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徐力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Gn-RH-α,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 n‐R H‐α)治疗,B组给予术后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体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评分、子宫活动度、子宫内膜厚度及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69%,显著高于B组的1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α或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均能取得理想疗效。与米非司酮比较,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α治疗痛经效果更为显著,但应用该药并发症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联合药物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头位难产中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中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单纯性徒手矫正,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体位改变,比较两组矫正胎方位总成功率及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第一次转位成功率、转位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次转位成功率、转位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位难产孕妇分娩时在徒手矫正基础上联合体位改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氧驱动雾化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氧驱动雾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本科住院进行氧驱动雾化治疗的10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雾化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率、服务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统计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有效率、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而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不仅提高氧驱动雾化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率及服务满意度,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雪花;王喜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药透、足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药透、足疗配合康复训练在社区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中心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比较4组不同时点VAS评分、Lequesne肿胀评分、WOM AC评分。结果:4组患者M2、M3 VAS评分、Lequesne肿胀评分、WOMAC评分均较M1有明显改善,综合组改善为明显(P<0.01)。结论:药透、足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缨;孙晓旖;赵一磊;王蓉;许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 Hp感染患者3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4周后通过13 C‐尿素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 Hp根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Hp根除率为9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5%( P<0.05)。结论:雷贝拉唑四联方案可明显提高H p根除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唐永飞;李娟;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特征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分院内科诊治的4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痰培养结果、肺部感染的治疗及预后。结果:表现为典型呼吸系统感染者29例(60.42%),表现为胸闷、气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烦躁者19例(39.58%)。肺部感染患者的年龄、脱水剂应用时间、实施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预防应用抗生素、意识障碍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痰培养阳性32例,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19例、革兰氏阳性球菌10例、真菌3例;本组48例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0.42%。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因素多,病原菌构成复杂,不但会对原发病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实施相应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志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巩膜隧道切口对角膜散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不同位置进行巩膜隧道切口对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晶体植入术治疗的70例白内障患者,根据术中巩膜隧道切口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颞侧行巩膜隧道切口,研究组患者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平均散光度、视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恢复较好,同时对角膜散光影响较小。

    作者:沈林雄;郭静;陈君;万银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48例观察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9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酸枣仁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态,效果显著。

    作者:姚瑞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 VEGF 、ET-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VEGF、ET‐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作为HDCP组,正常妊娠者12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同时将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分为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记录患者血压、体重、身高、孕周、年龄等一般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ET‐1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指数、胱抑素C、VEGF、ET‐1均明显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VEGF、ET‐1均明显升高;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VEGF、ET‐1亦明显升高。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VEGF、ET‐1均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指数、胱抑制素C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VEGF、ET‐1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指数、胱抑素C均呈明显正相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吕锡芳;杨军;何雄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B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出血量显著较B组少(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B组的复发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都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有效方式,单纯修补术恢复较快,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较少复发,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朱跃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方法在改良M icco li甲状腺术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的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行改良M icco li术式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其中研究组32例行非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34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主要研究终点:(1)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和术后6h VAS疼痛评分比较;(3)改良Miccoli术式中转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比率;(4)术后并发症比较:喉返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次要研究终点:(1)手术时间比较;(2)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引流量比较。结果: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为0%;术中VAS疼痛评分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2.5±0.2)分VS (1.7±0.1)分,P<0.05],而术后6h VAS疼痛评分对照组要高于研究组[(3.7±0.4)分 VS (2.2±0.2)分,P<0.05];对照组由改良Miccoli术式中转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比率高于研究组(χ2=4.8529,P=0.0276);研究组术后发生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和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辅助局部浸润麻醉”是适应改良M icco li术式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具有安全有效、术后舒适度高、便于术中监测喉返神经以及更改为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比率低等优势。

    作者:王松;钟焕晖;蒋忠军;包铮;王永东;罗平;曾娟;卢先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剖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剖析。方法:对于2012-2015年江西省上饶地区流行腮腺炎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腮腺炎的流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5.40%和34.60%,16岁及以下年龄的患者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其所占比例高达70.28%。结论:依据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结果,应用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染源、阻断其传播途径,终有效控制该疾病的流行。

    作者:聂荣荣;聂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接收并诊治行剖宫产产妇77例,按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20 U+生理盐水500ml行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250μg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产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欣母沛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出血率,降低术后出血量,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品管圈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给予临床评估病情,同时由全科护士和辅导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并确定品管圈主题、圈名和圈徽,然后按照制定实施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以及后总结与检讨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卡片及病历书写错误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3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的体会和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与手术术式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随机选取的30例甲状腺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其中1例术中发现误切甲状旁腺,予以种植;1例出现喉返神经挫伤,经治疗,3个月后好转;1例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者,术后2年发现甲状腺新发腺瘤。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评估、选择合理的术式、精心的手术操作、术后的护理和观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俊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症对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对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诊断为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病例为观察组,选取110例正常胎儿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合并症发生率、红细胞叶酸值进行分析,再将观察组随机分成A、B两组,B组采取加强营养饮食干预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取宫内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新生儿体重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妊高征、贫血、叶酸缺乏、妊娠期甲减症是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因素,加强妊娠合并症的监测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黄时敏;冯少涓;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种不同手术方法用于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观察与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2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定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1日住院部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腹腔镜下胃修补术)和对照组(30例,开腹胃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胃溃疡恢复和并发症、血清胃泌素水平及胃肠功能的恢复。结果:研究组在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等指标上恢复较对照组良好,组间数据经统计学 t检验,P<0.05,差异明显。研究组胃溃疡总恢复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术后并发症率(6.67%)均低于对照组(16.67%),组间经统计学χ2检验,P<0.05,差异明显。结论:腹腔镜下胃修补术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中较开腹胃修补术疗效显著,有效恢复患者胃肠功能,且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中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陈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χ2=4.06,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刚;崔国胜;孙宝山;潘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宫颈炎应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宫颈炎应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 P<0.05)。结论: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临床价值高。

    作者:叶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析医学英语在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探讨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在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各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与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校专业英语(医学)教学、生理学双语教学实践,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医学英语教学明显提高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是双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徐慧颖;王珺楠;王微;刘智;王冰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伊曲康唑致全身浮肿1例

    伊曲康唑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真菌的三唑类药物,在临床上已使用多年,皮肤科主要应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和甲癣的治疗,该药副作用轻微,在笔者10多年的临床应用中,除了个别有胃部不适外,未发现其他严重副作用,近日,笔者在门诊遇到1例伊曲康唑引起全身浮肿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