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
目的::分析并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于早期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8月-2014年3月共收治113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并观察手术临床疗效。结果:11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33.32±30.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5.51±23.4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66±0.34)d,并对患者进行术后3~12个月的回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现象。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具有安全微创、术后恢复快特点,适合用于早期肺癌临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健;谭宁;蒙伟平;覃聪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价值。方法:将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连用静脉滴注、退热和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开始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案,持续3~5d,在病情稳定后停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结果: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好转、肺部啰音消失、治疗总有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间、ADR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效果,有效缩短静脉输液治疗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王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5月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全麻,观察组产妇予以腰麻。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4h、8h、12h、24h、48h 后的镇痛 VAS 评分和产妇满意程度 V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中均有效,但是腰麻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继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在不同胃肠营养支持方式下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为预防卒中后相关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行胃肠营养支持治疗的1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鼻肠管组与鼻胃管组各80例,分析不同胃肠营养支持方式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病原菌分布。结果:鼻肠管组患者发生肺炎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少于鼻胃管组;发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鼻肠管营养支持方式可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陈晓红;彭根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选择2006-2010年我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资料,通过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领用环节、存放及应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健全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使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节省药品交接的时间,并保障临床科室药品的安全使用,提高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水平。结果:2006-2010年的药品管理效果和2010年以后的药品管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 <0.05)。说明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差错,防止出现过期药品,避免药品流失,减少浪费,节约药品资源。结论:加强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的科学、规范管理,节省护理工作时间,利于临床医药学的良好发展,维护患者利益,提高医院信誉以及经济效益。
作者:靳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共识,而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以期助力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探讨。
作者:李怀斌;吴锋;缪化春;赵健;黄锐;熊克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亦要做好科研、教学工作,不仅要讲授知识,亦要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新进展、科研活动中所涉及的一些技术等补充至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对所学疾病的理解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笔者近年来在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进行总结,并思考得失与不足之处,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潘兴飞;魏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尺腕关节的退变性疾病,与尺骨正向变异有关,尺骨头反复冲撞三角纤维软骨、月骨和三角骨近侧关节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腕关节尺侧疼痛,且随重复强力抓握活动、前臂旋前或腕尺偏而加剧,尺骨撞击试验和 TFCC 压迫实验可提高尺腕撞击综合征的诊断率。X 线正位片可见尺骨呈正变异,月骨近端关节面尺侧半不光滑或有小凹陷,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MRI 在平片异常改变出现之前就能显示月骨早期微小的退变。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要想根治尺骨撞击征,只有手术治疗。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尺骨短缩截骨术、Wafer薄片式切除、腕关节镜修复等。
作者:史瑞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期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哮喘患儿9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期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石卫琴;李庆之;周贤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耐药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2014年9月-2015年8月对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进行药学干预,观察并评价药学干预效果。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花费金额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率与耐药率显著降低,各器官系统不良反应均被有效预防。结论:药学干预在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吴明洋;吕宏伟;杨会;赵卓;张江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应用阴道镜直视下活检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疑似 CIN 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及终病理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阴道镜下直视活检检出率为50.00%,主要表现为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及镶嵌状。终病理诊断检出率为5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9.47%。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可行性,可用于临床首选检查方案。
作者:李银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为一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经常面临极为复杂的困难气道,这对麻醉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多年来特别注重对青年住院医师困难气道模拟培训,并在培训中特别引入气道解剖教学。通过培训,青年医师在入职前均有良好的气道解剖基础,加上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提高,他们均能很快有效处理常见甚至复杂的困难气道。这项教学工作让基础理论服务于临床,使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临床问题的处理中大方光芒。
作者:汪伟;张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 FOLFOX4与单用 FOLFOX4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肿瘤内科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4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独用药组(52例)和联合用药组(52例),单独用药组患者采用 FOLFOX4方案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 FOLFOX4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3例,稳定18例,另外6例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53.8%;单独用药组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22例,另外12例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34.6%,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P <0.05);在毒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 FOLFOX4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 FOLFOX4方案治疗,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卢宏全;黄国定;林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4R 危机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 ICU 收治的1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82例及观察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8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4R 危机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压疮评估、上报、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及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文书记录、病房环境/安全、皮肤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皮肤危险度评估率、上报率、会诊率高于对照组,而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 <0.05),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4R 危机管理能有效提高 ICU 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压疮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任伟;袁立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气腹压力的不同,将3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分为 A、B 两组(每组150例),两组的气腹压力分别为1.60kPa 和1.86kPa,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 组术后的气腹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 B 组的22.00%(P <0.05)。术后发生并发症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并发症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与术后发生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气腹压力、手术时间有着密切联系,临床上应合理控制气腹压力与手术时间,同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诊的食管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胸联合开腹食管癌切除;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及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胃排空障碍及胸腔出血上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清扫淋巴结,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郑杰;李建文;常鹏;郭江涛;韩茂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入院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由家属自行送患者进院,观察组由急诊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并送患者入院,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到救治所用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到救治所用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均大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入院前的死亡率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院前急救流程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清;李润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妇产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同时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掌握天津市和平区居民脑卒中死亡趋势和分布。方法:通过天津市死因监测系统观察和平区2010-2014年脑卒中死亡数据,按照年份、年龄和性别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平区2010-2014年脑卒中死亡2835人,死亡率140.86/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010-2011年死亡率明显下降,2012年有所回升,2013-2014年缓慢下降。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年间 PYLL 率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应充分利用建立的居民电子档案,在社区做好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工作,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作者:孙伟;李文玲;李凤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