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道解剖教学在颌面外科困难气道处理培训中的应用

汪伟;张惠

关键词:气道解剖, 颌面外科, 困难气道
摘要:作为一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经常面临极为复杂的困难气道,这对麻醉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多年来特别注重对青年住院医师困难气道模拟培训,并在培训中特别引入气道解剖教学。通过培训,青年医师在入职前均有良好的气道解剖基础,加上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提高,他们均能很快有效处理常见甚至复杂的困难气道。这项教学工作让基础理论服务于临床,使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临床问题的处理中大方光芒。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脓1例报道

    1 病例报道患者丁××,45岁,主因:宫内孕足月,第2胎要求手术入院;患者既往多发性子宫肌瘤,孕3产1。此次妊娠孕期发现梅毒抗体阳性,RPR1∶1阳性,孕期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瘤逐渐增大至8+cm,多发。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腹膨隆如孕足月大小,宫体无压痛,未触及宫缩,右前壁可触及一直径为6cm 大小的肌结节,无压痛,胎位头位,胎心142次/min,规律。入院诊断:宫内孕39+3周第2胎头位无产兆、多发性子宫肌瘤、隐性梅毒。入院后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第2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羊水色清,胎儿娩出后给予头孢硫脒2.0g 静点预防感染治疗。胎盘胎膜自然剥离完整,常规缝合子宫肌层。查看子宫表面不平,右前壁浆膜下可见一6cm×6cm 大小的肌结节,子宫后壁多个肌壁间肌瘤,大小不等,交代病情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约300ml,手术后继续给予头孢硫脒预防感染治疗。患者于手术后第1天即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2℃,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子宫无明显压痛,恶露无味。查 WBC 13.89×109/L,N%89.1%,HGB 97g/L,RBC 2.97×1012/L,CRP 153.7mg/L;送检血培养未见致病菌,术后3d 更换头孢他啶联合替硝唑静点抗感染治疗。术后6d 出现恶露浑浊,伴有腥臭味,宫颈口可见脓液流出,消毒阴道及宫颈,置双腔尿管,可见脓液流出约150ml,送检细菌培养提示大量革兰氏阳性杆菌,每日给予甲硝唑液冲洗宫腔,头孢他啶联合替硝唑静点抗感染治疗,血浆及白蛋白静点营养支持治疗10d,患者体温正常,恶露呈浆液性无异味,恶露培养未检出致病菌。血细胞分析正常,CRP 正常,患者出院。

    作者:李素文;李荣香;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致作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气腹压力的不同,将3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分为 A、B 两组(每组150例),两组的气腹压力分别为1.60kPa 和1.86kPa,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 组术后的气腹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 B 组的22.00%(P <0.05)。术后发生并发症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并发症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与术后发生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气腹压力、手术时间有着密切联系,临床上应合理控制气腹压力与手术时间,同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给予早期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给予早期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确诊并收治的13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收住院后即为其应用常规内科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基础对症治疗外加用纳洛酮治疗,两组治疗1~2d 后若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即果断给予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状态。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5%。两组治疗前血液 pH 值、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比同组治疗前显著好转(P <0.05),研究组各个指标的好转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给予早期药物治疗可显著遏制肺性脑病的病变进程,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王新;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运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15名高职高专护理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人)和实验组(64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教”模式,实验结束后进行课程考试,并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P <0.05),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较容易接受,各项基本能力和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结论: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医学生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教”模式,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相关基本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者:陈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力衰竭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5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术前标准化药物治疗,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不稳定心绞痛改善人数、心功能改善人数、LVEF 上升数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 <0.05),但两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数量、死亡病例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d、1个月、3个月的 ALT、TBiL、CK 水平变化情况发现,术后2d,患者 ALT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5),CK 水平于术后2d 时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05),TBiL 在术后1个月时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 <0.05),但上述指标于术后3个月后,又恢复正常,且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力衰竭,术前强化他汀类药物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强化用药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运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7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近端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8.33%,对照组仅为2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建议对其实施全胃切除术,同时联合代胃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远期生存率的提高。

    作者:朱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应用阴道镜直视下活检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疑似 CIN 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及终病理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阴道镜下直视活检检出率为50.00%,主要表现为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及镶嵌状。终病理诊断检出率为5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9.47%。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可行性,可用于临床首选检查方案。

    作者:李银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模式,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与对照组的1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辅以硫酸镁和喘可治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战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哮喘应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64例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在哮喘患儿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5月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全麻,观察组产妇予以腰麻。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4h、8h、12h、24h、48h 后的镇痛 VAS 评分和产妇满意程度 V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中均有效,但是腰麻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继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VSD 在煤矿爆炸冲击伤所致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煤矿爆炸冲击伤所致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16例开放性爆炸冲击伤经清创处理骨折内固定后,均应用 VSD 对敞开的创面覆盖处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8个月~5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1例因创面的愈合而影响患肢功能;2例创面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后经局部用药邮票植皮,创面恢复良好;无骨折不愈合或骨髓炎发生。结论:VSD 在煤矿爆炸冲击伤中的应用,有效地减少创面骨折部位的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修复,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光明;杨磊;千东升;张志伟;李科;王肖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选择2006-2010年我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资料,通过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领用环节、存放及应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健全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使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节省药品交接的时间,并保障临床科室药品的安全使用,提高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水平。结果:2006-2010年的药品管理效果和2010年以后的药品管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 <0.05)。说明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差错,防止出现过期药品,避免药品流失,减少浪费,节约药品资源。结论:加强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的科学、规范管理,节省护理工作时间,利于临床医药学的良好发展,维护患者利益,提高医院信誉以及经济效益。

    作者:靳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耐药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2014年9月-2015年8月对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进行药学干预,观察并评价药学干预效果。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花费金额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率与耐药率显著降低,各器官系统不良反应均被有效预防。结论:药学干预在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吴明洋;吕宏伟;杨会;赵卓;张江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急诊诊断中的临床领域应用

    目的::分析讨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急诊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诊心血管病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包括疾病诊断与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经统计发现,超声心动图共诊断例数112例,诊断率为93.3%,其中各类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不同疾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均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左右心房室腔大小、心室壁厚度与血流动力学等的不同。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急诊心血管疾病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无创等优势,为急诊鉴别与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妇产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同时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气道解剖教学在颌面外科困难气道处理培训中的应用

    作为一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经常面临极为复杂的困难气道,这对麻醉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多年来特别注重对青年住院医师困难气道模拟培训,并在培训中特别引入气道解剖教学。通过培训,青年医师在入职前均有良好的气道解剖基础,加上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提高,他们均能很快有效处理常见甚至复杂的困难气道。这项教学工作让基础理论服务于临床,使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临床问题的处理中大方光芒。

    作者:汪伟;张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颈扩张球囊在临产先兆孕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在临产先兆孕妇中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临产先兆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球囊组和对照组各80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产后出血量。结果:放置宫颈扩张球囊组孕妇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两组孕妇新生儿Apgar 评分、产后24h 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临产先兆孕妇中的应用能加速临产发动时间,缩短产程,且方法简单,对母婴安全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农村地区235例儿童急性中毒特征分析及救治措施

    目的::分析当地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征,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提高救治能力。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35例资料完整的儿童急性中毒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急性中毒患儿年龄以1~3岁多(56.2%);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86.8%),原因主要为误服误饮;毒物种类以农药鼠药常见,占36.2%,其次为医用药品,占25.5%;通过针对性救治和护理,痊愈88例,好转122例,未愈17例,其他8例,救治成功率为89.36%。结论:明确应对重点及应对策略,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与演练,实施急救护理,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救治能力,减少中毒发生。

    作者:彭葵花;雷丽虹;史细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0例肺癌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胸腔注射鸦胆子油乳和顺铂治疗,对照组胸腔注射顺铂治疗。每周1次,治疗8周后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4.0%;治疗组的毒副反应轻,生活质量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