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曲金宁;李娟;张志丽

关键词:肝硬化, 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检测血清电解质,包括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比较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在肝硬化患者中多数存在电解质紊乱(占66%),且紊乱程度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而递增;电解质 K+、Na+、Cl-水平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而呈下降趋势,其中Na+在B级、C级同A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l-水平的降低在各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水平在各级之间无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电解质Na+、Cl-水平紊乱程度与Child‐Pugh分级有相关性,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对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洪素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论男性乳腺发育症临床研究进展

    男性乳腺发育症(Gynecomastia ,GYN)是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组疾病,该疾病在年轻男性中的发病率高达38%,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希望对临床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鲍旭;孙强;郭春利;孟祥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的治疗前糖尿病患者128例(实验组)和同期门诊健康的体检者128例(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成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忠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来治疗胸腰椎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等资料。术后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1周后戴腰围下床活动。结果:手术平均时间94.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39.2ml;术后平均切口引流量82.5ml。术后36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6~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术后VAS、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骨折均得到复位,后凸得到矫正,无内固定失败、腰痛等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减轻对椎旁肌肉软组织损伤,增加伤椎椎体的骨量及椎体的抗压稳定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魏东;唐雪彬;刘征;刘加元;李华;岳喜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早期行为疗法及语言康复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早期行为疗法及语言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针灸理疗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除药物、针灸理疗外,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及语言康复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8,P<0.05),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采取药物、针灸理疗并结合心理疏导、行为疗法及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江长洪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借此研究这四个检测指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内在联系。方法:设有二组,分别是76例 T IA患者(T IA组)和70例健康人(对照组)。获取二组的空腹血液标本,立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检测血清 hs‐CRP、UA的浓度,sysmex‐CA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D、FI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IA组的血清hs‐CRP、UA及血浆DD、FIB含量有明显升高(P<0.05)。TIA组FIB与UA、DD无相关性,与hs‐CRP正相关。二组在UA、DD阳性检出率方面相比较,T IA组中U A、DD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DD、FIB水平升高和 T IA密切相关,可将二者作为有价值的临床参考指标,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东升;黄伟;陈炜;胡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检测血清电解质,包括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比较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在肝硬化患者中多数存在电解质紊乱(占66%),且紊乱程度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而递增;电解质 K+、Na+、Cl-水平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而呈下降趋势,其中Na+在B级、C级同A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l-水平的降低在各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水平在各级之间无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电解质Na+、Cl-水平紊乱程度与Child‐Pugh分级有相关性,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曲金宁;李娟;张志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是社会进步、医院管理及档案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档案管理创新要顺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积极在变革中寻求发展,以促进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本文分析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素质五个方面探讨了创新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医院档案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作者:门淑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行七氟醚麻醉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采用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生理盐水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5min、拔喉罩后1min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及镇静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5min、拔喉罩后1min MAP和HR各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和镇静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可维持血压、心率稳定,镇静效果显著,可降低躁动发生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汝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本刊被认定为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专业刊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DCA 循环法在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中的效果。方法:68例新聘养老护理人员中,实验组37例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岗前培训,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授课方法,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且老人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结论:运用 PDC A循环法对新聘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朱彩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诊胸腔镜与剖胸手术诊治开放血胸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开放血胸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开放血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剖胸组和胸腔镜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变化。结果: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胸管时间、止痛药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剖胸组(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的开放血胸患者进行急诊胸腔镜治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创伤相对较小、出血少,利于患者术后及时康复出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智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4d 围术期护理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4d围手术期护理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针对100例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治疗,通过4d围手术期护理来帮助患者康复。结果:100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在术后随访3个月的时间内均无并发症出现,97%的输尿管结石被击碎至1~2mm 以下,其中95.6%的患者成功排石;结石粉碎时间为15~45min ,平均时间25min;手术时间30~85min ,平均时间55min。结论: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进行有效的4d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提高其预后效果。

    作者:姚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进展

    急性肺栓塞是临床多发病,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处理,则危及生命。其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胸痛、晕厥等。其目前治疗主要有:药物抗凝、溶栓、介入、肺动脉血栓摘除术、放置腔静脉滤器、超声溶栓等。

    作者:未亚平;刘东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肌梗死后左室下壁室壁瘤伴穿孔超声表现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10d前开始出现胸闷、心慌、气喘症状,常在活动时发作,不能平卧,休息后能自行缓解,伴腹膨隆,于当地医院就诊,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出现双下肢肿胀,稍动即有胸闷气喘症状,后转我院治疗。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速;(2)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3)V1~V4 R波递增不足;(4)心肌缺血。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增大(左房前后径46mm ,左室前后径62mm ),左室下壁心肌变薄,呈瘤样向外膨出,范围约50mm ×30mm(图1),呈矛盾运动,其上可见回声中断约6mm。彩色多普勒示回声中断处探及室水平收缩期高速左向右分流(图2、3);三尖瓣见轻度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56mmHg(1mmHg=0.133kPa)。超声诊断: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伴穿孔,三尖瓣轻度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示:心肌酶谱增高,肌钙蛋白(cT nI)0.198ng/ml。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之第一对角支近段闭塞,回旋支近段及远段60%~70%狭窄,血流T IM I 3级;右冠中段闭塞,血流T IM I 0级。

    作者:于海迪;陈勇;马勇;陈银花;袁静;杨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IC U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普通病房护理,观察组予以IC U病房观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IC U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慧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纤支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有效性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比对照组(70.83%)高,且各项有效性时间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谨致作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观察

    目的: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并对比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以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红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