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江
目的:分析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 )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8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根据就诊的单双号顺序 ,单号设为观察组 ,双号设为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实施CESA.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阻滞完善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麻醉药剂量也较对照组减少 ,组间均差异显著(P< 0 .05);术中 ,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心率异常的比例分别为9 .76% (4/41 )、7 .32% (3/41 ) ,对照组为26 .83% (11/41 )、21 .95%(9/41) ,两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P<0 .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 ,采用CESA ,麻醉起效迅速、药物用量少 ,对心率、血压影响较小 ,效果安全可靠 ,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中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习惯性便秘的中老年患者 ,按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口服四磨汤治疗 ,对照组患者服用番泻叶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 .67% (46/60 )、20 .00% (12/60 )、3 .33% (2/60 )和96 .67% (58/60 ) ,与对照组的43 .33% (26/60 )、31 . 67% (19/60 )、25 .00% (15/60 )和75 .00% (45/60 )相对比占有显著优势 ,P<0 .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中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服用简便 ,值得推荐.
作者:马建忠;王超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酚妥拉明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 ,随机分为小剂量酚妥拉明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 .05) ,同时治疗组入选后 24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差异极显著(P<0 .01).结论: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治疗感染性休克 ,可改善内脏的灌注及组织缺氧 ,降低血乳酸水平 ,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理想选择.
作者:韦艳萍;龚冀荣;黄勤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6例气管异物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1 .0μg/kg瑞芬太尼、1 .5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 ,对照组:1 .0mg/kg氯胺酮、1 .0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 ,待患儿熟睡后手术开始.术中麻醉维持 ,观察组:瑞芬太尼以每分钟0 .2~0 .5mg/kg ,异丙酚以每分钟2 .0~3 .0mg/kg的剂量持续静脉泵入 ;对照组根据患儿个体麻醉情况 ,追加氯胺酮.1% 丁卡因进行喉部和气管内表面麻醉.置入硬质支气管镜 ,侧孔连接高频通气.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置镜条件和置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置镜顺利程度和置镜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 ,麻醉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科门诊治疗的DGP患者7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及药物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红霉素(250mg ,3次/d ,餐前30min口服)与莫沙必利(5mg ,3次/d ,餐前30min口服)联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莫沙必利治疗 ,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 ,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并比较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 .29% )明显高于对照组(77 .14% )(χ2 =4 .20 ,P<0 .05 );两组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 ,其中对照组2例 ,观察组4例 ,症状相对较轻微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18 ,P>0 .05 ).对治疗有效者(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随访半年 ,分别复发3例和9例 ,复发率分别为9 .09% 和33 .33%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5 .45 ,P<0 .05).结论:红霉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DGP的疗效较显著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 ,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范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儿童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2013年1月 ,收治的36例儿童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分析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所有患儿口服他克莫司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小剂量激素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 ,疗程为6个月 ,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 .9% 和77 .8%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观察组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6 .7% 和0% 均低于对照组55 .6% 和22 .2% ,经χ2 或 t检验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儿童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与疾病复发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雪妹;羊江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即刻栓塞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血管内完全栓塞13例(61 .9% ) ,瘤体造影剂残留6例(包括单纯支架植入2例 ,瘤颈栓塞及前交通动脉优势侧闭塞1例)(28 .6% ) ,瘤颈残留2例(9.5% ).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4.8% );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双抗未见血栓事件.术后死亡2例(9 .5% ).术后13例影像学随访6个月~1年(CTA或DSA) ,未见复发病例及需要再治疗病例.19例临床随访中 ,生活自理即达到临床治愈17例(89 .5% ),轻度肢体活动功能障碍1例(5 .3% ),认知功能障碍1例(5 .3% ),术后无再出血病例.结论:熟悉栓塞材料及熟练的操作技巧 ,经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其手术并发症、病残率、死亡率相对较低.
作者:杨明标;徐洪波;朱新洪;向海;郭灿;杨焕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治疗所产生心脑肾靶器官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本身没有高血压相关症状 ,且依从性差未接受高血压规范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未规范治疗组(A组) ,对照组(B组)为62例相同病情的高血压人群 ,接受了高血压规范治疗.随访时间6年.比较患者入组时及6年复诊结束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出现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等)所出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6年.观察初诊及复诊6年后 ,两组患者各自LVEF、LVPW、β2-MG、颈动脉粥样斑块、心脑血管事件依次为(65 .3 ± 3 .0)% 及(42 .3 ± 3 .0)% (P<0 .05) ,(67 .8 ± 2 .8 )% 及(64 .8 ± 4 .8)% (P>0 .05);(9 .5 ± 0 .9)mm及(11 .5 ± 0 .8)mm(P<0 .05) , (9 .8 ± 0 .6)mm及(10 .1 ± 0 .2)mm(P>0 .05);(1 .4 ± 0 .2)mg/L及 (5 .4 ± 0 .2)mg/L(P<0 .05) ,(1 .3 ± 0 .3)mg/L及(1 .8 ± 0 .2)mg/L(P>0 .05);20 .69% 及43 .10% (P<0 .05) ,20 .97% 及25 .81% (P>0 .05);8 .62% 及27 .59% (P<0 .05 ) ,6 .45% 及9 .68% ( P>0 .05 ).结论:无自觉症状高血压人群未接受规范治疗 ,引起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明显高于接受规范治疗人群 ,积极进行规范的医疗干预能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蒋兴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7月在我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7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持续8周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健康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量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显示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联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 ,其中输尿管结石占45%左右 ,发病率较高.一般情况下 ,输尿管结石的结石横径>7mm ,因此自行排石的难度很大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手术处理.针对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体外微波碎石、腹腔镜手术、输尿管镜手术等等 ,而其中应用为广泛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手术创伤 ,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进度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临床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祝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9例 ,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5;治疗后 ,两组的血β-HCG水平显著降低 ,妊娠包块明显缩小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具有显著疗效 ,且安全性好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从早期筛查诊断、主要干预治疗措施(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感知觉发育及认知能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中西医辅助干预治疗措施及家庭康复干预等4个方面综述小儿脑瘫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 ,有效提高脑瘫康复率 ,降低脑瘫发生率和致残率 ,改善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作者:梁秋叶;覃花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完善阴道炎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7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按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 ,利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分析 ,将其分为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组 ,单纯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状况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这两种治疗方式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相当 ,而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80 .48%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率81 .82% 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率73 .13% 和77 .27% .结论:使用药物配伍硼酸对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且此种治疗方法容易被患者接收 ,增加了治疗该病的痊愈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苏彩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胎儿颅脑结构发育异常是常见的胎儿畸形 ,及时全面的了解胎儿颅内的结构对于科学评估胎儿发育状况、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时判断终止妊娠时点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不断发展的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颅内结构的检测上显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独特的临床价值 ,对于改善目前的临床胎儿颅内结构监测有巨大价值.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式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 ,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100例老年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之后 ,其手术成功率为96 .0%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 .9d.结论: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 ,其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卢精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 ,观察组30例使用缝合止血 ,对照组30例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性激素水平 ,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 ,患者卵巢基质内动脉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EDV )、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阻力指数(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两组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生成素(LH )和雌二醇(E2 )激素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6个月 ,观察组患者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E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方式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缝合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优于双极电凝止血方式 ,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朱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F、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水平 ,评估临床生化指标在巨幼细胞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诊断M A明确患者40例 ,检测SF、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水平 ,并与MDS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MA组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均明显高于MDS组(P<0 .05);而MA组SF水平较MDS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时 ,LDH、α-HBDH、MCV、RDW、TBIL、IBIL、Hcy升高和SF降低可作为MA与MDS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尤其在基层医院无法行骨髓活检、基因检查等情况下.
作者:游庆明;余先球;王俊;张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54例 ,保守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组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90 .74% VS 68 .52% );保守治疗组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明显好于手术治疗组 ;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手术治疗组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在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Nerr法评分Ⅰ型、Ⅱ型适宜选择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 ,Ⅲ型、Ⅳ型适宜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张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后内科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接受诊治的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出血病史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00例 ,按照随机抽样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断流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周的PVF、HAF、HTF、ALT、DBIL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断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再出血 ,术后24周患者白蛋白恢复正常 ,ALT及DBIL降低较为明显 ,患者肝功能正常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断流术对肝炎活动表现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效果显著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郭见强;王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9例 ,其中首次剖宫产者20例 ,设为对照组 ,二次剖宫产者19例 ,设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全部产妇都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 ,对照组选择下腹部横切口 ,切除观察组产妇的原手术疤痕后进腹 ,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和粘连情况、开始手术至娩出胎儿的时间(T1 )与总手术时间(T2 )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术中未出现粘连(0% )与术中出血状况(0% ) ,观察组产妇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粘连(100% ) ,术中出血者4例(21% );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T1 、T2 均少于观察组产妇 ,差异显著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二次生产孕妇应加强护理 ,并明确剖宫产的指征 ,尽可能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