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庆明;余先球;王俊;张硕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9例 ,其中首次剖宫产者20例 ,设为对照组 ,二次剖宫产者19例 ,设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全部产妇都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 ,对照组选择下腹部横切口 ,切除观察组产妇的原手术疤痕后进腹 ,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和粘连情况、开始手术至娩出胎儿的时间(T1 )与总手术时间(T2 )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术中未出现粘连(0% )与术中出血状况(0% ) ,观察组产妇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粘连(100% ) ,术中出血者4例(21% );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T1 、T2 均少于观察组产妇 ,差异显著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二次生产孕妇应加强护理 ,并明确剖宫产的指征 ,尽可能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羊水栓塞患者成功抢救经验 ,为临床提供有效资料.方法:对我院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救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1例剖宫产术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 ,经给氧、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等综合急救 ,救治成功.另外 1例以产后出血为主的羊水栓塞患者 ,经快速补充血液和凝血因子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进行子宫切除后救治成功.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早期诊断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血容量及凝血因子的快速补充 ,如需切除子宫者应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邵景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心脏畸形重要的有效方法.根据国际超声协会指南的Ⅰ级、Ⅱ级、Ⅲ级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方法 ,可以排除大部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使大多数的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明确诊断 ,这样大大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减少围生期死亡率 ,对执行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胎儿心脏畸形是常见的畸形之一 ,约占存活出生儿的0.4% ~0.8% ,其发生率4倍于神经管畸形 ,5倍于宫内死产 ,6倍于染色体异常 ,又是致命性畸形 ,约占婴幼儿死亡的50% .因此开展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并提高检出率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四维彩超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 ,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检出率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翟建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功能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 .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对AECOPD的临床疗效良好 ,值得推广.
作者:贾淑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 ,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更高 ,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于单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更优 ,其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固定效果更优 ,且治疗优良率更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3例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患者 ,从中严格选取符合空腹穿孔、腹膜炎体征局限等条件的89例 ,依托回顾性分析方法 ,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89例患者均治愈 ,并且无腹腔脓肿的并发症和再穿孔的情况.但是 ,在回访调查中 ,有86例完全治愈 ,复发2例 ,死亡1例.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符合严格指征的情况下 ,采用的保守治疗 ,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兰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并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解痉、祛痰、氧疗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 P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右心衰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志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误诊原因 ,分析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8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无明确发病诱因的患者占75 .0% .经B超检查、胎心监测、凝血功能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 .0% 、62 .5% 和50 .0% .结论:胎盘早剥发生并无十分显著的诱因 ,误诊率比较高 ,超声、胎心监测等诊断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诊断处理.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 ,加用右归丸、转移因子胶囊口服 ,2周为1个疗程.休息3~5d ,进行下1个疗程 ,长期规律治疗.对照组给予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 .8% ,对照组为45 .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急性发作次数为2 .4次/年 ,对照组为4.2次/年 ,两组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赵兵;周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分析 ,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 .25% )明显低于对照组(19 .35% ) ,具有显著差异(χ2 =11 .021 ,P<0.05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洁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 ,对照组单纯予以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 ,观察组予以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且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显著(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而在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相较对照组更低 ,且差异显著(P<0 .05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邓冬英;郭年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者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中睡眠异常的护理治疗与干预.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将本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症睡眠异常的患者405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0例 ,其中包括IUI术134例 ,IVF术66例.对照组205例 ,其中包括IUI术139例 ,IVF术66例.手术前后均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进行心理状态分析.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并将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以及试验组与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睡眠满意度及妊娠率两个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后 ,其睡眠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妊娠率方面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IUI、IVF治疗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干预 ,能明显改善睡眠 ,提高IUI与IV F周期的妊娠率.
作者:胡艳萍;刘萍;徐霞;陈双双;陈婷;孙焕;张贵伟;张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兴山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 ,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1-2013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 ,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年代该县属于疟疾高度流行区 ,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 231 .69/10万 ,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0 .49% ,60~9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7 .17、141 .55、39 .96和3 .70/10万 ,2000-2013年仅为0.48/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89 .50% 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 ,2010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 ,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结论:兴山疟疾已消除 ,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作者:王大军;徐留森;崔雪峰;龚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对初产妇的临床价值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初产妇作为临床实验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85例初产妇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平均总产程时限以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总产程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采用积极有效的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非常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并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胎儿颅脑结构发育异常是常见的胎儿畸形 ,及时全面的了解胎儿颅内的结构对于科学评估胎儿发育状况、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时判断终止妊娠时点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不断发展的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颅内结构的检测上显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独特的临床价值 ,对于改善目前的临床胎儿颅内结构监测有巨大价值.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 ,并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妇女210例 ,将没有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将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肌梗死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脂指标并无明显的下降或者增高趋势(P>0 .05);但65岁以上患者的HDL-C与65岁以下的患者相比呈升高趋势(P<0 .05);绝经10年以上的患者Lp(a)低于10年以下的患者(P<0 .05);绝经10年以上的患者HDL-C高于绝经10年以下的患者(P<0 .05);绝经后未发生心肌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检出值低于绝经后心肌梗死患者(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TC与绝经后妇女心肌梗死有着一定的联系.结论:加强绝经后女性胆固醇的早期干预与治疗 ,可以使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100例(66 .67% ,100/150 ) ,依从性差50例(33 .33% ,50/150 );单因素χ2 检验两组患者之间10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为自费治疗(OR=4 .42)、溃疡性结肠炎认知缺乏(OR=3 .88)、负性心理(OR=3 .54)、药物不良反应(OR=2畅97).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降低了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依从性,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提高药物依从性.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6例气管异物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1 .0μg/kg瑞芬太尼、1 .5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 ,对照组:1 .0mg/kg氯胺酮、1 .0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 ,待患儿熟睡后手术开始.术中麻醉维持 ,观察组:瑞芬太尼以每分钟0 .2~0 .5mg/kg ,异丙酚以每分钟2 .0~3 .0mg/kg的剂量持续静脉泵入 ;对照组根据患儿个体麻醉情况 ,追加氯胺酮.1% 丁卡因进行喉部和气管内表面麻醉.置入硬质支气管镜 ,侧孔连接高频通气.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置镜条件和置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置镜顺利程度和置镜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 ,麻醉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54例 ,保守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组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90 .74% VS 68 .52% );保守治疗组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明显好于手术治疗组 ;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手术治疗组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在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Nerr法评分Ⅰ型、Ⅱ型适宜选择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Ⅲ型、Ⅳ型适宜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张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7月在我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7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持续8周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健康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量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显示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联州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