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红
目的:探讨锌硒宝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60例中有治疗效果的57例,总有效率95%。结论:使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见效快,且容易使患儿接受,无毒副作用,值得使用。
作者:曾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均没有持续性宫外孕现象发生。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可提高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功率,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的同时有效防止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莫锐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失败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4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失败患者的病理资料,将完全流产者作为对照组,药流失败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婚姻状态、子宫位置、慢性盆腔炎史、经期时间、既往分娩史、孕囊直径等方面的差异对妊娠所产生的影响。结果:904例药物流产中完全流产818例(90.49%),流产失败86例(9.51%)。导致流产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大、未婚、子宫后倾或后倾后屈位、有慢性盆腔炎史、经期时间长、经产妇、孕囊直径大。结论:导致药物流产失败的影响因素繁多,在进行药物流产时应当先行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
作者:苗阳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42例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为8.97%,其原因与胎儿因素(45.2%)、孕妇因素(31.0%)和医源性因素(23.8%)有关。结论:术前应预测可能性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术中提高手术技巧是避免或减少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关键。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戊酸镁组、丙戊酸钠组及碳酸锂组,在治疗前,治疗2、4、6周末分别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2、4、6周后BRM 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治疗2、4、6周末T ESS评分,丙戊酸镁组分别显著低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丙戊酸钠组显著低于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宝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和放射损伤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选择39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均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4.9%,控制率为100%,1年后生存率为71.8%。其中死于局部复发者6例,未控1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不良反应:出现放射性食管炎3例,胃肠道反应2例,骨髓抑制1例,放射性皮炎2例,均为轻度,经对症处理痊愈,未影响正常的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不良反应较少,且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谢群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病程得以缩短,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较好,并未出现术后感染;术后随访0.5~1.5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基本全部恢复,而且假体并未出现松动。结论:为了使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达到佳,就应注重临床相关护理,做到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董华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月间,本院非淋菌性盆腔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停药1周后复查,以检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 P>0.05),但治疗组治愈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 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非淋菌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IM S )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IM 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根据酸中毒的不同程度再次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3例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3.8%,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与未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且病死率随着血 pH 降低而升高(χ2=9.80,P<0.05)。结论:酸碱平衡紊乱与IM S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程首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期补充爱乐维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240例,其中80例孕妇于孕中期给予复合维生素片(爱乐维),2片/d ,作为高剂量组;80例孕妇于孕中期给予复合维生素片(爱乐维),1片/d ,作为低剂量组;剩下的80例孕妇仅进行正常饮食,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三组产妇新生儿的体长、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剂量组巨大儿的出生率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5;三组产妇新生儿体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有着明显影响,合理使用复合维生素片对于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护士的职业暴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对护士造成的职业危害。方法:分析我中心妇产科门诊的工作特点及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结果:医院护理人员增强了职业安全意识,使护士所受的危害逐步降低。结论: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职业危害。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急诊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提高急诊儿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结果:培训12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工作信心,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苏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与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0例前列腺增生与腹股沟疝患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住院8~10d ,无切口感染,随访3~12个月无疝复发,残余尿量0~50ml ,平均25ml ,其中1例患者出院后10d ,因过早性生活导致前列腺窝大出血,再次住院行血膀胱清除术,1周后痊愈出院。结论: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文兴;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兴山县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495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7.88%,饮酒率39.80%。15.76%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30.5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35.15%的居民经常食用烟熏食品、26.06%的喜欢甜食。56.16%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为13.93%,肥胖患病率为0.81%。结论:我县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大军;徐留森;王芹;李易;陈世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通过外周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胆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左氧氟沙星输注完毕立即在穿刺部位以上的血管给予牛黄解毒丸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湿敷可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在胆囊炎患者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的预防中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代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90例诊断肺透明膜病1~3级的新生儿行PS联合NCPAP治疗,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6h血气分析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呼吸、心率的变化。结果:85例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6h 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有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4.4%。5例治疗无效改用机械通气治疗。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 NCPAP用来治疗 HMD具有效果好、并发症少、无创伤等特点,减少了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邓爱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及单绒毛膜双胎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临床结局。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及76例单绒毛膜双胎孕产妇,对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比较,辅助受孕的双胎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双胎组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双胎生长不一致性、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性在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上两组比较无差异,而对预测双胎围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尽早确定双胎绒毛膜性,加强对单绒毛膜双胎的监护及干预,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艳;杜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IC U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营养支持、应用脱水降颅压、止血、糖皮质激素、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及循环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在IC U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柴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时辰药理学在合理用药中应用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方法: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的分析,并结合不同药物的临床使用经验,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同一剂量药物在不同时间进行服用,所产生的药效是不同的;药物不同,其服用药效的佳时间也不相同;在药效佳时间服用药物,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对使用药量进行减少。结论: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但有助于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运用“兴趣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参与部分的肾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作者:蒋红樱;黄旭;白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