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琴
目的:探讨分析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SD、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为四川省卫生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卫生人力资源、床位配置及机构数进行描述性分析和RS R综合评价。结果:2013年四川省各地市州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平衡。RSR的回归方程为RSR=-0.614+0.223y ,R2=0.964;评价结果分为四档,一档(低):广安、达州、凉山;二档(中下):南充、巴中等7个地区;三档(中上):泸州、甘孜等7个地区;四档(高):成都、攀枝花等4个地区。结论:四川省各地市州2013年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作者:何思长;赵大仁;孙渤星;陈瑜;张瑞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对策。方法:收集佛山地区三级综合医院2013-2014年度完整健康体检报告分别为2181份和2196份,调查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疾病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3年度高脂血症、高甘油酯血症和高血糖检出率均高于2014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013年度冠心病待排检出率低于2014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与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和夜班频率有关,其中年龄越大、女性、医生、工作年限≥10年和夜班频率>4d/周的医护人员疾病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职业特殊性和工作压力等因素严重影响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提高自身健康的重视并采取相应预防对策以改善健康状况。
作者:黄洁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 -1·天-1应改为ng·kg -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 kg -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 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 )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 ,10 s ,20 h ,40 d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 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000或580×103”。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重建阴道微生态对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门诊接诊的RVVC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单一抗真菌干预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之上接受抗真菌后重建阴道微生态干预治疗,对两组病例停药1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个月内复发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停药1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均<0.05。结论:抗真菌治疗基础上的重建阴道微生态干预方案可提高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利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心理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h、24h、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7%和63.2%,经 t检验或χ2检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轻了患者疼痛的程度,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伟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在眼科病房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开展口头式健康教育,研究组开展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并利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合理用药知识以及日常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是82%、82%、84%、78%,对照组分别是58%、56%、6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在眼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专业知识掌握率。
作者:程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超前镇痛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行全身麻醉上腹部手术患者100例,A S A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芬太尼组(B组)、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5例。A、B、C三组切皮前10min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芬太尼1μg/kg、地佐辛0.15mg/kg+芬太尼0.6μg/kg。围术期以首次剂量1/2,间隔30~40min静脉注射持续镇痛;D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胺。记录四组患者手术缝皮后(T0)、拔管时(T1)、拔管后5min (T2),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RSS躁动评分。结果:A组、D组T1、T2时的BP、HR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C组同时间点BP、HR明显低于D组(P<0.05);B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组、D组;C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 P<0.05)。结论:地佐辛+芬太尼联合超前镇痛能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不会延长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高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的ELISA定性检测与荧光定量 PCR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71例为观察对象,使用ELISA定性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的乙肝病毒前抗原(Pre‐S2)、乙肝病毒DNA及乙肝两对半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比较不同两对半模式下的乙肝病毒检出情况。结果:61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阳性48例,HBeAg阳性31例,HBV‐DNA阳性43例,Pre‐S2阳性率与 HBV‐DNA相似,二者均高于HBeAg。结论:将ELISA定性与PCR定量联合运用于乙肝病毒的临床检测中,可更清楚反映出 HBV的复制与传染性,需引起重视。
作者:陈丽;汪芳;叶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异位妊娠妇女的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本科护理1班及2班护生各46名,在进行异位妊娠妇女的护理教学中,对1班学生采取传统教学(对照组),2班则使用PBL联合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分别为(84.76±3.48)分和(88.05±4.71)分,二者均高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护生在知识掌握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的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与情景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异位妊娠妇女的护理教学中,不仅能实现护生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步提高,还可改善护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郭天智;涂素华;鞠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医院总收入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经营管理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院2010-2014年总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医院总收入关系密切的是医疗收入,关联度0.8147;其次财政补助收入0.6193;与医疗收入关系密切的是住院收入关联度0.6571;门诊收入中,与之关系密切的是检查收入0.7581、化验收入0.7567、药品收入0.7450;住院收入中,与之关系密切的是检查收入0.9970,护理收入0.9923,药品收入0.9918、化验收入0.9910。影响某院总收入的因素其关联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门急诊人次,年平均实际开放床位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年职工人数、年住院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病床使用率、固定资产、年出院人数。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于多因素非线性的因素分析,其方法计算简单,排序明确,结果可靠,在医院管理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郭建新;樊锦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的管理,总结该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观察组)在我院以及100例(对照组)在乡镇卫生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具有针对性适当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管理。选取H T 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主动脉根部阻断时间为71~155min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自动复跳82例,复跳率高达82%;而对照组自动复跳81例,复跳率为81%,这说明了尽管两组治疗环境、各种设备以及术者水平相差很大,但是2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以及 HT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的体外循环灌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袁鼎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过敏性鼻炎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鼻炎儿童共93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 n=4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实施干预6个月后,分别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调查问卷评价患儿生活质量和居家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过敏性鼻炎儿童居家自我护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对改善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太仓市不同年龄段的围生期保健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太仓地区产妇21971例,通过妇幼保健服务使用(系统产检、剖宫产使用、出生医学证明开具、产后42d检查及儿童体检)和孕产情况(出生缺陷、死胎死产、早产、低体重儿和巨大儿)来分析<20岁、20~34岁及≥35岁3组的围生期保健情况。结果:(1)与20~34岁组相比较,早产、低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在<20岁组和≥35岁组的OR(95% CI)分别为1.4(1.0~1.8)、1.3(1.0~1.8)、0.7(0.5~0.9)和1.4(1.1~1.9)、1.4(1.0~2.0)、1.4(1.2~1.7)。(2)与20~34岁组相比较,<20岁中未系统产检、剖宫产使用、未开出生证、无产后42d体检和未参加儿童体检的OR(95% CI)分别为2.1(1.9~2.5)、0.6(0.5~0.7)、1.6(1.3~2.0)、2.1(1.9~2.4)和2.2(1.9~2.5),≥35岁中分别为2.5(2.1~2.9)、1.2(1.2~1.5)、1.8(1.5~2.3)、1.9(1.7~2.2)、2.4(2.1~2.7)。结论:青少年和高龄妊娠在使用当地妇幼保健服务上较适龄生育者差,而不良妊娠结局高于后者,合法适龄生育对妇女儿童保健是更有益的。
作者:谢敏;李芳;沈菊英;贾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耳廓形态学分类方法,用于指导自体肋软骨外耳再造过程中肋软骨的雕刻,以期使再造耳的形态更加逼真、生动。方法:通过对200例单侧正常耳廓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合自体肋软骨外耳再造的雕刻过程,寻找对雕刻过程有指导意义的不同耳廓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一种新的耳廓形态学分类标准并在自体肋软骨外耳再造过程中系统指导肋软骨的雕刻细节,观察再造耳的表现效果。结果:根据外耳轮、对耳轮及对耳轮上、下脚的形态和层次,共将正常外耳分为9个类型,在新的分类标准指导下再造耳结构更加生动、逼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新的正常外耳分类,可以更好的应用到自体肋软骨外耳再造中去,可以将不同类型外耳的解剖细节在再造耳中表现出来,使其外观更加逼真、个性化。
作者:贾献磊;刘祥厦;许澍洽;许扬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诊断率,为临床医生早期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18例切口妊娠患者进行检查,对子宫进行纵、横多切面探查,分辨妊娠的部位,明确妊娠物与子宫下段切口的关系。结果:18例患者中有15例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切口妊娠,3例误诊为难免流产(2例)和不全流产(1例),诊断准确率为83.33%。结论:切口妊娠易与不全流产残留物、难免流产胎囊滞留于子宫峡部及宫颈妊娠相混淆。超声检查大大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指导价值。
作者:翟建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溴索常规剂量的双倍剂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症变化。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郜宏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按国家标准GB 3358.1~3-1993《统计学术》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