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的佳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病情轻、中、重将其分为A、B、C组,各50例,再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每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无创通气,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改善情况及无创通气的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RR、HR等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RR、HR等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R、HR等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时,以患者处于50mmHg
作者:彭南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通过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2+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骨转移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Ca2+浓度、AKP水平,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次结扎加暴露法用于新生儿水肿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出生的947例新生儿,其中水肿脐带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试验组断脐后用丝线常规双重结扎脐带,75%酒精消毒脐带断端及脐根部,95%酒精干燥脐带断端及脐周皮肤并暴露,24h后用无菌双气门芯二次结扎,剪去多余的残脐,同法消毒脐部并保持暴露.对照组断脐后用丝线常规双重结扎脐带,同法消毒脐带断端及脐周皮肤并用无菌纱布包裹.结果:试验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部渗血率、脐带血肿率、脐部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肿脐带二次结扎加暴露法有利于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减少脐部渗血率、血肿率、降低脐部感染率,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敏;张海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利用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并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病毒r-Bac-si-DNMT1-D1组(D1组)、r-Bac-si-DNMT1-D2组(D2组)、r-Bac-si-DNMT1-D3组(D3组).空白对照组仅加10%胎牛血清和DMEM培养基培养,阴性对照组、D1组、D2组、D3组加血清和DMEM培养基培养24h后依次加入空白载体r-Bac-CMV-EGFP和r-Bac-si-DNMT1-D1病毒、r-Bac-si-DNMT1-D2病毒、r-Bac-si-DNMT1-D3病毒150μl/孔,72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用MTT法测肿瘤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感染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感染人胰腺癌细胞后能通过降低细胞存活率,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郭柔玉;曹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和X线联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均行X 线平片和双排螺旋CT 检查.结果:CT 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旁侧型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00%、80.00%、66.67%、71.43%.X线平片和CT扫描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X 线平片单独检查及CT 单独检查的38.89% 及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和X线联合诊断法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定性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蒋受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肿瘤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NP方案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含量变化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2.73%,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GFR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降低血清EGFR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手足显微外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行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观察记录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24h血运观察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血运观察次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7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能有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手足显微外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福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银屑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采用常规银屑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银屑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银屑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对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毛会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计算诊断阳性率,同时将其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CT诊断腹部创伤时的符合率.结果:患者经多层螺旋CT首次诊断腹部创伤的阳性率为63.13%;首次诊断为腹部创伤的患者中,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6.2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对腹部创伤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可以为对症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指导,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江平;黄晓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呼吸科诊治的1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及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对肺内圆形(p≤1.5mm、1.5mm
作者:梁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8例为观察组,均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治疗,选取同期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戊酸雌二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月经量改变以及停药后的排卵恢复情况,同时在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评估子宫平滑肌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24.3±4.2)h,止血时间为(43.6±5.3)h;而对照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31.7±4.6)h,止血时间为(57.3±5.7)h;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量以及排卵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但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平滑肌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可有效消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排卵,并恢复正常子宫功能.
作者:张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例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结肠透析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BUN、Scr、UA、Tp、Alb、HGB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通过扩大黏膜滤过面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药物的进一步保留及吸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谭世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良情绪对消化性溃疡发病影响及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住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将研究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情绪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发病,通过心理护理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冯丽坤;张利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5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功能分级,评价患儿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皮SpO2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患儿心功能分级较术前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赖玲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接收的48例肝硬化致肝性脑病(O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氨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较高属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的高危因素,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靖;张厚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对食管癌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于2015年1-12月来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关怀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敬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配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 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200例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优质护理.记录分析患者淋巴结情况、手术与住院时间.结果:共穿刺淋巴结830组,取材成功800组,成功率为96.37%,短径0.8~2.8cm,平均短径(1.76±0.59)cm;手术与住院时间分别(95.58±6.29)min、(5.47±1.69)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患者状况均较好.结论:在实施EBUS-TBNA手术时配合优质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顺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减轻背部疼痛、减少腰痛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离子导入.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规范化管理高警示药品模式,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结合我院药品目录,梳理高警示药品目录,分析我院在高警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结果:全面落实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药师参与医院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高警示药品的精准管理之中,是用药安全乃至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王欣;沈炳香;王法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患者,对其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术后1周>0.5的71例(69.6%),术后1个月>0.5的79例(77.5%),术后半年>0.5的72例(70.6%),术中术后出现的轻微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恢复,不影响疗效.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素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