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85例疗效观察

乔丽娟

关键词:高压氧, 围绝经期, 失眠症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42例)和高压氧治疗组(43例),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改善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对比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患者睡眠症状改善明显好于药物组,且PSQI评分亦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确切,并相对安全,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药物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分别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曲马多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记录以下指标:不同时间点的 SBP、DBP、HR和SpO2;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躁动评分、改良面部表情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SBP、DBP、HR与插管时比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面部表情评分D组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比较,D组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C组在拔管后10min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躁动评分比较,D组高于A、B、C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静、镇痛,但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佳的镇静水平和抑制躁动作用。

    作者:孙传良;赵同新;李孝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卵巢囊性肿瘤内部结构超声观察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以囊性结构为主的卵巢肿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1名经病理证实的以囊性结构为主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分为良性组(A组)、交界性组(B组)、Ⅰ期癌组(C组),按肿瘤组织来源分为浆液性组(Ⅰ组)、黏液性组(Ⅱ组)、混合性组(Ⅲ组),分析声像图,比较各组间肿瘤直径、隔数目、隔厚度、乳头面积等参数。结果:A、B、C各组测量值比较:肿瘤直径: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隔厚度:A组<B组<C组(q=4.526,P<0.05;q=4.301,P<0.05);乳头总面积:A组<B组<C组(q=6.761,P<0.01;q=4.348, P<0.05)。Ⅰ、Ⅱ、Ⅲ各组测量值比较:肿瘤直径:Ⅱ组>Ⅰ组(q=4.031,P<0.05),Ⅲ与Ⅰ、Ⅱ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隔厚度:Ⅰ、Ⅱ、Ⅲ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头面积:Ⅰ组>Ⅲ组>Ⅱ组(q=4.263,P<0.05;q=4.210, P<0.05)。以隔数为3为分界标准,Ⅱ组>Ⅲ组>Ⅰ组(P<0.05)。乳头面积以300mm2为分界标准,B组、C组> A组(P<0.05),B组、C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观察以囊性结构为主的卵巢肿瘤内部结构回声特点对判断其良恶性及病理分型有帮助。

    作者:李敬;焦彤;杜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许昌县2012年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调查2012年河南省许昌县饮用水水质监测卫生状况,分析饮水安全指数,总结保护水资源使用策略。方法:从许昌县14个乡镇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每个乡镇选取10户居民进行饮用水采样,总共140份设为A组。同时从许昌县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水源采样140份设为B组。对其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感官(温度、色度、气味)、化学(p H、硬度、铁、氯离子等)、微生物(细菌)、毒理学(铅、砷、硝酸盐)等指标,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感官合格率均达到(98.64±1.32)%,化学、毒理学检测合格率为(92.78 ± 2.35)%,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9.48 ± 2.15)%。B组感官合格率均达到(97.53±1.29)%,化学、毒理学检测合格率为(88.45±2.74)%,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37.16±13.98)%,两组间比较,其微生物合格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作参考指标,许昌县14个乡镇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未消毒前的水样微生物指标超出标准范围,表明消毒对于清除微生物有明显作用。考虑到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各乡镇仍需要建立一系列保护措施,以保障供水即时和用水安全。

    作者:陈晓玲;武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此次所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36例,占60.0%;有效22例,占36.7%;无效2例,占3.3%;治疗有效率为96.7%。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2±0.5)d、皮疹平均消退时间(3.1±0.3)d、溃疡平均愈合时间(3.7±0.6)d、平均住院时间(5.5±1.1)d。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替代等双重效果,能够加速患者的退热,促进患者皮疹的消失和溃疡的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盈盈;詹亚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骨一方联合封闭式引流技术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

    目的:总结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部分创面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33例,创面范围为5cm ×15cm~8cm ×50cm。结果:29例经8~10d VSD治疗后,撕脱皮肤基本全部成活;2例撕脱皮肤远端皮缘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经取自体中后皮植皮后创面愈合。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创面外观满意,成活皮肤肤色接近正常肤色,肢体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方法,操作简单,降低创面感染几率,提高了四肢撕脱皮肤的成活机会,较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及外观,是一种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棉智;崔邦胜;张志辉;吴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发现患烟雾病1例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烟雾病患者妊娠系极高危妊娠。我院在行剖宫产术后发现1例烟雾病患者,该患者是育龄期妇女,平素体健,孕期无高血压病史,剖宫产术后第3天,不明原因出现抽搐1次,经行头M RI+头M RA检查诊断为烟雾病。1病例报告患者孙××,女,31岁,因“停经40+2个月,咳嗽10+ d”于2013年9月19日入院,患者为已婚育龄妇女,月经规律, G4 P0,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孕8+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程度轻,休息后可缓解,产前检查10+次,自诉无特殊。入院前10+d患者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头晕、乏力,无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等不适,未重视,入院当天患者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于我院产检,做彩超提示无羊水暗区故入院。入院查体:T 36.8℃,P 72次/min ,R 20次/min ,BP 96/64mmHg (1mmHg=0.133kPa),心肺阴性,下肢Ⅰ度水肿。血常规:WBC 7.9×109/L , W-LCR 0畅734,RBC 3.66×1012/L ,HGB 111g/L ,PLT 160×109/L , PT 10.8s ,TT 13.8s ,APTT 24.4s ,血型AB型、RH阳性,随机血糖7.1mmol/L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IV、梅毒均阴性。尿生化:U-WBC (-)、U-PRO (++)、U-GL U (-)、U-BLD (-),肝功、肾功、血糖、丙肝未见异常,血脂示 TG 3畅83mmol/L ,TC 6.17mmol/L。彩超:BDP 9.0cm、PL 7畅1cm、PIII级、无羊水暗区,提示晚孕单活胎,脐带绕颈1周,无羊水;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入院诊断:(1)G4 P040+2周宫内孕单活胎头位待产;(2)脐带缠绕;(3)羊水过少;(4)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因“无羊水”积极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宫产术顺利娩出一女婴,重2950g ,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予以头孢硫脒抗感染,盐酸氨溴索止咳祛痰,缩宫素促子宫收缩,一般情况好,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腹部切口敷料干燥,切口无渗血、渗液。患者剖宫产术后第2天,出现轻微头痛,未予重视,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加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傍晚时因家庭琐事与丈夫、母亲及婆婆发生较为激烈争吵,头痛有所加重,未予重视,于夜间1:30时出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持续1min好转,于1:40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不切题(患者自诉仅5岁),给予地西泮10mg镇静,于2:15出现烦躁不安,伴呕吐1次,给予硫酸镁首剂5.0g解痉治疗后,给予硫酸镁20g静脉滴注,患者逐渐平稳,神清,对答切题,安静休息,患者自述无头痛,眼花等不适,查体:T 37℃,P 90次/min ,R 20次/min ,BP 124/84mmHg ,氧饱和度98%,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心肺阴性,神经系统检查:左足巴氏征可疑阳性,四肢肌力正常,急查血常规:WBC 12.3×109/L ,W-LCR 0.898,RBC 3.49×1012/L ,HGB 106g/L ,PLT 211×109/L ,PT 12s ,TT 14s , APTT 30.1s ,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电解质Ca稍降低,镁稍增高,D2聚体3.16mg/L ,考虑抽搐待诊:(1)产后抑郁症?(2)癫痫?(3)栓塞性疾病?(4)脑出血?并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建议:(1)行头M RI+头M RA、脑电图,必要时行脑脊液检查;(2)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心内科会诊;(3)暂不抗癫痫治疗,避免诱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镇静改善睡眠。于术后第3天下午行头M RI示:左侧额、顶叶、右侧顶叶、双侧脑室旁、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小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性质待定,考虑颅内多发性病灶。术后第4天转入神经内科治疗,患者出现血压升高,阵发性头痛,给予硝苯地平口服降压及苯巴比妥钠口服镇静。于术后第5天转入华西附一院神经内科治疗,行头M RA ,诊断为:烟雾病。给予降压及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头痛缓解,建议可行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治疗出院。患者于产后20d因阴道少量血性恶露来我院就诊,查看患者 BP 130/80mmHg ,一般情况好,精神好,对答切题,行走自如,自诉偶有头痛以双侧颞部为主。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环境雌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被摄入机体后,将对机体正常内分泌合成造成干扰,使机体发生各种疾病,危害极大。现在医院废水处理后仍残存有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排入外界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环境雌激素得到重视,该技术有效、低成本、绿色、方便,被应用于工、农业等多领域,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医院废水将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石中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行机械通气急性心力衰竭38例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及美托洛尔治疗行机械通气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4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强心、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外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150mg qd ,美托洛尔6.25~50mg (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对照组给予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36例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机械通气时间治疗组平均2d ,对照组平均4d ,治疗组脱机后1例再上机,对照组4例再次上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心脏超声结果比较,LVEF、CI两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LVESd、LVEDd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联合ARB及β-受体阻滞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2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佳,且患儿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B 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共132例,通过B超对子宫下段瘢痕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再次分娩结果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B超检测结果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大小对临床分娩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瘢痕<3m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与≥3mm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再次分娩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的检测,有利于全面掌握孕妇的身体特征,从而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妊娠合并阑尾炎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妊娠合并阑尾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7月-2013年1月妊娠期小于7个月合并阑尾炎并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选取腹腔镜手术组(L A组)48例,开腹手术组(O A组)48例,通过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手术切除阑尾。L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OA组。LA组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O A组。术后随访,96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现因为手术引起早产流产等并发症。术后电话随诊,96例患者均正常分娩,胎儿出生后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妊娠早、中期合并阑尾炎,诊断明确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腹腔镜手术在围手术期不增加早产流产风险,术后随诊,未发现胎儿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

    作者:杜汉朋;何永忠;李炳根;吴铭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胃肠道穿孔的X线诊断

    目的:探讨腹部X线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腹部检查,必要时进行人工胃肠道充气检查。结果:急性胃肠道穿孔X线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影;穿孔后在气体进入腹腔同时,胃肠道内容物也漏至腹腔,造成腹膜炎症,于X线上可见腹腔积液、腹膜炎征象、反射性肠郁积等;小网膜囊充气和积液征、腹膜后间隙充气征等。结论:X线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症的重要征象,但非直接征象。发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道穿孔所致之气腹。气腹只能诊断胃肠道穿孔,不能定位。有不少病例穿孔后无气腹,故X线检查未见气腹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发育推拿法和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推拿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69名曾用神经发育推拿法、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法和脑细胞营养药物者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69名只进行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30d为1个疗程,90d为1个评估阶段,平均治疗时间为3~6个月。结果:两组儿童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推拿和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较单纯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书香;李自岗;郭晨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疾病致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妊娠率以及妊娠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疾病所致的不孕症,疗效显著、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肛裂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对照组局部涂抹凡士林软膏。3次/d ,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下降率、肛管静息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 VAS下降值、肛管静息压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患者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思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TURP 中的疗效观察和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分别采用CSEA和EA行高龄TURP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将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人均用药量、术中加药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显著,CSEA组优于EA组。结论:采用CSEA行高龄TURP手术,起效快、镇痛完善、对机体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优于EA。

    作者:汤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于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复发率进行测量并分析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依从性、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实施能显著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娜;王晓兰;张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与血浆血管加压素变化关系研究

    目的:测定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分析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Child-pugh分级关系、血、尿渗透压的关系、VP关系,了解对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意义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包括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钠、血尿渗透压、V P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VP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7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体内VP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肝硬化患者,并且 VP含量随着病情分级加重而增高。结论:肝硬化容易并发低钠血症,并发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有很大关系。

    作者:邓政伟;杨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以更好地为麻醉师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96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和复合组,单纯组48例给予丙泊酚1.5~2mg/kg静注,复合组48例给予舒芬太尼0.1~0.2μg/kg和丙泊酚1.5~2mg/kg缓慢静注。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SpO2、术中肢体活动次数以及诱导时间、诱导量、用药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呼吸、SpO2、术中肢体活动次数以及诱导时间、诱导量、用药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无痛人流,诱导时间快、麻醉剂量小、镇痛效果明显,是临床麻醉中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琴;李琴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4.6岁;重物压砸伤6例、车祸致伤18例、高处坠落19例;T11椎体骨折2例、T12椎体骨折13例、L1椎体骨折10例、L2椎体骨折10例;1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14例合并椎间盘损伤;A1型骨折9例、A2型骨折13例、B2型13例,所有骨折椎体的双侧椎弓根均完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固定及植骨,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的植骨全部融合,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断裂。末次随访时按照从庆武等制定的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评定,优13例、良17例、可5例。结论: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可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缓解疼痛,对脊柱活动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世寨;区国集;陈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