚊、蝇和蟑螂的杀灭效果.结果 产品外观为均相透明液体,闪点较高,用标准硬水稀释后呈乳白色,用脱臭煤油稀释后清亮透明,高低温、常温贮存性质稳定;室内药效,用药量为1.5 mg ai/ m2时,采用超低容量室外挂笼实验,测得本制剂对致倦库蚊的30 min击倒率为100%,24 h死亡率100%;用药量为10 mg ai/ m3时,采用热烟雾喷雾,测得本制剂对德国小蠊的室内药效30 min击倒率为100%,72 h死亡率100%.结论 研制的配方各组分选用科学合理,产品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对蚊蝇、蟑螂作用力强,值得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辉;江文锋;戚晓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鼠类密度监测与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 为开展有效灭鼠和观察鼠类控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每季度进行一次化学药物灭鼠,并用鼠夹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03年10月灭鼠前捕鼠48只,平均密度为10.96%,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第一次毒饵灭鼠后鼠平均密度为1.53%,2004年至2005年监测密度控制在1.29%以下.结论 化学药物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鼠患.

    作者:薛宏俊;沈超;杜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镇江市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班氏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化学杀虫剂作为蚊类防治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防治蚊媒传染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大量地使用,致使蚊虫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解镇江市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情况,合理用药、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笔者用镇江市淡色库蚊幼虫和三带喙库蚊幼虫对4种常用的杀虫剂进行了抗性测定.

    作者:姜洪方;刘玉红;徐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海南海滨地区牙龙细蠓的调查及其防治

    海南岛四面环海,是以旅游产业为主的旅游大省,旅游自然环境中的媒介治理,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兴哀.2005年7月16日,位于海南岛南部某新开发海滨旅游度假村,报告在该海滨浴场,近7日内,己有200余人受到不明昆虫的攻击,被刺叮处奇痒,有的病例形成溃疡,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为此,笔者于7月18~21日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防治研究.

    作者:詹道成;运太来;丁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和引诱性研究

    目的 测定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及引诱性.方法 采用滤纸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毒性,用琼脂打孔的方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引诱性.结果 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二者致死全部供试白蚁的时间均为5 d;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其引诱白蚁的比率比对照均达74%以上.结论 实际配制毒饵采用0.05%氟虫胺浓度即可起到较好的白蚁防治效果.

    作者:陈海洪;刘文军;徐正刚;汪国平;王向群;陈经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回顾与思考

    2005年4月3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顺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的考核验收,成为国内第5个国际卫生机场.回顾3年多的艰苦创建历程,媒介控制专业技术小组的成员可谓体会颇深.由于媒介生物的特殊性,媒介生物控制涉及到机场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场所、每一个角落,机场周边地区媒介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季节消长对机场内部也有很大影响.

    作者:黄立业;刁越红;钱吉生;韩建平;孙蔚;张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开展PCO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有害生物防治(PCO)工作中,操作人员要正确应用安全的卫生杀虫剂,在宾馆、饭店、各类饮食行业和公共场所,以达到杀灭和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是一种责任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种.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从业人员日益增多.有害生物防治企业经常面临的挑战并非仅是不守规则的市场竞争,企业员工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才是企业的大挑战.

    作者:郎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蟑螂侵害情况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厦门市翔安区某宾馆,自开业数十年来,由于长期大量随意使用卫生杀虫剂,致使蟑螂有明显抗药性,导致杀灭效果差,蟑螂侵害日趋严重.受其委托,2005年7~9月我们组织专业队伍对该宾馆蟑螂侵害情况开展调查并采用灭蟑饵剂进行防治,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加祥;纪汉良;叶永同;曾金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惠州红花湖水库堤坝白蚁的危害与灭治

    白蚁危害堤坝,在堤坝内活动、建巢穿洞,造成漏水决堤,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1-3].据广东水利部门调查,南方各省兴建15年以上的河堤和水库坝90%~100%都遭白蚁危害,因白蚁筑蚁道穿通堤坝而造成漏水的约占20%.1998年长江流域洪灾中,堤坝发生管涌险情6 181处,经湖北省水利厅查证,80%是蚁患所致[4, 5].

    作者:钟平生;张颂声;李静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