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在眼科病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程瑛

关键词: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 眼科病房, 护理效果, 满意度
摘要:目的:对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在眼科病房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开展口头式健康教育,研究组开展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并利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合理用药知识以及日常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是82%、82%、84%、78%,对照组分别是58%、56%、6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在眼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专业知识掌握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与冠心病所致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高血压与冠心病所致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与冠心病所致左心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推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推行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呼吸[(21.02±4.54)次/min VS(26.07±3.45)次/min]、心率[(91.09±10.01)次/min VS (116.05±10.05)次/min]低于对照组,且血压[(129.32±11.65) mmHg VS (113.54±11.12)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与冠心病所致左心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卫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撰写结构式中英文摘要须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强效镇痛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86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强效镇痛方法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管型钛板内固定方法实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6%,而对照组为80.6%,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强效镇痛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部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4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图像。结果:术前超声诊断有4例胰头部假性囊肿,诊断准确率为100.00%;16例胰头癌,诊断准确率为81.25%;21例壶腹部癌,诊断准确率为85.71%。其中3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癌,1例胰头部血肿误诊为胰头癌,2例肿块型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术前能够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作者:罗泽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一起学校肺结核暴发性感染疫情分析及随访3年

    目的:分析学生肺结核暴发性感染影响因素,为学校防范肺结核疫情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对某中学出现肺结核疫情的病例同一教学楼楼层和寝室楼层的师生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筛查,对PPD试验强阳性者及病例同一班级和同一寝室学生进行X线胸透检查,胸透异常者拍X线胸片(或CT 胸部检查)及痰涂片查找结核杆菌,组织结核病专家会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即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例进行暴露因素调查;并对该校师生每年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并密切随访监控PPD试验强阳性者3年。结果:发现12例结核病例分布在同一栋教学楼3个班级,这栋教学楼呈四周相对封闭中空不封顶的“回”字形结构,明显通风不良;首发病例所在班级有明显的聚集性(χ2=25.096,P<0.001),但不同班级病例流行病学无明显关联(χ2=1.029,P>0.05);通过密切随访监控,该校后3年未再报告新结核病病例。结论:诊治延误的肺结核学生和没隔离患结核性胸膜炎的学生是引起学校发生暴发性肺结核疫情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良好的学校通风环境———杜绝相对封闭的“回”字型结构教学楼等以及做好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范学校发生暴发性肺结核疫情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云军;黄茂平;曹乙;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过敏性鼻炎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过敏性鼻炎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鼻炎儿童共93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 n=4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实施干预6个月后,分别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调查问卷评价患儿生活质量和居家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过敏性鼻炎儿童居家自我护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对改善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康复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定,分别采用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12周后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昌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评价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溴索常规剂量的双倍剂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症变化。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郜宏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观察冠修复术前行牙周整复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冠修复术前行牙周整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冠修复术12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冠修复术前进行冠修复术,研究组患者在冠修复术前行牙槽嵴、牙龈修整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牙龈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牙龈出现退缩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修复术前行牙槽嵴、牙龈修整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SD、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借鉴资料。方法:将我院2014年1-6月诊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93.3%,前者略高于后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DS、SAS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并加以推广。

    作者:陶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腰突症髓核摘除术病例中行路径护理模式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对腰突症髓核摘除术病例行路径护理模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腰突症髓核摘除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行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95.65%对护理工作满意,对照组患者中77.27%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腰突症髓核摘除术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江晶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计量单位须知

    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 -1·天-1应改为ng·kg -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 kg -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 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 )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 ,10 s ,20 h ,40 d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 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000或580×103”。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不同年龄段围生期保健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太仓市不同年龄段的围生期保健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太仓地区产妇21971例,通过妇幼保健服务使用(系统产检、剖宫产使用、出生医学证明开具、产后42d检查及儿童体检)和孕产情况(出生缺陷、死胎死产、早产、低体重儿和巨大儿)来分析<20岁、20~34岁及≥35岁3组的围生期保健情况。结果:(1)与20~34岁组相比较,早产、低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在<20岁组和≥35岁组的OR(95% CI)分别为1.4(1.0~1.8)、1.3(1.0~1.8)、0.7(0.5~0.9)和1.4(1.1~1.9)、1.4(1.0~2.0)、1.4(1.2~1.7)。(2)与20~34岁组相比较,<20岁中未系统产检、剖宫产使用、未开出生证、无产后42d体检和未参加儿童体检的OR(95% CI)分别为2.1(1.9~2.5)、0.6(0.5~0.7)、1.6(1.3~2.0)、2.1(1.9~2.4)和2.2(1.9~2.5),≥35岁中分别为2.5(2.1~2.9)、1.2(1.2~1.5)、1.8(1.5~2.3)、1.9(1.7~2.2)、2.4(2.1~2.7)。结论:青少年和高龄妊娠在使用当地妇幼保健服务上较适龄生育者差,而不良妊娠结局高于后者,合法适龄生育对妇女儿童保健是更有益的。

    作者:谢敏;李芳;沈菊英;贾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管理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的管理,总结该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观察组)在我院以及100例(对照组)在乡镇卫生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具有针对性适当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管理。选取H T 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主动脉根部阻断时间为71~155min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自动复跳82例,复跳率高达82%;而对照组自动复跳81例,复跳率为81%,这说明了尽管两组治疗环境、各种设备以及术者水平相差很大,但是2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以及 HT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的体外循环灌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袁鼎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佛山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对策。方法:收集佛山地区三级综合医院2013-2014年度完整健康体检报告分别为2181份和2196份,调查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疾病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3年度高脂血症、高甘油酯血症和高血糖检出率均高于2014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013年度冠心病待排检出率低于2014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与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和夜班频率有关,其中年龄越大、女性、医生、工作年限≥10年和夜班频率>4d/周的医护人员疾病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职业特殊性和工作压力等因素严重影响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提高自身健康的重视并采取相应预防对策以改善健康状况。

    作者:黄洁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0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观察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10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且于产前、产时、产后采取相关综合性护理措施,同时对分娩结局、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相关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0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者阴道分娩2例、剖宫产8例,产后出血2例(出血率20.00%),未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和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为0%;新生儿存活率达100.00%。结论:产前、产时、产后各项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者母婴安全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何琼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12月我社区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PG、2hP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PG及2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程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潘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重建阴道微生态对阴道假丝酵母菌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重建阴道微生态对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门诊接诊的RVVC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单一抗真菌干预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之上接受抗真菌后重建阴道微生态干预治疗,对两组病例停药1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个月内复发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停药1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均<0.05。结论:抗真菌治疗基础上的重建阴道微生态干预方案可提高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利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血清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血清FGF‐23与M HD患者CV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M 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CVD发生分为CVD组和非CVD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FGF‐23水平。结果:FGF‐23与透析龄(r=0.37,P<0.001)和iPTH(r=0.21,P=0.048)成正相关。CVD组年龄明显高于非CVD组(P=0.035),CVD组血清 FGF‐23水平明显低于非CVD 组(P=0.008),Hb明显低于非 CVD 组(P=0.008),血清 Alb明显低于非 CVD组(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FGF‐23是M HD患者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结论:低水平FGF‐23可能是M HD患者CVD发生的危险因素。FGF‐23可能在心血管保护方面发挥作用,还有待更大规模样本的研究证实。

    作者:庄肃新;欧海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