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陈汉青;邹粟花;杨建波;蔡坚;王子莲

关键词:妊娠, 抗生素
摘要:目的:初步了解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孕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分娩的1010名产妇资料 ,分析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25例(22 .3% )产妇在孕期至少使用一种抗生素.妊娠期常用抗生素依次为二代头孢菌素 92 例(40 .9% )、一代头孢菌素 62 例(27 .6% )、青霉素类药物 41 例(18.2% ) ,其他药物30例(13 .3% ).有妊娠并发症(OR=7 .3 ,95% CI:5 .0~10 .7)、孕期住院(OR=3 .4 ,95% CI:2 .2~5 .3)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生素的风险更高.结论:妊娠期使用抗生素常见 ,有妊娠并发症、孕期住院等因素的孕妇妊娠期使用抗生素风险更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尘肺与肺结核疾病特征 ,分析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 ,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案记录的34例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4例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中 ,包括18例尘肺并存继发性结核 ,13例尘肺并存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例尘肺误诊并存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X线表现分别为:单纯粟粒状改变10例 ,粟粒状合并增殖性改变24例.结论: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相类似 ,容易造成误诊 ,因此 ,必须联合职业史、既往患病史、家族史等进行综合评价 ,方能做出终判断.

    作者:郝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初步了解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孕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分娩的1010名产妇资料 ,分析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25例(22 .3% )产妇在孕期至少使用一种抗生素.妊娠期常用抗生素依次为二代头孢菌素 92 例(40 .9% )、一代头孢菌素 62 例(27 .6% )、青霉素类药物 41 例(18.2% ) ,其他药物30例(13 .3% ).有妊娠并发症(OR=7 .3 ,95% CI:5 .0~10 .7)、孕期住院(OR=3 .4 ,95% CI:2 .2~5 .3)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生素的风险更高.结论:妊娠期使用抗生素常见 ,有妊娠并发症、孕期住院等因素的孕妇妊娠期使用抗生素风险更高.

    作者:陈汉青;邹粟花;杨建波;蔡坚;王子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技术在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 ,其中输尿管结石占45%左右 ,发病率较高.一般情况下 ,输尿管结石的结石横径>7mm ,因此自行排石的难度很大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手术处理.针对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体外微波碎石、腹腔镜手术、输尿管镜手术等等 ,而其中应用为广泛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手术创伤 ,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进度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临床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祝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体会(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即刻栓塞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血管内完全栓塞13例(61 .9% ) ,瘤体造影剂残留6例(包括单纯支架植入2例 ,瘤颈栓塞及前交通动脉优势侧闭塞1例)(28 .6% ) ,瘤颈残留2例(9.5% ).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4.8% );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双抗未见血栓事件.术后死亡2例(9 .5% ).术后13例影像学随访6个月~1年(CTA或DSA) ,未见复发病例及需要再治疗病例.19例临床随访中 ,生活自理即达到临床治愈17例(89 .5% ),轻度肢体活动功能障碍1例(5 .3% ),认知功能障碍1例(5 .3% ),术后无再出血病例.结论:熟悉栓塞材料及熟练的操作技巧 ,经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其手术并发症、病残率、死亡率相对较低.

    作者:杨明标;徐洪波;朱新洪;向海;郭灿;杨焕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延续性护理对哮喘患儿院外临床症状发作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 ,比较两组出院后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临床症状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 ,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在情感功能、症状、活动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哮喘患儿出院后的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孙书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 ,以随机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 ,综合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02 .6 ± 5 .8 )m l、(162 .4 ± 3 .3 )m l、34 .00% ,观察组产妇分别为(84 .6 ± 11 .2 )m l、(136 .3 ± 7 .4 )m l、8 .00% ,两组产妇对比差异性比较明显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表明 ,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 ,是确保患者护理效果的重要措施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银英;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功能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 .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液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对AECOPD的临床疗效良好 ,值得推广.

    作者:贾淑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科门诊治疗的DGP患者7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及药物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红霉素(250mg ,3次/d ,餐前30min口服)与莫沙必利(5mg ,3次/d ,餐前30min口服)联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莫沙必利治疗 ,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 ,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并比较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 .29% )明显高于对照组(77 .14% )(χ2 =4 .20 ,P<0 .05 );两组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 ,其中对照组2例 ,观察组4例 ,症状相对较轻微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18 ,P>0 .05 ).对治疗有效者(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随访半年 ,分别复发3例和9例 ,复发率分别为9 .09% 和33 .33%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5 .45 ,P<0 .05).结论: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DGP的疗效较显著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 ,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范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 ,加用右归丸、转移因子胶囊口服 ,2周为1个疗程.休息3~5d ,进行下1个疗程 ,长期规律治疗.对照组给予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 .8% ,对照组为45 .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急性发作次数为2 .4次/年 ,对照组为4.2次/年 ,两组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赵兵;周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在提高住院医师急救技能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在提高住院医师急救技能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对5年内156名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进行对照研究 ,随机分为实验组(78名)和对照组(78名) ,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进行培训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理论授课、操作示范、模拟人培训)进行培训 ,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技能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 ,综合应急能力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项目内容中除CPR技能、抢救药品与CPR指南相关知识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对住院医师急救技能进行培训 ,能明显提高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 ,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益芬;张宁;刘玉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项指标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F、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水平 ,评估临床生化指标在巨幼细胞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诊断M A明确患者40例 ,检测SF、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水平 ,并与MDS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MA组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均明显高于MDS组(P<0 .05);而MA组SF水平较MDS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时 ,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升高和SF降低可作为MA与MDS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尤其在基层医院无法行骨髓活检、基因检查等情况下.

    作者:游庆明;余先球;王俊;张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 )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8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根据就诊的单双号顺序 ,单号设为观察组 ,双号设为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实施CESA.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阻滞完善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麻醉药剂量也较对照组减少 ,组间均差异显著(P< 0 .05);术中 ,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心率异常的比例分别为9 .76% (4/41 )、7 .32% (3/41 ) ,对照组为26 .83% (11/41 )、21 .95%(9/41) ,两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P<0 .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 ,采用CESA ,麻醉起效迅速、药物用量少 ,对心率、血压影响较小 ,效果安全可靠 ,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出现溶血及血小板减少1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期实施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例的报告 ,以期对以后该病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不久前行巨型PDA封堵术1例 ,分析术后患儿出现溶血及严重血小板降低的原因.结果:针对病因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后患儿终痊愈出院.结论:封堵后可能出现溶血及血小板降低等并发症 ,但是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 ,患儿可以完全康复.

    作者:曾晓斌;兰建军;唐永江;田巨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结合社区健康教育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并结合社区健康教育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 ,并给予社区健康教育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并结合社区健康教育 ,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杜建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治疗170例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完善阴道炎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7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按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 ,利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分析 ,将其分为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组 ,单纯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状况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这两种治疗方式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相当 ,而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80 .48%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率81 .82% 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率73 .13% 和77 .27% .结论:使用药物配伍硼酸对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且此种治疗方法容易被患者接收 ,增加了治疗该病的痊愈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苏彩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液常规检测中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分析

    目的:对血液常规检测中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体检的92例体检人员作为分析对象 ,对其血液样本于不同放置时间分别进行血液常规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h之内 ,WBC、RBC、HGB以及 PLT 等在各个放置时间点的测量值无明显的变化(P>0.05) ,而MPV在不同放置时间点的测量值呈现上升的趋势 ,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于血液常规检测的结果会产生一些影响 ,应尽量使血液标本在2h内得到检测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乐明伟;虞红波;李文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化治疗的病情进展

    目的:探讨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治疗所产生心脑肾靶器官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本身没有高血压相关症状 ,且依从性差未接受高血压规范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未规范治疗组(A组) ,对照组(B组)为62例相同病情的高血压人群 ,接受了高血压规范治疗.随访时间6年.比较患者入组时及6年复诊结束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出现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等)所出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6年.观察初诊及复诊6年后 ,两组患者各自LVEF、LVPW、β2-MG、颈动脉粥样斑块、心脑血管事件依次为(65 .3 ± 3 .0)% 及(42 .3 ± 3 .0)% (P<0 .05) ,(67 .8 ± 2 .8 )% 及(64 .8 ± 4 .8)% (P>0 .05);(9 .5 ± 0 .9)mm及(11 .5 ± 0 .8)mm(P<0 .05) , (9 .8 ± 0 .6)mm及(10 .1 ± 0 .2)mm(P>0 .05);(1 .4 ± 0 .2)mg/L及 (5 .4 ± 0 .2)mg/L(P<0 .05) ,(1 .3 ± 0 .3)mg/L及(1 .8 ± 0 .2)mg/L(P>0 .05);20 .69% 及43 .10% (P<0 .05) ,20 .97% 及25 .81% (P>0 .05);8 .62% 及27 .59% (P<0 .05 ) ,6 .45% 及9 .68% ( P>0 .05 ).结论: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治疗 ,引起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明显高于接受规范治疗人群 ,积极进行规范的医疗干预能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蒋兴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叶青教授辨治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胎漏、胎动不安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安胎是中医妇产科的优势和特长之一 ,叶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 ,运用固肾健脾安胎法治疗崩漏、胎动不安 ,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牛倩男;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100例(66 .67% ,100/150 ) ,依从性差50例(33 .33% ,50/150 );单因素χ2 检验两组患者之间10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为自费治疗(OR=4 .42)、溃疡性结肠炎认知缺乏(OR=3 .88)、负性心理(OR=3 .54)、药物不良反应(OR=2畅97).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降低了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依从性,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提高药物依从性.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 ,将其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儿童临床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干预组患儿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结果 ,并统计患儿家属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 .00% )高于对照组(73 .33%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干预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100 .00% )高于对照组(70 .00% )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对患儿康复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改善治疗结果 ,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段绍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