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分析

吴龙源;叶碧丽;杨小兰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给药方案, 淋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1月我站收治的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0.3g/次,1次/d,对照组同样口服左氧氟沙星3次/d,0.1g/次。用药2周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检测各种常规及生化指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给药方案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但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左氟沙星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时,在用药总量相同的条件下,每日1次大剂量给药疗效比较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2年3月对37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平均13.4(10~21)个月的随访,VAS 评分从术前平均6.4分降至术后2.2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40.3分提高至术后81.2分。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蔡敏;黄家志;隆腾飞;杨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导管插入后及插入后1个月记录实验室和临床变量,取平均值分析,临床过程跟踪到满2年,导管失败或C RBS I被记录为终点事件,期间根据患者是否C RBS I分为感染组或非感染组。结果:CRBSI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非感染组;而血白蛋白(Alb)、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低于非感染组。患者CRBSI的危险因素为:CRP、nPCR、糖尿病。结论: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血脂与HD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RBSI有关,CRP、nPCR、糖尿病是CRBSI的危险因素。

    作者:曹礼应;李鹤琴;张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1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施救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谢五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婴幼儿时期辅食强化补充对其后期智力发育的作用

    目的:探讨辅食强化补充对婴幼儿后期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1月选择某农村地区1000名婴幼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0名,两组婴幼儿均行母乳喂养、家庭常规辅食添加等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婴幼儿常规营养补充物补充,而观察组婴幼儿行辅食强化补充,跟踪随访4年,对两组干预前、后智力发育、生长发育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2年,两组操作智商[(111.2±11.6)VS(101.7±13.4)]、总智商[(115.8±11.2)VS(104.3±12.7)]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随访2年两组身长、体重及胸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随访4年,观察组操作智商、总智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辅食强化补充能有效促进智力发育及生长发育,且持续时间较长(学龄前),需重视并加强婴幼儿辅食补充。

    作者:刘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组55例(研究组,实际完成53例)和齐拉西酮组55例(对照组,实际完成52例),分别予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和齐拉西酮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第8周末研究组的BPRS总分的减分和BPRS减分率的增分较对照组显著( t1=-3.38,P<0.01;t2=2.54,P<0.05);研究组的显效率(64.15%)与对照组(4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18)。研究组SSPI总分及各因子(除外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优于单用齐拉西酮。

    作者:周芳珍;雷黎;陆强;吕小平;廖海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静脉滴注脂肪乳致过敏反应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于2014年1月14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腹水形成收住院。T 36.4℃,R 18次/min ,P 72次/min ,BP 91/40mmHg (1mmHg=0.133kPa),患者肝功能减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为促进血氨排出选用门冬氨酸鸟氨酸5g ,1次/d ,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点。维持氨基酸平衡选用氨基酸注射液(3‐AA)250ml ,1次/d ,静点。抑制胃酸分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选用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 ,加入0.9%氯化钠液100ml中。因患者体质差,饮食少,睡眠差,1月17日给予30%脂肪乳(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20321)100ml后,夜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无发热,于2014年1月18日17:00给予30%脂肪乳(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20321)100ml静脉滴注,输入40ml后,患者出现抽搐、神志恍惚、四肢僵硬,即刻停止输液,给患者持续高流量吸氧,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约10min后抽搐症状缓解,神志在6h后逐渐恢复。本例所用脂肪乳无过期变质,经严格消毒灭菌,瓶口无松动,液体内未加其他药物,换液体时护士严格无菌操作。经讨论分析确诊患者为30%脂肪乳过敏反应。

    作者:乔春英;李增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保胎成功率、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保胎成功率、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7%和9.0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屈孕酮和黄体酮在治疗先兆流产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较轻。

    作者:张朝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进展

    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意义,使人们认识到进行早期、系统、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心理护理、围术期疼痛管理、系统化康复训练、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护理进展。

    作者:归仙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对婴幼儿胃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对婴幼儿胃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婴幼儿9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将96例早产儿分为四组,每组24例。A组:仅进行标准的肠内营养;B组:单独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治疗组;C组:单独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组;D组: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联合应用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组。结果:于治疗1个疗程后,D组患儿肠道黏膜生物屏障及免疫屏障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明显优于其他三组患者(P<0.01)。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肠道黏膜生物屏障及免疫屏障功能,从而降低患儿感染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超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血液透析时机的透析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选择合适的透析时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7例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6±2) ml/(min ·1.73m2)透析组(6ml组)62例和(10±2)ml/(min ·1.73m2)透析组(10ml组)9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透析,测定透析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透析,SCr、BUN、血红蛋白比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10ml组治疗前SCr、BUN显著低于6ml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期间,6ml组发生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和低血压分别有32例(51.61%)、21例(33.87%)、15例(24.19%),均显著高于10ml组(χ2=5.626、4.475、5.234,P<0.05)。结论:相比于GFR在6ml/(min ·1.73m2)左右时透析,在10ml/(min ·1.73m2)左右时透析血透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后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宜在GFR为10ml/(min ·1.73m2)左右时进行透析。

    作者:吴庆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MV方案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2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CM V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侵蚀性葡萄胎伴肺转移病人CM V治疗资料。结果:25例侵蚀性葡萄胎伴肺转移病人,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1例,治愈率96%,对年龄大于50岁者行切除子宫,有效降低β‐HCG值,缩短疗程。结论:25例侵蚀性葡萄胎伴肺转移病人经CM V方案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春燕;田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术(PCIA)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PCIA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4月在我院全麻下行妇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30mg+舒芬太尼50μg+阿扎司琼10mg ;对照组吗啡30mg+舒芬太尼50μg+阿扎司琼10m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 ,设定背景流量2ml/h ,单次给药0.5ml ,锁定时间15min。术毕患者意识清醒Steward评分>4方能离开麻醉复苏室。拔管后开始行PCIA镇痛48h ,记录1、4、8、12、24、48h VAS镇痛评分、PCA 按压次数及总次数、使用补救镇痛药物剂量,观察记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段VAS评分、补救镇痛次数及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12h PCA 按压次数及总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PCIA较吗啡镇痛效果好,PCA按压次数较少,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建明;玄光日;谭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浴配合水中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痉挛型小儿脑瘫治疗中,中药浴联合水中运动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我院收治的11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水中运动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中药药浴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1.82%,对比组为34.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治疗中,运用中药浴配合水中运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简单方便,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郑菊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平均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杨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免疫球蛋白、炎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免疫球蛋白、炎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广西柳州市两家三甲医院就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AS )患者70例,纳入AS组。根据Bath 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低活动AS组(n=39)和高活动 AS组(n=31)。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炎症指标(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差异。结果:AS组、低活动AS组、高活动AS组hs‐CRP、Fib、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活动AS组则明显高于低活动AS组(P<0.05)。AS组、高活动AS组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活动AS组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IgG、IgM 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高活动AS组IgA、IgG、IgM 水平均明显高于低活动AS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炎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AS的诊断和活动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谭学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171例婴幼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区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对我辖区内6个月~3岁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进行了解。方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血常规(三分类),在婴幼儿左手中指、无名指内侧常规消毒后,采末梢血20μl加到有稀释液的0.8ml样品杯中,轻轻混匀静置5min ,然后用优利特URIT‐29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人员中 Hb<110g/L有565例,占受检人员的26.02%,男292例,占51.68%,女273例占48.32%,其中轻度贫血507例,占89.73%,中度贫血58例,占10.27%,未发现有重度贫血。结论:婴幼儿贫血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引起家长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周丽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进展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病理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血糖控制仍然是人类对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自从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被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后,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其疗效好、安全性高、适用性广泛的优势,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糖尿病治疗相关研究并未终止,该领域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新药物开发、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均可能有利于糖尿病治疗。

    作者:韦炳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目标合同评价在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标合同评价在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在我科实习的93名护生设为对照组,按常规的考核方式进行实习评价。将2012年在我科实习的100名护生设为实验组,在常规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实习合同培养目标,并且实施。在实习前期和实习结束时,分别测评两组护生的自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在护生自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带教老师满意度方面,两组护生实习前期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习结束后,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目标合同评价在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对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值得护理同仁推广应用。

    作者:李恒;彭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aCO2值、PaO2值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O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邹艳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外孕不同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宫外孕不同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经甲氨蝶呤(A组,76例)、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125例)和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和中药活血化淤联合治疗(C组,75例)的276例宫外孕患者,对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有效率分别为65.8%、84.0%和97.3%存在显著差异(P<0.0001),C组有效率高;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2%、8.8%和1.3%存在显著差异( P=0.0246),C组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在宫外孕的保守治疗中,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和中药活血化淤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并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邵景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